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阅读教学中借鉴语文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2015-06-01 02:48巢见峰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巢见峰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江苏 常州 213161)

前段时间,学校组织了教学团队比赛。笔者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英语教师,参加了几次跨学科听课活动,原以为隔行如隔山,只能听听而已,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结果却出乎笔者的意料,特别是几节语文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情景导入、段落分析、师生交流、学生朗读等手段,让笔者受益匪浅。细细想来,这些手段特别是针对解决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很有借鉴作用。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阅读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于英语教学至关重要。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方法模式化,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师对英语阅读文章解读以直译为主,没有深入挖掘语言之美、文章之美和相关背景,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很少;课堂教学缺乏交流互动,基本上听不到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学生在学习中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生词的背诵、理解上,而忽略了对全文的理解、欣赏,对课堂教学的印象碎片化,缺少系统性,久而久之,形成了英语学习中常见的“会看不会读”,或者“会读不会背”,不能交流的“哑巴”英语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二、语文教学中的有益方法

笔者在跨学科听课活动中发现,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手段、方法可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借鉴、运用。以我校缪文姬老师的《相信未来》一课为例,在授课之前,教师提前让学生阅读课文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涉及人物、背景有初步了解,产生进一步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是多措并举,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一是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作者当时的身份、处境、志愿作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文化大革命”大背景,增加学生知识点;二是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完整分析,让学生全面理解;三是教学中对文章的写作方法、美词名句分析透彻,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之美;四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朗读课文,相互交流互动,让学生的情绪、思维全部投入课堂教学之中。由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认为可以有目的地引入语文教学中的有益方法,做一些尝试和探索。

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的重点环节

1.背景介绍。英语阅读文章题材广泛、体裁较多,每篇文章特别是一些名家名篇,都有一定的时代、人物背景。教师在备课时预先作充分的了解,并提前让学生查询相关信息,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例如,在高职英语《奥巴马》一课中,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美国历届总统的家庭背景、个人经历相关趣事,然后导入奥巴马总统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情景导入。借鉴语文教学的诸多情景导入方法,英语阅读教学中也可以选择性地运用,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比如,高职英语Unit 2“Animals as Teachers”一文,文章阐述的是从动物(宠物狗)身上人应该学到和懂得的道理。笔者认为可以抓住学生喜欢宠物狗、熟悉宠物狗的特点,在导入部分呈现一些人与狗相处的图片,让学生回答为什么喜欢养宠物等问题,从而让学生融入要讲授的内容之中。

3.朗读互动。情景导入之后,教师一般从朗读环节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自己示范朗读文章的一小节,选择学生继续朗读余下的段落。在选择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发音标准、声音洪亮的学生,以及相对较差的学生分别参与,并且及时指出和纠正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随着语音的节奏和韵律,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声音和情感、情感和文字的融合。

4.词句解析。一篇英语阅读文章,一般由大量常用词汇、语句、中难度的词句,以及少量的生词、高难度的句子构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逐字逐句翻译解释。笔者认为一定要有所侧重,而不是泛泛而谈。对于常用语句,可以让中等以下的学生做分析、解释,教师以鼓励、激励为主;对于中等难度的词句,可以让中上水平的学生作深入分析,教师作补充、完善;对于生词及难度大的语句,以及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等,教师应重点剖析说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5.结构梳理。借鉴语文教学手段,笔者认为除了文章词句解析之外,还应该注重文章结构的梳理,即对所学文章的文体、语篇布局、篇章结构、情节起伏、修辞手法等作细致梳理分析,使学生对课文有深层次的理解。以高职英语第二册Unit2“Animals As Teachers”一文为例,整篇文章共六小段,结构完整,语句优美,内涵丰富。可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导入部分,老师引出本文的话题“狗也可以成为人类的老师”。第二部分作者阐述了从“my dog”身上看到、想到和学到的内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拟人修辞手法,连贯的排比句来描述,使文章生动感人。最后一部分水到渠成地总结出“my dog is one of my best teachers”,与第一部分“life surrounds us with teachers,if we are but willing to learn.”首尾呼应。

6.欣赏体会。一篇名家古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正是其中的语言之美。英语阅读教学,欠缺的正是学生难以捕捉欣赏到英语文章的语言之美。其实,正如语文一样,英语语篇不外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每种文体都有其结构、用词、修辞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从词句、修辞和意境等方面体会英语的语言之美。在高职英语《奥巴马》一课中,奥巴马总统在就职演说前,在《大观》杂志上发表了一封给女儿们的公开信,字里行间流露出奥巴马的父爱及对女儿们和所有美国儿童未来的一种期待:“to grow up in a world with no limits on your dreams and no achievements beyond your reach,and to grow into compassionate,committed women who will help build that world.”(在你们所成长的这个世界,你们的梦想不会受到限制,也没有你们做不到的事情,愿你们能成为富有热情、坚定的致力于帮助建设这个世界的女性。)

四、英语阅读教学借鉴语文教学方法的关键

1.熟悉了解是基础。英语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其手段和方法可以借鉴,但绝不能生搬硬套。了解语文教学、其他学科教学的手段和特点,熟悉英语阅读教学的环节、存在的问题,并作深入对比分析,才能有效运用跨学科教学的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2.备课充分是前提。要改变英语阅读教学中手段单一、形式化等问题,需要引入更多的教学手段,借鉴情景教学、分层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准备如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朗读、文章分析、修辞法、背景知识介绍等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作大量的备课准备工作,从背景知识、课件、方法、手段、作业等方面做充分准备。

3.提高能力是根本。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阅读、交流和思维能力,具体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能力上,做到听得懂、说得准、思得深。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往往能写能背就是不会讲不会听。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习借鉴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交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记忆、分析、归纳、对比等思维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

4.注重效果是关键。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跨学科教学的手段,应该避免陷入只重形式不重效果的误区。正如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的“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英语与语文教学同为语言类教学,有共性的特点,需要我们教学工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深入研究其特点,掌握其规律,从强化教学效果出发,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真正让学生增强英语阅读的能力。

[1]倪阳英.一堂优质课对阅读文本解读的几点启示.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