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调查与思考
——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2015-06-01 02:48王佳欣王奎群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渭南舍友师范学院

王佳欣 王奎群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大学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调查与思考
——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

王佳欣 王奎群

(渭南师范学院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渭南 714099)

本文以渭南师范学院为例,对师范院校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提出改善措施,旨在为大学生建立和谐的寝室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大学宿舍 人际关系 渭南师范学院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和谐的宿舍,不仅扮演着温馨的“家”的角色,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一旦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就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据统计,天津市一所高校一年来接待类似处理不好宿舍内人际关系,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症状的心理咨询高达700余例[1]。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不和导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怎样?如何使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下面以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为例探讨这一问题。

一、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

为了了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2013年的下半年,笔者选取渭南师范学院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大一到大四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有:您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认识、对自己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与宿舍同学如何进行交流、有了矛盾或冲突解决方式是什么、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五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多数学生渴望与舍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对宿舍人际关系如何认识的调查中,笔者给出了很重要、重要、无所谓、不重要、一点也不重要五个选项让调查对象选择,结果依次为56.58%、32.89%、6.58%、3.95%、0。由此可看出:绝大多数学生非常重视宿舍人际关系,渴望与宿舍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是他们人生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此后他们将由此走向生活和工作岗位。所以,他们十分珍视舍友之间的情感,渴望与舍友处好关系。另一个因素,大学生一般远离家乡求学,受“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思想的影响,比以前上中学更有意识地维持和发展同学间的关系。

(二)大多数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较满意

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的调查中,笔者给出了非常满意、满意、说不清、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选项让调查对象选择。结果依次为18.42%、63.16%、9.21%、1.32%、7.89%。由此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宿舍人际关系表示满意,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不仅重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而且善于经营这种关系。尽管只有9.21%的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情况不满,但这部分学生尤其是表示非常不满的7.89%的学生要引起足够重视,他们往往是造成大学校园不和谐的因素之一。

(三)舍友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或冲突

在调查舍友之间是否有过人际矛盾或冲突这个问题中,笔者给出很经常、经常、偶尔、很少、从来没有这五个选项让调查对象选择,结果依次为13.16%、38.16%、32.89%、14.47%、1.32%,由此看出舍友之间经常发生矛盾或冲突。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在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学习方式、交流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如有的爱早起,有的爱晚睡,有的习惯干净,有的对卫生不在意,住在同一个宿舍,难免发生矛盾或冲突。同时大学生往往自我意识强,做事易冲动是大学生经常发生冲突的一个原因。

(四)大学生处理舍友矛盾或冲突的方式不够科学

在对宿舍矛盾或冲突的解决方式的调查中,笔者给出了打架、争吵、冷战、相互沟通这四个选项让调查对象选择。结果尽管有55.26%的学生选取相互沟通,但选取冷战的占31.58%,还有11.84%的学生选择争吵。由此看出,大学生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方式还是不够科学和理智。这表明部分大学生一旦与舍友发生而来矛盾或冲突,尚未掌握解决矛盾或冲突的方法,不懂得宽容和换位思考,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够针对矛盾或冲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二、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

(一)影响因素归因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从横向上看,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人生观、价值观、宿舍长、学学的管理制度等对宿舍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从纵向上看,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评价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大一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出比其他年级学生的更融洽和睦。这是因为:(1)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宿舍生活和人际关系有较高期待且较为乐观,会积极努力地解决宿舍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2)到大二、大三时,个体间摩擦和矛盾的增多使得同学之间信任度和依赖感降低,加之师范院校女生较多,性格的天性敏感及情绪复杂多变,使沟通难度加大。(3)大四时,四年的大学生活使个体的思想、心理都更成熟、稳重,在遇到问题时或体验快乐时,喜欢自己独立应对。

(二)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1.性格的差异性。调查发现,在对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性格、家庭背景、能力、利益、生活习惯等因素中,90.79%的学生选择性格因素。因此,性格的差异性是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根本因素。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说话方式和行为习惯。性格的差异会为宿舍成员之间的交往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2.家庭背景的不同。调查发现,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位居第二。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父母的教育方式、学习、生活环境相差很大。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大学生在为人处世的方式、看待问题的角度、消费理念方面差别很大,这势必影响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2004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起因之一就是因为马加爵来自贫困地区,内心有着极自尊又极自卑的矛盾心理,同学对他一句半开玩笑的话点燃了他胸中积蓄已久的郁闷之火,从而将锤头举向了朝夕相处的同学[2]。

3.舍友之间的沟通。调查发现,宿舍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技巧会影响大学生宿舍的人际关系。访谈中了解到一位大二同学,由于性格或其他原因,不经常与舍友交流沟通,总是独来独往。时间久了,大家渐渐就把他忽略,他与舍友的关系就淡了。良好的沟通方式可以及时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甚至误会,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真挚的友谊。宿舍成员之间沟通顺畅了,大家就能够快乐时一起分享,难过时共同分担。

4.学校的管理制度。调查中,某些学生谈到学校的管理制度对于宿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也较重要。在一所学校管理制度非常健全的情况下,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他们能够找到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或求助;当宿舍成员之间出现矛盾或冲突时,宿管站的老师、辅导员就能及时介入,进行积极地干预和调解。这样就可以使舍友之间的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减少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创建和谐的大学校园。

5.寝室长的责任心。调查发现,有的宿舍成员之间关系和谐是因为有一个富有爱心、责任心的寝室长。学校对每个宿舍设立寝室长的目的,就是便于对宿舍进行管理。寝室长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带领宿舍同学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争创文明寝室为宿舍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一个有责任心的寝室长还应当在宿舍成员之间出现矛盾时,想方设法及时疏导,消除隔阂。

三、促进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的思考

(一)学校方面

1.设置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际发展有关的相关公共课程,通过开展有关方面教育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及正确处理人际冲突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促进其宿舍人际关系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开设心理咨询室,每天安排心理咨询师或在大学生心理方面有研究的教师负责接待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使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专业人士的指导帮助,尽快驱散萦绕在心头的雾霾。

3.开展宿舍美化比赛等活动,旨在培养宿舍内部的团结协作能力,潜移默化之中增进舍友间的情谊,形成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二)学生方面

1.设身处地,宽以待人。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不良常常是由于个体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善于体察他人真正的需求和情感所造成的。大学生必须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面对他人的不足时,应当以尊重、宽容的态度对待,多看到对方的闪光点;与他人交往时,要敞开心扉,互惠互助,以诚相待。

2.正确认识自己。大学生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不能自卑又不能自负,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全面地认识、分析自我。因为只有客观的评价自己,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优势,有意识地挖掘自身潜能,面对困扰时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方式,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优势,使自身得到健康发展[3]153。

3.尊重他人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尊重他人的隐私即表现为不随便打听、追问他人的内心秘密。打听他人隐私的问题,容易失去应有的人际距离,让对方生气甚至愤怒。同时,也不要随便向别人吐露自己的隐私,过于自我暴露隐私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积极参加宿舍内的集体活动。宿舍组织集体活动是舍友之间联络感情的重要形途径之一。每次组织集体活动,宿舍中的每个成员要积极参加,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合作对积极参与的要求最高。合作意味着对自己及他人所持目标的高度关心,意味着问题的成功解决及彼此间关系的改善[4]161。一个宿舍集体的活动次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宿舍成员间的团结程度。

[1]姚本先.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1995(5):43-45.

[2]黄光明.还原马加爵[N].南方周末,2004-03-25.

[3]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基于压力与应对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4][美]威廉·W·威尔莫特,乔伊斯·L·霍克.《人际冲突——构成和解决》[M].曾敏昊,刘宇耕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7版).

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XK016。

猜你喜欢
渭南舍友师范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报》 征稿启事
同一条毛巾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洛阳师范学院
无债一身轻
三国渭南之战
大庆师范学院简介
新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