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英语短语动词的学习难点与英语短语动词词典的编纂

2015-06-01 02:48陈少薇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例句小品词典

陈少薇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广东 汕头 515078)

1.引言

英语短语动词搭配灵活,含义丰富,用法灵活多变,应用广泛,不管是在书面语还是在口头语言中,其出现频率极高。正确掌握和使用英语短语动词,是反映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但其多变的组合、众多的词义给英语学习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理解掌握其语法特征及语义特征是学习把握英语短语动词的关键。对于语言环境相对贫乏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短语动词有效的途径是借助词典,特别是短语动词词典。因此,短语动词的编纂是否科学、实用,能否突破学习难点,将决定能否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和使用上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英语短语动词学习和使用上存在的难点,对目前市场上三本比较权威的英语短语动词词典——《牛津短语动词词典》(英汉双解版)(Oxford Phrasal Verbs Dictionary,以下简称OPVD)、《钱伯斯英语短语动词词典》(Chambers Dictionary of Phrasal Verbs,以下简称CDPV)和 《新编英语短语动词用法词典》(A New Dictionary of Phrasal Verbs,以下简称NDPV)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各自的特色与不足,以了解短语动词词典编纂能否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克服在记忆、辨析和使用上的困难。

2.英语短语动词学习和使用中的难点

短语动词由一个及物或不及物的动词和一个小品词构成,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动词概念。该小品词可能是介词,也可能是副词,有时既有介词出现又有副词出现。现代英语中,短语动词数量多、使用广,成为现代英语词汇的一大特色。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士在日常交谈与写作中,往往喜欢使用这类动词加小品词的组合,而不用词义相近的单词,以丰富语言的变化,展现语义上不同的层次与微妙的区别。

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难点。研究发现,学习者在短语动词使用中一直存在着困难,他们倾向于回避使用短语动词,而使用与之对应的单个英语动词(张彬,2007)。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短语动词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概念,有些语义透明,从其组成成分中可以推测出整个短语动词的含义,如come in,go away等,但有些则语义晦涩,不是其组成部分的意思相加,如give in,turn up等,因此这类短语动词会在理解上造成困难。第二,动词后面的小品词,有时是副词,有时是介词,往往词形相同,词性不一,学习者常难以断定短语动词的后面能否加宾语,如果能接宾语,宾语的位置是在小品词的前面还是后面。第三,短语动词具有多义性,一个短语动词可能有多个含义,而多个短语动词又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这就对英语学习者带来辨析和使用上的困难。此外,短语动词在使用上,其主语和宾语往往受到搭配的限制,这也是学习者难以掌握短语动词的原因(汪榕培,1997)。

3.短语动词词典编纂的特色与不足

短语动词词典是学习短语动词有效的途径。为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短语动词词典能否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笔者对比了三本比较权威的英语短语动词词典,了解了每本词典编著的特色,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创新与不足。

3.1 释义

OPVD比较多地使用简洁的不定式短语释义,再提供汉语对应词或片语。CDPV是单语本,其释义多是完整的英语句子,把短语动词嵌入其中,既创设了语用语境,体现了语义,又显示了该短语动词在句中的语法使用,而且增加了短语动词运用的实例。但对于具有较为抽象含义的动词短语,其释义则显得晦涩,如hint at在该词典中的释义是:You hint at something when you suggest in an indirect way that it is true or that it exists,or that it could be true or could exist in the future.看后使用者很难单纯从这个释义中辨析其含义。NDPV则完全取消了英语释义,仅仅提供汉语对等、对应词,这就可能造成语用、语义信息的丢失。

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短语动词词典的释义在准确的前提下,如能像CDPV那样运用完整英语句子释义,并能提供汉语对应词,在解释较为抽象含义的动词短语时,则采用简洁的英语释义,将能避免单语本的缺陷,还能提供语境,体现语用信息,让学习者在阅读释义时既理解了含义,又明白了其使用。

当词条含有多个释义时,OPVD的释义较为完备,如get at sb用数字列出了两个含义,另外两本词典中都只提供了一个含义。释义的排列上,OPVD按照该词条是否带宾语的情况,先列出不带宾语的组合,然后是可带可不带宾语的组合,接着是必须带宾语的组合。对于必须带宾语的组合,先列出宾语为sb,然后是sb或sth,接着是只以sth为宾语的动词,其后是与itself,yourself等连用的动词,最后是用于被动语态的动词。这样的条目排列一目了然,让读者能够方便地检索到。NDPV不同释义一般按其常用性和使用频率高低排列,便于学习。

3.2 例证

例证是词典的主要部分,历来受到词典学家们的重视。Fox(1987)提出了词典例证的选择原则,其中关键的两条是真实性和典型性。卡西米(1977)也指出,例证应“为读者着想,把词放入生动的情境中,并通过阐明上下文中的词来提高理解掌握词的用法、语法及语义规则的能力”。例证的选择决定了词典的实用性。

3.2.1 例句来源

一个设计合理的语料库,能够为词典编纂者提供真实典型的例证,从而有助于读者了解和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田波,尤子鹃,2012)。0PVD和CDPV的例证均取材于语料库,如CDPV的例句全部由英语词典专家依据英国国家语料库精心编纂而成,内容权威,具有典型性,体现了语言使用的真实性,加深了学习者对短语动词的理解和掌握。而NDPV则未说明其例句来源,但编者注意选编一些含义新颖、与当前经济和文化发展关系密切的例句,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读者的需要。如get out的例句:They are getting out some new book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又如read through的例句:Her daughter read the Da Vinci Code through five times.

因此,例句的选取既要具有权威,真实典型,又应与时俱进,提高词典的实用性。

3.2.2 例句中的信息

短语动词不仅语义丰富,而且语法搭配多样,词典中的例句如能兼顾这些方面,那将是较为有效科学的例证。0PVD的例证丰富,体现了语义和语法搭配,如liven up一词有三个例句:(1)She livened up when Alan asked her to dance.(艾伦请她跳舞她便来了精神。)(2)Put some music on to liven things up.(放些音乐活跃一下气氛吧。)(3)A few pictures would liven up the room.(挂几张画就会使房间亮丽起来。)例1表明了liven up“活泼起来”的含义及v+adv的语法结构,例2表明了“使活泼”的语义和v+n/pron+adv的语法结构,例3表明了该词v+adv+n的语法结构。这三个例句既展示了短语动词的不同语义,又体现了其不同的语法搭配,是具有典型性的有效例证。而另外两本词典的例证在这方面则相对不足。

3.2.3 例句理解

例句中的新词新义或其他搭配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学习者对例句的理解,地道的汉语译文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短语动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0PVD和NDPV中都提供了汉语,且尽量采用对等词。CDPV则是单语本,没有译文,增加了理解难度。

3.3 小品词

动词后面的小品词词性和位置是学习的难点,短语动词词典应该明确小品词的词性及其搭配。CDPV在释义中用黑体字显示该动词短语小品词的位置,让学习者了解到该短语动词的后面能否加宾语,如果能接宾语,宾语的位置是在小品词的前面还是后面。NDPV在例句中用斜体字标注出该动词短语,学习者可在例句中理解其搭配和用法。0PVD不仅单列出了不接宾语和接宾语的各个条目,而且在各个条目的最后简单标示出了语法模式。如pull together就分别列出了pull together,pull sth together,pull yourself together加以释义和举例,在pull together条目最后标出语法模式v+adv,在pull sth together后显示v+n/pron+adv和v+adv+n,在pull yourself together后则标注v+pron+adv。这样排列一目了然,清楚地显示了小品词的词性和搭配,帮助读者正确使用动词。

3.4 近义搭配辨析

近义搭配差别细微,难以辨别,三本词典都列举了相应的同义近义短语动词。对于不熟悉语义和用法差别的学习者来说,要其选择最合适场合的搭配,还得配合查阅其他学习词典。如果能在词典中添加近义搭配辨析,对其在语用及语义上的差别做出说明,这样更能方便学习者以后理解和运用词汇。在这一方面,NDPV相对做得较好,该词典针对一些短语动词的特殊用法和结构做了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方便读者联想记忆,其中就包括近义辨析。如在aim for条目后列出aim for和aim at的区别,又如back down条目后说明其与近义搭配的隐含意义上的不同。

4.结语

以上的对比分析显示三本短语动词词典的编纂各有特色,优点值得互补,希望能引起修订者及其他词典编纂者的重视,不断完善词典的编著,使词典真正成为学习者学习的有效辅助工具。本文对词典编著的探讨,也希望能为英语教师和学习者带来一些启示。由于笔者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研究存在不足的地方,敬请指教。

[1]A1 Kasimi.Ali M.Linguistics and Bilingual Dictionaries.The Netherlands,1977.

[2]Fox,Gwenyth.The Case for Examples.In J.M.Sinclair (eds),1987.

[3]Kay Cullen,Howard Sargeant.Chambers Dictionary of Phrasal Verb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Prentice Hall,Inc,1998.

[4]牛津短语动词词典(英汉双解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5.

[5]田波,尤子鹃.《牛津短语动词词典》的特色与不足.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56.

[6]汪榕培.英语的短语动词.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4):18.

[7]王勇.新编英语短语动词用法词典,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8]张彬.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动词短语的回避现象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1):60.

[9]郑义.语料库在英语短语动词教学中的应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0-52.

猜你喜欢
例句小品词典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词典例证翻译标准探索
《胡言词典》(合集版)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