从人海中的网络小说管窥当代都市女性的婚恋伦理观

2015-06-01 02:48杨旦云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婚恋伦理婚姻

杨旦云

(台州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临海 317000)

华中师范大学聂珍钊教授在2004年开始积极倡导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他指出:文学“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为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①。人海中是上海女子,典型的都市女性,发表了《钱多多嫁人记》、《爱情与梦想:逃爱记》、《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四月爱未央》、《婚姻是怎样炼成的》等一系列婚恋小说,成为网络当红作家。她凭借着特有的冷眼旁观的犀利,在系列网络言情小说中,还原了都市女性对现实道德和伦理的美好追求。平等自主择偶权是人海中笔下都市女性最核心的追求。本文从这群女性追求婚恋平等自主权的条件和具体表现两部分剖析她们的婚恋伦理观,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都市女性的道德倾向。

一、婚恋自主的条件:不从众而出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女性完全被置于社会的最底层,没有财产,不能接受教育。这一状况在现代社会有了很大改变,因为教育是使女性获得自由与独立的根本途径,而由职业得到的“金钱是社会上最平等的力量,它把权力给予任何拥有它的人”(美国纽约社会评论家罗杰斯达的观点)。教育和经济地位的改变使女性不但获得了经济上的独立,更在个人权利和个体价值上得到了尊重,婚恋上的自主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人海中作为一个女性写作者,在作品中难免会自觉不自觉地带上女性意识和鲜明的性别立场。在她的笔下,女性不再是偏见与误会中的“男性的依附”,无论是自我定位,还是自我价值实现,这些女性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自身条件优越为自主选择提供了可能性。

首先,她们都有强烈的事业心,是自信的职场上的成功者。凌小萌(《爱情与梦想:逃爱记》),做事认真,设计理念独到,不但得到了公司总裁顾正荣的青睐,而且受到国际设计大鳄麦凯恩由衷的赞赏而成为公司的首席设计师。静言(《四月爱未央》),是一个培训外企高管如何跟中国政府各部门打交道的培训机构的高级培训师,是老板心目中的“女版超人”。钱多多(《钱多多嫁人记》),是公司市场部的高级经理,公司里跟她同级的大多都已经三十五岁左右,而且她是唯一的女性。从年龄上说,静言和多多也许可以算是大龄“剩女”,但人海中认为“剩女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是有选择权。身边的大龄未婚女青年,都不是没机会结婚,而是她们不愿轻易结婚,不想随便选择一个人开始另一种生活”②。这些女孩有才华,能及时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她们没有父辈的荫庇,也不会被动等待,她们深知成功不是别人的安排,而是靠自己去努力争取。

其次,她们都有美丽的容貌,在品性上更有着源自心底的善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善。”所以,他把善和美等同起来,认为两者有着同等的价值。人海中笔下的女主人公无论是外表还是品性都是美和善的结合体,既悦目又赏心。在人海中塑造的众多女性中,凌小萌是最具备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和善的特点的,她有着如晨雾里的江南民居,白墙灰瓦的安逸宁静的美,被前男友董亦磊称为“成功男人的最好选择”。她性子柔软安顺,耐性恒长,做什么都专心致志,爱一个人也是。这正是人伦日用中倡导的“贵柔守弱”,使得她的退成为了最大的进取,因为安静而拥有了持久的力量。余小凡(《婚姻是怎样炼成的》)即使离婚后在前夫孟建眼里也还是“容光焕发”的,她与英俊多金的谢少峰的缘分始于一次善意之举,为了保护谢少峰四岁的孩子谢东东而摔得鼻青脸肿,从而赢得了男孩父亲的感激而与之相识并进一步交往。何小君(《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是一个眉眼清秀、皮肤白皙的典型江南女子,她不但外表精致而且内心更精致,性子极可爱,全无骄纵之气,绝不无理取闹,用很长的时间接受一个人,然后便死心塌地,对他的一切无限包容。

“在某种意义上,文学的产生最初完全是为了伦理和道德的目的。”③善作为伦理道德的核心,理应成为文学创作者所要传达的主旨。人海中小说中美丽善良的女性最终都获得了幸福,这正契合了文学所承载的伦理道德中的核心价值——善。

2.代际伦理中父母对婚恋作用的弱化为自主选择消除了外部障碍。

传统代际伦理要求男女婚姻必须由父母决定,由媒妁牵线。如果自行婚配,就是违背礼法,是要被人看不起的。从晚清开始,父母的决定权有所松懈,名义上把婚姻自主权归诸青年男女,但是要求“请命于父母,要求承诺为之主婚”。“主婚”表面上否定了父母对于子女婚姻的决定权,但家长的约束还是客观存在的。

在人海中的网言小说中,代际伦理在婚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凌小萌的父母一辈子都呆在那个小小的水乡,小萌的终身大事可以说是完全由自己决定。顾正荣在幼年时亲生父母就在车祸中双双丧生,后来寄养在舅父家,但舅母待他刻薄,远亲的养父母领养并带他去了瑞典,凡事都靠自己一个人打拼,婚恋当然取决于自己。静言的父母离异,母亲一直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女儿的成长,静言从小就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再加上国外接受的教育让静言对爱情有绝对自由的选择权。孔易仁的父母早亡,他是以孔家大家长的身份出现在静言面前的,他在孔家有绝对的权威,在婚恋上不需要听命于家族中其他任何人。对于女儿孔希音的婚姻选择,他也坚持“每个成年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原则,让女儿自己选择,冷或者暖都让她自己体会。《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中,何小君的母亲一开始有很苛刻的择婿条件,但最终还是本着“只要女儿幸福”的目的而顺遂了女儿的意愿。钱多多(《钱多多嫁人记》)的母亲一直催着多多去相亲,她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女儿早日完成终身大事,获得幸福。

以上各部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没有来自父母的阻挠而享受着爱情的绝对自主,这些青年因此得以遵循内心真实的意愿。代际冲突微弱甚至没有,爱情不再背负孝道的沉重枷锁,这也是当代年轻人想要获得幸福所迫切需要的。

二、婚恋伦理观:做人也要做女人

两性关系是一个历史的流动过程,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正引起了男女爱情和婚姻领域的深刻变化。吉登斯的《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一书中,认为现代社会的爱欲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开始摆脱男性的压抑,男女之间一种不受权力控制的民主、平等、彼此尊重的亲密关系正在形成。R·艾斯勒的《圣剑与杯》被著名的人类学家A·蒙塔古誉为“自达尔文《物种起源》以来最重要的一本书”。该书中提出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两性由“统治关系”向“伙伴关系”的转化。人海中的网言小说鲜明地体现了这个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平等独立不依附。

凌小萌为了理想选择跟顾正荣生活在一起,有那么一点传统的“白鹤报恩”的心理在起作用。在儒家伦理规范下的社会里,恩实际上是一种“债”,是一种义务,蒙恩者要主动向恩人偿还这些债,回报这些义务,这就是报恩。但是凌小萌对顾正荣的感情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简单的报恩。顾正荣有名义上的妻子,虽然她也萌生过独占这个男人的温柔与照顾的“丑恶的念头”,但是她还是理智地意识到自己不能贪心,不应该继续享受从他名正言顺的妻子那里偷来的幸福,她愿意承受自己犯错后所带来的痛苦,在羞愧和难言的痛惜中逃离了他们共同的“家”。也就是说,她在感情上跟施恩者不是依附关系,而是有着同等的选择权,即使选择离开也并不需要背负“忘恩负义”的责任而受到道德的谴责。

何小君与年轻英俊、浪漫多金的冯志豪交朋友的时候,从没想过要靠这个男人让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几年来她在这一点上一再坚持,只是为了证明,她和其他人是不同的。静言无法接受与已婚男子周承锴保持婚外的爱情,她承认自己 “不是什么传统的痴情女子,爱里只求公平往来”。“性”作为女性自主意识个体独立的重要武器,人海中的网络爱情小说中几乎每一部都写到了男女主人公情到深处时的自然的性行为。双方都不会在意对方是不是处子之身,在性方面都表现了宽容和理解。这种性行为有别于性解放和性自由,是双方作为恋人关系时,在自愿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生的,如果有一方跟他人结婚或者移情别恋时,两者的关系就马上终止。所以,这种行为既符合自然生理属性又并不违背当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2.自尊自爱,与人为善。

鲁迅认为说话体小说“一为娱心,一为劝善,而尤以劝善为大宗”④。人海中的系列网络小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劝善”的作用。在她的言情小说中,恋人之间几乎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即使男性辜负了女性,令女性悲伤,但并不绝望,两人也没有成为陌路,而是以普通朋友的方式和解相处。何小君和冯志豪是在月夜以拥抱的方式结束恋爱关系;凌小萌面对董亦磊的重新追求,没有令人难堪的回绝,只是以淡然的态度熄灭对方的希望;余小凡离婚后,对于有负于己的孟建,没有把他的电话号码删除,只是把通讯录上的“老公”改为“孟建”,孟建打来电话时也没有口出恶言;尽管在外人眼里钱多多和叶明申是非常般配的一对,但多多最终放弃了这一份跟自己理想相距甚远的“爱情”,选择彼此做朋友。对于不合适的或者已经错过的婚姻和爱情,这些女子都表现得坦然、理性和适当的温情。爱的时候全身心投入地爱,缘尽分手时既不屈膝挽留,委曲求全,又决不在对方面前声嘶力竭,丧失尊严。

3.追求家庭的和谐与安妥。

人海中曾这样答美国记者:“在中国,大部分女生所做的并不是choose we want,but choose we need。中国女人决定和一个人在一起,她是做好了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决心和准备的,尤其是一段关系进入婚姻以后,她会抱着无比伟大的信念,以求将它坚持到底,分手这个概念对于中国婚姻来说,其杀伤力是老外无法理解的。”本着这样的认识,人海中小说中的女性几乎都是宜妻宜母的家庭的忠实捍卫者,比起财富,她们更向往的是忠诚感情所带来的家庭的安稳。

孔易仁的出现让静言想起父亲温暖的大手和关爱而焦灼的神情,最让静言的心动的是,吃遍天下美味的易仁肯屈尊陪她去歪歪扭扭的嘈杂拥挤的小弄堂吃生煎包子,还居然非常享受那份温馨的平民小吃带给自己的满足感。婚礼举行完毕后,静言急于离开梦幻般的尊贵无比的城堡贵妇生活,回到上海过“两人轮流做饭、洗碗”的凡俗生活,因为她最想要的是安心和踏实。关于婚姻,何小君的想法颇有代表性:“结婚是什么?结婚是这个男人的整个世界承认你是他的一半,法律意义、现实意义、身体、灵魂、精神、物质,完完全全跟你融合在一起,就算他离我十万八千里,就算他跑到世界的另一头去,就算他在我不知道的时候飞机坠毁,第一个被通知到的人还是我!”陈启中给了她安全感,两个人一起经营油盐酱醋的平凡生活的简单和温暖,这就是她跟他结婚的理由。

钱多多的婚恋之路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感情上的真正需求:过去她把所有的时间花在事业上,一心想着事业不会让自己失望,但到后来却越来越不快乐。结婚后,她越来越享受三个人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家”才是她幸福的源泉和最终的归宿。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伦理最能反映社会和文化的本质,家庭亲情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果没有正确的家庭伦理价值观,就没有良好的家庭关系,人性会堕落,人类会面临情感困惑甚至生存危机。

文学书写是文化的一种呈现,民族的心灵发生的变异往往会通过文学书写的变革显现。女性在爱情和婚姻中的话语方式变革注释了女性在两性关系中的变革。时代在变化,年轻人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诚如聂珍钊教授所言,文学伦理学批评“绝不是简单地用某种道德标准去判断文学的道德价值,或是简单地用某种道德观念去对文学进行褒扬或批判。它的主要目的在于阐释建构在伦理和道德基础上的种种文学现象,客观地研究文学的伦理与道德因素,并讨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⑤。人海中把主人公关于爱情的时尚观点与纯情童话进行完美融合,契合大众对爱情信仰的追随。同时又想借助她的婚恋故事治愈迷失在物质时代的你我,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样才会得到真实而稳定的幸福。不可否认,枝繁叶茂的养分总是来自于根深蒂固的传统,现代意识的启蒙之光正映照在女性日益自信的脸庞上,为我们的文学和生活留下了和煦、清丽的崭新篇章。

注释:

①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12-22.

②人海中.婚恋就像放烟花.

③⑤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5).

[2]聂珍钊.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J].外国文学研究,2005(1).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在中国.

[4]周志雄.论网络小说中的情爱叙事[J].当代文坛,2006(2).

[5]周志雄.性别文化视野中的小说情爱叙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6).

[6]李江梅,崔梅.新女性小说反伦理叙事的文化心理[J].保山师专学报,2008(4).

[7]胡俊飞.在新旧伦理道德秩序夹缝中的挣扎——评丁世忠《哈代小说伦理思想研究》[J]世界文学评论,2009(1).

[8]张晓佳.网络女性文学两面观[J].新课程学习,2012(1).

[9]高艳丽.网络女性主义源流[J].理论界,2011(4).

[10]人海中.钱多多嫁人记.http://www.yqhhy.cc/4/4352.

[11]人海中.爱情与梦想:逃爱记.http://www.kanunu8.com/files/dushi/201106/3215.html.

[12]人海中.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http://www.kanunu8.com/files/dushi/201106/3211.html.

[13]人海中.四月爱未央.http://www.kanunu8.com/files/dushi/201106/3219.html.

[14]人海中.婚姻是怎样炼成的.http://www.kanunu8.com/files/dushi/201106/3220.html.

猜你喜欢
婚恋伦理婚姻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婚姻是一门沟通课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婚姻中要“看见”彼此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那场猝不及防的婚姻 外一篇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