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

2015-06-01 02:48顾亚琴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外籍商务英语英语口语

顾亚琴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英语教研室,江苏 南通 2260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加入WTO后,外向性经济所占比重不断加大,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不仅给商务英语专业带来了机遇,而且给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现实需求的高端复合商务人才提出了新挑战[1]。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新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口语是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是指结合外籍教师和中国教师各自的教学长处,使其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充实师生的双边活动[2]。在英语课堂上,尤其是在大学英语视听说和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上,合作教学的优势更加明显。笔者针对本院2013级商务英语专业的班级实行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在口语教学中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推广提供范例。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目标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作为专业基础课之一,商务英语口语不同于一般的英语口语,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英语的专门用途,在不忽视语言准确性的同时,强化对学生交际用语能力、商务谈判能力、深度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的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环节中,英语作为基本的外语交流语言,口语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的口语教学目标是要达到灵活运用于对外商务活动的综合性复合型专业人才要求,因为将来就业方向主要是外贸型公司、驻华外资企业跨国企业等。这些目标单位对毕业生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具体到口语方面,就是具有良好的英语写作水平和娴熟运用日常英语口语,而且要具备能够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的能力,不能把过去的过级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口语质量的标准,要强化口语单项考核。

为了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基于培养现代化企业所需的合格的综合应用型商务外语人才的目标,强化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三位一体,以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为主线合理整合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队伍要稳步向“复合型”、“双师型”方向发展,教师要结合商务知识和实践,使中英文专用术语准确对应。

2.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

中方教师了解本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但对于教学内容教授的灵活性不如外教。外教对于英语的掌握能力,以及由语言延伸的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快更好地掌握英语,但是外教对于国内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习惯认识不足。中外教师优势互补是开展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所在,中方教师的语言点讲解清晰,语法教授系统性强,外籍教师的课堂教学灵活性、趣味性强,实例丰富,将两者进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将会取得1+1>2的效果。构建新型英语教学模式,使学生从本土教师身上学语法、学词汇,从外籍教师身上学句子、学文化,体验和理解国外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加深对外语的理解[3]。

2.1 基本教学模式。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是基于中国“满堂灌”的基础,引入国外的“群言谈”教学模式,以中方教师的系统性讲解为主,辅以外方教师在课堂上引领的练习和对话等小情境教学,两种教学模式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使学生在理解语言学习脉络的基础上,在外方教师的带领下,快速大量练习,进而快速掌握语言对话和语言使用场景[4]。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氛围,外教的加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和有趣味性,并且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了英语口语对话练习,和外籍教师的直接对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近似实战演练性质的高效课堂教学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具体到课堂教学方式,是按照以下原则和步骤进行的:(1)课前沟通,中外教师要在课前进行深度沟通,划分授课内容,对需要对方配合的环节进行课前协商,共同谋划课堂环节;(2)课堂上,中方教师先讲述本节课的语言点和语法脉络,稍后外籍教师进行词汇、音标,以及课文朗读、短对话、情境对话等内容教学,中外教师要注意相互的过渡和衔接,确保教学过程平稳;(3)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词汇发音不正确、语法理解不正确等问题,中外教师要及时给予解释和梳理,主要授课内容讲述完毕后,可由外籍教师对英文国家相关的文化、历史、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模拟小场景应用本节课学的相关句式和词汇,该环节由外籍教师主导、中方教师辅助,使课堂氛围活跃、轻松;(4)课外时间,外籍教师要多和学生们接触,可以不定时开讲座,向学生们介绍英文版电影、小说,以及其他文化形式,让学生多视角、多层次了解外域文化,提高文化鉴赏力[5-6]。

2.2 教学模式角色分析。

2.2.1 教师方面。中外教师合作教学能够有效地将中式教学方式和西式教学方式中的优点集中起来,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完成跨文化的新体验,有助于学生接纳和融合不同的外域文化,以国际化的视野面对全球化的发展,使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教学效果得到强化。同时,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下,中外教师的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对彼此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有了更深认识,在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思路[7-8]。

2.2.2 学生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应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学英语、用英语产生极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和外籍教师对话成为学生们最踊跃、最积极的事情,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学生一方面牢固掌握了英语知识,提高了口语与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体验和了解了外国文化,拓宽了知识面[9]。

2.3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应用与实践。

中外合作教学模式是指中国教师与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进行合作教学,应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进行英语口语教学,主要分为备课、授课、课间、课外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中外教师要密切配合,紧密沟通,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达到较好的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2.3.1 备课阶段。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单独中方教师或外籍教师授课不同,备课阶段是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最重要的阶段。在课前,中外教师深入探讨授课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在上课前,中外教师充分交流授课思想和课堂教学安排,大部分外教对国内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了解不深,中方教师可以向外籍教师详细介绍这方面的内容,以便于把握教学内容,外籍教师根据学生总体学习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素材积累和文化视角,与中方教师一起创设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

2.3.2 授课阶段。在授课阶段,中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担任不同角色,外籍教师的授课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外籍教师的发音是学生口语模仿的对象,能为学生提供最新鲜的听力教程。长期以来,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就是因为只有纸质的阅读材料,没有鲜活的听说教程,外籍教师在引导学生听、说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中,中方教师要起到协调和沟通作用,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不适应及时反映给外籍教师,中方教师要辅助学生逐步过渡到全英文教学环境,对于难以理解的词或者句子要实时解释,充分发挥中外教师互补作用。此外,中方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和外籍教师开展情景模拟对话,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对话场景。

2.3.3 课间阶段。在课间,中方教师要及时和学生们交流,把学生们在课堂上的疑难点收集起来,以便于及时反馈。此外,还要关注学生对外籍教师的适应能力,包括口音、语速、教学内容等方面,及时和外籍教师沟通,以便在课堂上做出调整,使教学过程更加完善和细致。外籍教师在课间要主动走入同学们群体中,引导他们进行英语对话,了解他们的口语情况,以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2.3.4 课外时间。课外时间,外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外讲座,播放原版电影,指导学生建立英语角等活动,传播英语文化,使学生深入认识不同词语的是使用语境。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和学术竞赛,举办英语口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唱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热情。

3.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外籍教师对国内教育认识不深,需长期积累外教队伍。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给相关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需要引进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然而,相对于本土教师,外籍教师大多不了解中国学生群体的英语掌握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把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水平匹配到合理的区间,尤其对于首次到国内任教的外籍教师,对于国内的教学活动和相关制度缺乏了解,教学的随意性比较大,学生在长期系统性、条理性教学活动中养成的学习习惯一时很难更改,因此会出现外籍教师教授反而不如本土教师的情况。外籍教师对于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在课堂教学中会引起一些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相关院校在实施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前,要积累一定的外籍教师队伍,加强外籍教师队伍中国文化学习和中国教育现状学习,深入认识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10]。

3.2 中方教师对新模式适应性差,需长期磨合演练配合。

中方教师在英语口语课上相比外籍教师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他们更了解国内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掌握得更全面,对国内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把握得更准确,理解得更透彻、更到位,并且可以结合中华文化、风土人情开展相关情境创设,讲解得更清晰、更有条理性。但是中方教师在口语发音上不如外籍教师地道,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不多,教学方法不如外籍教师灵活,课堂素材积累不够丰富。中方教师要积极融入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和外籍教师多交流沟通,把各自的优点和优势融入课堂教学中,促进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11]。

随着我国外贸型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各国的商务交流愈加频繁,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现实的需求。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口语商务交流能力,是摆在大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笔者从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实际出发,系统分析研究了英语口语教学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认为在应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时,中外教师应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杨珂.浅议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J].文教资料,2006(12):168.

[2]耿娟.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及其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12):104-105.

[3]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4]林美婵.中外英语教师的素质差异及在口语课上的优劣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172-173.

[5]周吉程.中外合作教学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优势[J].知识窗(教师版),2013(3):27.

[6]邱宇.外语教学中的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4(7):46-47.

[7]刘华东,晏莉.中外合作教学模式运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调查报告[J].新余高专学报,2009,14(3):108-109.

[8]刘俊辉.基于中外教师合作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79-80.

[9]危捷.大学英语口语合作教学探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2(6):82-86.

[10]刘阳.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4.

[11]李曼琳.高职英语口语教学问题分析及其解决策略[D].湖南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外籍商务英语英语口语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Preface of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Fundamentals,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 Yiu-Wing Mai's 75th birthday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福利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