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PBL模式的创新和实践

2015-06-01 22:06阎瑞华宋汉君潘宏伟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式实践高校

阎瑞华 宋汉君 潘宏伟

摘要: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与传统的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相比优势十分明显,既节省实验教育资源,同时还能够贴合人性化的教育理念,结合PBL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上。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学习的概念与特点;其次概述了该环境模式下的创新;最后探讨了移动学习的实验教学建设。

关键词:移动学习环境;高校;实验教学模式;PBL;实践

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将分散化的学习时间集中起来,增加了实验的时间,与此同时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与质量,除此之外,结合PBL教学模式,构成交互反馈机制利于学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而且不必将教师与学生禁锢在实验室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

一、移动学习的概念与特点

移动学习作为现代教育学中的一个新生研究领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一开始的只能完成简单的教学辅助到如今可以实现完整的教学流程,移动学习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概念转变为可以实现的教学手段,己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移动学习还尚未存在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业内的专家学者们对移动学习有着许多独到的认识与见解。

二、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PBL模式的创新

现代高等教育与传统高等教育相比,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管理上,都给予了学生非常大的自由,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有更多的时间来安排课余生活,此外,大学生学习的形式也有所改变,由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转变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更多的情况下承担的是引导者的角色,从更高的学习角度上,指导学生学习,尤其是高校的实验课堂,学生在试验期间,教师只是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实验活动通常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这种高校教育环境的转变,为移动学习方式的应用与创新奠定了基础。

移动学习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对高校实验教学模式,还是对高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随着移动学习技术的应用,高校实验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并且这种改变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结合PBL模式针对高校实验教学的创新点如下:

(一)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通常情况下,教学学者都将课堂学习时间称之为正式学习时间,而将课余的学习时间称之为非正式学习时间,前者与后者相比,时间集中,学习的内容也相对集中,而后者则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时间相对分散,而且大多数都是在非正式环境下进行。现代大学生非正式的学习时间比较多,而正式的时间比较少,这种现象在参加社会工作的人群中体现得更加明显。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步地迈向了现代化,手机等科技产品早已普及,在这种趋势下,高校实验教学完全可以利用学生使用的无线移动设备来进行教学,进而将学生所有的课余时间充分的利用起来,将片段化的时间集中起来。基于PBL的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持下,不仅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学生在除实验室之外生活中会获得更多的灵感,以此来提高实验的质量与效率。利用非正式时间来学习具有一定的优势,尽管时间分散,但是可以选择学习内容短小的章节来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一个片段时间即可完成一个小节的学习内容,十分简便。

(二)学生是高校实验教学的主体

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PBL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角度的转变上,教师不再是实验活动的中心,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对实验活动完全拥有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合理的安排实验的进度以及内容等,这种实验学习的方式与当今高校提倡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相契合。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先进的手段查找资料等实验所需要的信息数据,而不须完全地依赖于书本,获得相关的数据之后,可以利用先进的移动终端将其储存起来,十分安全可靠。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利用终端设备可以进行重复性的学习,尤其是某段内容不理解或者实验数据并不满意,都可以进行再一次的检验学习,直到结果符合要求。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实验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多样,学生可以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检验自己的实验成果,并且通过先进的移动设备来与其他饰演者进行交流学习,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信性。

(三)交互式的高校实验教学环境

这是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PBL模式的一大优势,学生可以利用多种通讯手段来进行交流,将实验数据信息进行反馈,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须要面对面来研讨,这种交流方式的存在,使得教师与学生达到双赢,教师可以有时间从事更深入的研究,而学生在交互式实验模式下,完全占据了实验的主导地位,可以按照自身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通过及时反馈也可以及时地调整学习计划,在增加实验可信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大学生自由学习的能力, 某一项试验内容完成之后,教师可以随时布置其他任务,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而学生也可以随时与教师探讨新的实验项目,这种交互式的反馈机制,符合人性化的教学理念,值得高校实验教学人员推广使用。

(四)独占式的学习体验

高校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都须要在一个统一的实验环境中,实验室中的资源都需要共享,有些实验项目因为实验室资源有限无法完成或者延后完成,再加之,教师作为实验室的主体无法顾及到所有的学生,每个学生的能力存在着差异,理解能力也不同,而教师为了完成实验任务只能顾及到大多数学生,因此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甚至有些学生在实验室中并没有真正做过实验,使得学生的能力无法真正得到提高,而在移动环境下的PBL学习模式则完全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因为每个实验者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移动终端设备,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实验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具有独占式的特点,必须与其他人共享资源,这对缓解现代高校实验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不仅学习效果得到保证,实验学习效率也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基于移动学习的PBL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一)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一种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式移动通信技术,其速率可达几百 KB/S 到几十 MB/K 不等。另一方面,大学建设了无线校园网,为高校移动学习的推行构建了先进的技术支撑。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各类移动学习资源下载速率更高,传输量更大,媒体形式更丰富。

(二)移动终端设备

移动终端设备得益于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也己经从以功能型移动终端设备为主流转变成了以智能型移动终端设备为主流,其处理能力,储存容量等均大大提高。在高校学生中,智能型移动终端设备拥有比例不断上升,拥有率高达93%。推广并实施基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智能型移动终端设备的移动学习的硬件条件已经非常成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的高校实验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高校实验教学的发展,因此须要对其进行改革,在移动无线接收设备十分发达的今天,完全可以利用这一基础,来对高校实验教学PBL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并且经过不断的研究将其应用在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李宁,王铁峰. 打造无围墙的实验室——云计算时代高校计算机服务平台建设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4) .

[2]鲍松彬. 融合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04) .

[3]苗勇胜.新型移动学习教学模式探究——以高等教育阶段教学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07) .

[4]王军,王琴.移动学习在高校的应用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08).

[5]阎瑞华等.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前教育教师教学情况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9).

编辑∕高 伟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模式实践高校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