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2015-06-01 04:06宿月荣
高教探索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生组织发展学生

宿月荣

摘 要:学生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创造性力量。随着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变革,学生组织该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成为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探讨学生组织发展面临的挑战,明确学生组织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学生组织;学生;发展

当前高校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以及批判精神明显增强,学生要求参与管理的欲望也愈加强烈。学生组织作为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代表,它的发展成为高校关注的课题。本文所探讨的高校学生组织是指诸如学生会、班委会等正式组织。学生正式组织,它接受高校指导,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区别于学生非正式组织。

一、高校学生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

学生组织是在高校中通过探索形成和完善的组织体系,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完善高校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高校管理需要学生组织

1.多元化的体制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扩容,高校硬件设施及师资队伍跟不上扩容速度,管理面临沉重的压力。为缓解压力,各高校积极探索解决困境的办法,其中学生组织的自发自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当缓解了高校的管理压力,带动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学生组织积极、广泛参与高校建设,形成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状态。如此一来,作为学生权利代表的学生组织,在高校中逐渐形成与行政权利、学术权利三权鼎立的多元化局面,为推动高校各方面工作逐渐改进和逐步优化创设条件。

2.全程化的管理

实际上,高校教师按照固定时间上下班,学生住校,教师下班期间存在管理空档,即便少数高校教师住校,他们也分身乏术,难以满足诸多学生的需要。有效发挥学生组织的力量,效果则截然不同。学生组织人员多,力量大,又能与学生朝夕相处。在时间上,他们同学习、同生活、同娱乐。学生组织补充了管理时间的局限性,有效延伸了管理时间,实现高校24小时管理无死角。在结构上,学生组织完善了管理结构,在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软组织”,既能发现、收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反馈给高校,便于高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也能将高校教育理念、相关制度时代化,通过学生组织理解、内化和宣传,将其有效的贯彻落实,提高高校管理的有效性,化解长期以来学生对高校 “居高临下”管教方式的排斥。

(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学生组织

1.提升自我

高等教育不是简单的积累书本知识,它是人际关系能力和认识自我能力的锤炼过程,也是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能力的锻炼过程。高校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干部要做到:掌握学习能力,能够统筹好学习、生活和工作时间,做到不因为工作和生活而影响学习,应成为学生学习方面的榜样;磨练统筹能力,学生干部中的骨干人员根据本学生组织的服务宗旨,有效整合人力、物力和信息等资源,带领组织顺利完成任务;锻炼创新能力,学生组织组织的活动,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所以在工作中学生干部要不断探讨、尝试新方法、新内容;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组织成员开展工作需要与他人交流、沟通,可能碰到诸多问题,也会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此过程中不断探索,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学生组织是学生提升自我的舞台,在这里学生拥有更多的锻炼机会。[1]

2.服务他人

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依托高校学生组织策划、执行、完成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举办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专题讲座,开展科技文化节、游园会、读书会、文化沙龙、诗友会、志愿服务和“一楼一品”展示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激发潜能,强化责任感、义务感、使命感,体会奉献的乐趣。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组织为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提升能力、提高素质、展现个性、充当领袖的机会。

二、高校学生组织发展面临新情况、新挑战

(一)学生组织自身建设需加强

1.主体地位缺失

笔者对黑龙江省、浙江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省部分高校进行电话访谈,了解到当前高校学生组织以传统的直线型组织结构为主,这种组织构架是通过高校管理长期探索而形成的,组织结构完善,层级明确,便于高校工作开展。学生组织为辅导员、班主任布置任务、传达信息提供了良好的抓手,但这种从指令到执行的管理模式,固化学生组织的思维,扼杀学生组织创新力,剥夺学生组织主体地位,影响学生对学生组织信任和支持,使学生组织等同于行政助理,丧失其主体地位。

2.工作效能偏低

年轻教师工作热情高,与学生沟通顺畅,这些因素成为其受聘为学生组织指导教师的条件,但是这些教师也存在自身经验有限、学生信任度不高等问题,指导学生组织的实际效果不很理想,同时,学生组织日常工作繁重,加之高校对学生组织及成员自身提高缺少规划,存在使用多、培训少的情况,学生组织成长渠道多来自于繁忙工作中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学生组织队伍庞大,分工细化,各部门为体现组织实力经常保留组织未开展的工作信息,致使部门间信息沟通不顺畅,有些工作宣传不到位,受益人群有限;有些工作重复组织,缺少总体规划。这样工作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使学生组织工作效能偏低。·教师与学生·高校学生组织发展探析

(二)学生需求具有时代性

1.追求自我

“90后”的学生个性张扬,追求自我,他们对单纯的管理较为排斥,更多的倾向于相对自由的管理模式。无论是否作为组织成员,相对于学生组织而言非正式组织更受学生认可,究其原因,是由于非正式组织满足学生不同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出于兴趣相同、利益相近、价值观相同等原因自发联结在一起,组织成员对组织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乐于参与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中满足组织成员归属需求、情感需求和价值需求。[2]学生的这些需求是当前高校学生组织难以满足的。

2.生活能力不足

目前在校的学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呈现“124”模式:即一个孩子,两位父母,四位老人。家长们高度关注孩子的成长,竭尽全力地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为孩子包办生活上的所有事项。创造环境、节约时间,目的都是让孩子去做“有用”的事——学习。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学生,在没有任何付出的前提下,就享用了家庭生活中的资源,他们失去了锻炼机会,缺乏分享、包容意识。当他们进入大学,在集体生活中显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难以接受生活差异,并为生活琐事烦恼。当前在校大学生生活能力弱,不具备良好生活习惯和必备生活能力,给高校学生组织开展工作带来难题。如果仍然按照传统制度一味的惩罚,显然治标不治本,并且容易造成与学生之间的对立。有效解决学生的生活需要,是当前学生组织面临的一大挑战。

3.消费者意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形成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资新体制。其中,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中收费制度确立学生上学需缴纳学费,入住公寓要缴纳住宿费,这些费用已成为高校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之一,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成为教育投资的主体之一。从消费角度上讲,学生购买了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服务,扮演顾客角色,顾客对高校功能有新定位,学生身份的转变要求学生组织以服务的视角开展工作。

(三)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冲击

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网络作为第四种媒体,成为学生学习、交流、传播信息、宣泄情感的重要平台,但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放、平等、自由、包容的信息中夹杂着片面、虚假、暴力、淫秽等内容,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互联网便捷的功能满足交往、购物、娱乐等需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在人机对话中,实际生活中的信息几乎与他们脱轨,高校学生组织工作信息传递受阻,工作效果也受到影响。

另外,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网络平台的多样性,为通过各种方式和平台表达诉求、展示自我、寻求认同的学生提供了舞台,但正值健全人格时期的学生年轻易冲动,情绪易变化,自我控制力不强,社会经验缺乏,容易发表一些片面的、不恰当的言论,影响网络环境。

三、高校学生组织未来发展趋势

多年来,学生组织为高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情况、新的挑战下,学生组织应该积极面对。

(一)明晰权利,明确学生组织地位

高校学生组织为学生自助组织,它是行政权利、学术权利、学生权利中具有独立性的权利主体之一。学生权利的有效行使是对行政权利和学术权利的有效补充,学生组织代表学生的正当利益,参与高校建设,为学生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高校应提供与行政权利、学术权利基本等同的学生参与校园建设的平台,指导学生组织开展工作,相信学生组织的能力、水平,包容学生组织在行使主权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学生组织的自主权和创造力。

(二)整合资源,提高学生组织工作效能

1.从实际出发,解决困扰学生的难题

学生组织服务于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于学生健全人格,它应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探索新方法,提高工作效能,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当前,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成为高校管理的一大难题,各高校难以找到破解难题的良方。温州大学城市学院学生组织对全院1000名学生开展广泛调查,了解导致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因素。调研中反馈出当代学生寝室矛盾主要是由生活习惯差异所造成,结合调研数据,通过深入探讨,决定以2013级2185名新生为实施对象,鼓励志趣相投、生活习惯在可包容范畴内的学生自愿组合成寝室成员。通过制定自选寝室方案,研发网上自选寝室系统,温州大学城市学院2013级学生参与自选寝室。从第二次对自选寝室的1000人调研情况看,参加自选寝室的学生对室友满意度达到99%。通过调研,以事实为依据,解决人际关系中的寝室人际关系,创造了和谐的校园环境。这种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基础的大胆尝试,转变了高校学生组织依靠经验管理的理念。

另外,针对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基本生活技能的事实,单纯惩罚收效甚微,如果外请人来帮忙,对于学生这一消费群体来说增加经济负担;如果高校完全包办,负荷较大,难以实现;如果让家长承担,寝室是集体生活区域,室友情况不一,又因生活技能随处体现,家长也难以周全,以上这些方式既剥夺了学生劳动权利,又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学生组织整合高校的师生擅长和欠缺的技能,搭建新平台,开展“以工换工”活动,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生活技能互换,形成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增进友谊,提高技能,互促发展。

2.各类学生组织相互协作,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有各级管理单位,如寝室、公寓、班级、二级学院等等,每一个单位都有学生组织参与管理,学生干部体系庞大,加上党员、积极上进的团员、优秀学生总量约占在校学生总量的50%左右,仅从数据上看,相当于一个优秀学生可以影响一个普通学生,但是这样高比例的优秀学生并没有发挥出最好示范效果。反思原因,是长期以来存在高校学生组织孤军奋战,缺少力量的整合,甚至有些优秀学生因为缺少“标签”的约束,还时常成为高校中难管的对象,影响高校学生组织的工作效果。这一现象说明高校优秀学生培养体系不完善,优秀学生积极作用发挥不到位。因此,高校学生组织要成立联席组织,形成联动机制,确保学生组织整体化、工作优质化、资源最大化;要以优秀学生为管理抓手,形成优秀学生表里如一、敢作敢为的正气,在高校中亮明身份,明确标准,督促其成为一面面旗帜,熏染、带动其他学生,促进校园良好风气的形成。

3.引导学生非正式组织参与高校建设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不仅是学生,作为人就有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高层次的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实现,但是当前高校学生组织无论是从成员数量,还是从个人具备的能力及影响力上,都难以满足以上需求,所以要考虑资源整合,吸纳学生非正式组织加入学生组织团队。

高校学生组织要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工作方向,消除组织壁垒,允许、支持学生非正式组织,但要尊重非正式组织的特点及发展规律,保留非正式组织的自由性,了解非正式组织的领袖及活动内容,给予会场、经费等必要的支持,加强与非正式组织的沟通交流,适当允许非正式组织参加或组织大型活动,如此一来,一方面鼓励非正式组织发展,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便于发现和制约消极型非正式组织的破坏性,引导学生非正式组织积极健康的发展,更好发挥学生组织的管理效能。

(三)与时俱进,提升学生组织工作信息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当前高校教学和科研在网络化、现代化中受益良多。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响应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必要。信息化建设能够使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产生革命性的转变,大大提高学生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学生组织与高校各部门联合,通过调研、论证等方式,结合高校自身已有的管理模式,开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引入高校管理信息化系统及相应的硬件设施,将学生管理日常信息汇总集中,通过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准确、科学、合理的服务于学生管理。

根据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设定,结合学生组织工作需要,及时调整组织部署。首先,学生组织要加大跟进力度,及时将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根据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发布。及时帮助相关师生了解当前情况,帮助学生本人了解大学期间的成长情况。其次,要突出典型,加强对表现欠佳学生的引导和管理。同时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并树立其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一方面节省学生组织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避免学生组织因为登记诸多信息,特别是违纪信息,与学生发生争执甚至是冲突的现象。建设全面、系统、科学的信息化系统,能提高学生组织的工作效率,提升学生组织信服力,树立学生组织公正、科学、高效的组织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家成.论学生发展能达到的境界——基于“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改革实践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1(1):30-35.

[2]李金玲,李娟.大学任课教师心理辅导作用探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5(3):115-117.

猜你喜欢
学生组织发展学生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学生写话
高校学生组织中“家”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于一校两区办学模式下的高校与学生组织的双向互动机制探究
技工院校学生组织与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学生写的话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