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医学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探析

2015-06-01 02:48杨泽寅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贵生传统医学伦理思想

曹 红 杨泽寅 陈 晶

(遵义医学院 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

道家医学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探析

曹 红 杨泽寅 陈 晶

(遵义医学院 珠海校区,广东 珠海 519041)

作为以人为本、贵生重德的道家文化,在医学伦理问题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道家文化中的医学伦理是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发展促使了现代医学伦理的转型,道家医学伦理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现代医学伦理提供智慧和营养。

道家 医学伦理 现代价值

道家是以“道”为核心宗旨的先秦哲学流派,与儒家、佛家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核心文化,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作为传统文化根源之一的道家,与医学历来渊源颇深,古代医家历来有“医道通仙道”、“医乃道之绪余”之说。道家理论认为,行医治病是行道修道的一种有效方式。尤其至东汉时期道教兴起,更是以医传道、以医释道,医道兼修。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对医者职业修养的严格要求、对生命的尊重关怀及对医学的人文反思成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的重要思想来源,对解决现代医学伦理的困境、促进其转型更有着积极作用。

一、道家医学与道家医学伦理

道家重生贵生,以人的生命为大的思想及讲究养生修仙得道的道教文化和实践,深深地影响中国传统医学,构建中国传统医学的生命观、本体观。道医和儒医一样成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支柱,“十道九医”更是成为中医史上的普遍景象。历史上的名医如扁鹊、华佗、孙思邈、葛洪、陶弘景、李时珍等都是道家医学的著名代表,或者深受道家文化影响。传统医学经典医书《黄帝内经》、《黄庭经》、《抱朴子》等多为道家名典。

作为以人为本、贵生重德的道家文化,在医学伦理问题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从对疾病的整体观、辩证观,到对医学本身及从医者的素质、行为都有深刻体现。被传统医学奉为第一部经典的《黄帝内经》素问篇就列举了医者治病之“四失五过”。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 《备急千金方序》中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其所著有的《大医精诚》是传统医学里最典范的一部医德著作,著作中对医者的行为、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有严格规定。孙思邈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中使医德思想理论化和体系化的第一人。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提出“为道者兼修医术,以救近祸”,认为“救人危,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乃是修道的“上功”,这样,就把医德问题提高到与“道”相提并论的至高境界。

二、道家医学伦理的基本特点

1.重人贵生,以人为本。

尊重生命,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这是道家学说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现在医学里“贵生”、“重养”。道家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放在与“道、天、地”同等重要的地位。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贵生”、“自爱”思想,主张“尊生”、“尽年”的庄子更强调认为天下至重,但不能以天下危害自我生命。《吕氏春秋》、《太平经》、《抱朴子内篇》等道家思想的书籍里无不贯穿着重人贵生的思想传统。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诸多道学医家的基本价值取向均是重人贵生。孙思邈把“人命至重”作为自己从医的指导思想,其医著《千金方》以千金命名,足见对生命的重视。在书中,孙思邈指出:“二仪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进而认为“人之所贵,莫贵于生”,所以全生之德为大。道医代表葛洪认为安顿身心、保全性命才是根本,对身体、生命有危害的行为都是“不祥”,他说:“且夫慢人者,不爱其亲者也;轻斗者,不重遗体者也。皆陷不孝,可不详乎!”葛洪倡导生命至上的理念,认为:“人生先受精神于天地,后禀气于父母。”所以,应对生命满怀敬畏,充满神圣,从而懂得珍惜生命、维持生命,重视一切生命的存在价值。

2.医德为先,以医求道。

道家一贯重视“德”,反映在道学医家上就是医者道德品质的要求。唐代的孙思邈是强调医者要有医德的最早和最有影响的道学医家。他说作为医者,必须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必须“一心赴救”,在《备急千金方序》中一再强调,“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同时不畏艰险,“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要求医生为人坦荡、谦虚谨慎,“不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得”。《抱朴子》中,葛洪指出:“道存则尊,德胜则贵。”“为道者当先立功德。”他认为,无论从事或做什么,“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作为患者以性命所托的医者要“慈心于物”、“恕己及人”,方能“积善立功”,“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3.精研医术,知行统一。

道家对生命的重视,进而对从医者的医术水平、诊疗行为尤为重视。孙思邈认为医学是“至精至微”之术,只有用心精微、刻苦钻研,才能掌握这门学问。而且只有做到医学上精专、医术上精诚,方能成为大医。大医者,不仅要精研《素问》、《甲乙》、《黄帝针经》等医学经典著作,熟知张仲景、王叔和等医学名家的经方,还必须妙解阴阳,擅长周易六壬等象数之学,同时还要涉猎群书,读五经三史,老庄诸子。张仲景认为“愚医”不仅不能救人,反而是“杀人”。葛洪认为从医者“孜孜而勤之,夙夜以免之”。道家多良医,大都把医术精湛看成对患者生命高度负责、医德高尚的表现,认为医学博大精深,关乎重大,医者必须具有广博的医学知识和高超的医疗技能,医学求道之路学无止境,永远不能骄傲自满、浅尝辄止。除了对医者医术水平和个人素养严格要求,道家乐生、贵生、重生,认为医学就是践行道的一种方式。在行医过程中,行道施医,借医弘道,以术治身,以道治心,实现医道合一、知行统一。

4.患者为上,一视同仁。

在道家看来,天地万物皆为“道”所化,自然界不同生命形态的本体都是“道”,庄子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庄子·秋水》世间万物本无贵贱等级,这一思想反映到医学伦理中就体现为一种道家的医学人道主义。如孙思邈就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大胆提出对所有患者皆应一视同仁。他认为病人来求医,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要“普同一等,皆如至亲”,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提出这一观点非常了不起,对后世医学从业者影响巨大。明代医家、中医外科大家陈实功在其所著的《外科正宗》中提出“医家五戒”和“医家十要”,首要提到“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观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凡娼妓及私伙家请看,亦当正己视如良家子女”,并在医疗实践中推崇践行,其高尚医德深受百姓爱戴和后世敬仰。

三、道家医学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1.理论价值。

(1)丰富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医学伦理是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这从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第一部药学经典《神农本草经》就是受道家思想指导形成可以看出的。在中国传统医学伦理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道家对生命的重视、对医者严格的医德要求、对医患关系的深刻分析,如道家思想中“贵生爱生,以人为本”、“精益求精,体悟大道”、“淡泊名利,无为自然”、“平等待人、博施济众“、“谦下不争,内敛谨慎”都成为中国传统医学伦理思想中至今深深影响医务工作者的重要思想。

(2)充实现代医学伦理内涵,为现代医学伦理所遇困境探索解决之道。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道德困境。“技术至善论”让人们陷入医学无所不能的幻觉中,同时在冰冷的技术理性中,活生生的人性在消退,人越来越成为可以拆卸维修、更换的机器,成为器官、组织或细胞的集合体;病症越来越成为独立于人之外的单纯意义的医学名词。病人在医生眼里只剩病不见人。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的背景下,道家医学伦理思想中对生命的思考和重视,对医学发展的深刻认识和体现在医疗实践中的人文关怀,对探索解决现代医学伦理所遇困境有着重要作用。

(3)丰富和发展道家思想,传播道家文化。道家医学伦理是在道家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医学伦理思想,道家医学伦理的新发展为道家思想发展增添了活力、丰富了内容。道家医学伦理年代久远,且相关思想散见于医书、医家实践,甚至道教经文中,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找寻它的现代意义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和传播道家文化非常有意义。

道家医学伦理思想随着现代医学的新发展,必然会随之增添新的内容,必然会更充实和丰富道家思想和文化。

2.实践价值。

(1)加强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医德修养和医德品质的需要。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客体,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可以说是一门“人学”。因此,医学比其他任何科学都更强调人文关怀。在市场经济影响下,最具人文关怀的医生这个群体受物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医生在敬业精神、对待患者的态度、对生命的敬畏等方面出现伦理缺失、道德滑坡的情况,医患关系紧张、互不信任、医疗事故、恶性伤医事件频发等医疗领域不正常现象严重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道家把对医家的要求与道家的标准等同起来,道家对医学神圣性质的认识及对医家严格职业操守的规定和追求,对医生个人修养、职业道德培养将起到积极作用。

(2)改善医患关系,建立和谐医疗环境的需要。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和谐医疗环境的保障,医患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积极配合是疾病得到良好治疗的基础。道家医学伦理不仅促使医者尊重生命、尊重患者,提高自身医德素养,对患者而言,信任医者、坦诚求医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文化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理解和要求越来越高,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越来越明显。医患双方都需要重新思考,反思医疗实践中各自的职责。道家医学伦理中规范医者行为,对大医精诚的追求,为患者着想,对和谐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的建立有着极好的塑造作用。

医学不仅呵护人类的健康、延长人类的寿命,而且更关注人类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现代医学模式固然产生于现代社会和现代医学实践,同时可从道家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中吸取营养和智慧。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型中,道家思想和以它为指导的道家医学伦理,必将融合现代医学伦理思想,体现其价值的同时得到全新发展。

[1][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葛洪.抱朴子内篇[M].王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曹志平.中国医学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程雅群,程雅君.道教医学与中医学关系刍议[J].四川大学学报,2008(2):57-61.

[5]张秋菊,郭照江,左小航,刘海涛.关于现代医学伦理转型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4):35-36.

[6]游建西.简论传统道家医学传播形态[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2(3):44-50.

[7]陈明华.孙思邈医学伦理思想体系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41-144.

贵州省高校人文医学研究中心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伦理——道家医学伦理思想探析》(课题编号:JD2013130)。

猜你喜欢
贵生传统医学伦理思想
一双布鞋
成功也会上瘾
MINORITY REPORT
中等收入国家传统医药使用情况调查
以儒为本与因时之变:颜之推的家庭社会伦理思想论
两方对特殊教育人文关怀的伦理思想
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理念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救救我
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会见墨西哥卫生部部长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