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民健身的运动休闲园区规划策略

2015-06-02 03:14华金珠等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规划策略全民健身

华金珠等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科学、合理地选择、规划利于全民健身的运动场地迫在眉睫。通过对运动休闲园区科学地规划研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运动休闲的精神需求。该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旨在对运动休闲园区的规划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对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全民健身 运动休闲园区 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b)-0112-01

1 宏观层面的规划策略

该文从规划用址的地域性、交通性、土地开发三个宏观层面进行相应的策略研究,这三个因素对运动休闲园区规划的影响十分重要,在规划中不容忽视。

1.1 选择适应地域环境的模式

不同的自然环境,其地域特征和环境条件也不同。所以,进行运动休闲园区的规划必须要尊重不同的地域空间,做到因地制宜,使城市的功能得到优化。

平原地区的运动休闲园区在规划中以集中式的发展模式作为其选择的最好方案。集中式的发展模式有以下好处:第一,在城市地区,运动休闲功能时刻与城市中心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使得一种复合型的城市运动休闲中心得以产生和发展。第二,城市的运动休闲功能还能与城市中的点状运动休闲区结合起来,拓宽城市运动休闲的空间。

例如:成都市的运动休闲园区的规划模式选择为集中式,形成城市中点状运动休闲区域,与郊区的休闲区相呼应,共同形成与城区内部相配合的运动型的休闲带,达到一种复合型的规划状态,双线协同发展。

山地或者丘陵地区通常采用“楔块”式的空间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可以使得城市不会盲目地形成模式密集扩张,而是有机地形成多个组团或者分散发展格局。这样的分散和组团,有利于山地或者丘陵城市形成多个具有生态效应的斑块绿地或楔形绿地。为使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在城市运动休闲区的规划中,可将城市运动休闲园区与绿地结合起来统一规划,使之成为城市中功能多元化的“绿肺”。“楔块”式发展模式是丘陵和山区城市对运动休闲空间规划中最适宜的选择。例如:湖南张家界市的运动休闲区的规划以“楔块”式的空间发展模式,在城市外围进行绿地和休闲带的规划设计,形成由中心向外围发散的休闲带,以构成点—线—面的绿色运动休闲园区。

1.2 构建良好的交通条件

城市运动休闲园区的有效利用离不开城市交通的发展,构建便利、人性化的交通条件,才能使运动休闲园区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运动休闲园区的构建必须在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析和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群众参与不同的休闲活动和到达不同的运动休闲场地采用的交通方式肯定会不一样。譬如参加篮球训练或者大规模的时间限制性的休闲运动通常会选择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 地铁,而参加不受时间限制的休闲游憩活动,可以采用公交车或自驾的方式到达园区。因此,规划中必须考虑到不同人群对运动的需求及时间因素,合理、科学地将交通方式纳入到考虑中,构建良好的交通条件。解决好城市休闲的交通问题,建立公共交通主导的市内游憩通道,可有效提升城市居民休闲品质。因此,规划要在不影响城市经济和生产活动的大前提下进行思考,建立一个良好的交通基础是发展运动休闲园区的重中之重。

1.3 考虑土地的持续开发,带动周边功能区有序发展

土地开发的可持续性,也是运动休闲园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城市土地开发中,大多数的产业发展都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忽视城市中休闲空间本身对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对城市中的休闲空间进行挤压。所以,在进行运动休闲区规划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土地开发对周边的功能区发展的影响。在运动休闲园区选址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避开污染源(化工工厂),选择利于人们容易到达的空地或街头绿地,挖掘运动休闲区的功能及作用,让运动休闲园区成为一个能够满足人们娱乐健身需求的场所,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例如北京马甸公园以“自然与运动和谐共处”为主题,在此指导思想下进行详细规划,考虑了土地的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地形规划广场以及园路等景观要素,来合理布置休闲园区,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2 微观层面的规划策略

微观层面主要从运动休闲园区内部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其内部广场设计、交通规划及景观设计规划。

2.1 园区广场设计

广场设置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可以娱乐休闲的场所,当然,美观大方的广场也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一个彰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文化特色的通道。设计中,运动休闲园区的广场设计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针对不同年龄结构的群体特征,规划出相应的运动空间。比如老年人和小孩,休闲运动区域适宜选择在广场容易到达的地方,在美观的同时,也应注意安全的防患。广场的设计还应在紧急时注重有疏散和聚集人流的考虑,在出入口、水边、建筑周边、道路交汇处都可设计形成广场。

2.2 内部交通规划

第一,交通设计应从车道设计上着手,将城市混合车道以及过渡车道结合起来进行规划设计,将社会车辆的临时停靠点及公交车的停靠都规划在这些车道里。第二,为保证园区广场内部的交通顺畅,要对机动车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设置专用的机动车停靠区域。第三,运动休闲园区的广场入口设计不仅要考虑人人分流、人车分流、车车分流,还要考虑好广场入户空间设计对于人的感官影响。第四,休闲园区中道路要做到因地制宜,并根据自然环境的地势地形及路程远近提供适宜的交通工具。例如可在有大湖面的园区上设计园桥等水上交通工具,在一些峡谷或者陡崖处可以设置缆车用来进行交通联系。

2.3 園区景观设计策略

首先,运动休闲园区的景观设计要考虑场所的休闲性及舒适性。因此,景观设计中要注重广场植物规划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可用叶大荫浓的乔木和灌木来进行空间的分割及围合,便于人们休闲游憩。尤其在夏季,可为人们提供大量休息纳凉的绿荫空间。其次,它必须要具有调动全民积极参与健身的空间规划、景观塑造及运动设施。广场应由一个不同区域空间构成,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休闲需求,但其规模应该与一般的城市广场进行区分,以体量为宜,满足园区用户的悠闲需求。如果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休闲园区广场的景观可以和体育场馆以及周围的设施相结合。在园区,进行一些热身运动设施的建造,以利于人们的运动热身。可适当放置些自由形式的园椅或者运动雕塑,合理运用色彩来营造一个比较热情、活跃的空间,以烘托出一种强烈的运动气息。

3 结语

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健身为主的,随着开拓体育休闲公园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大力重视发展体育锻炼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在这个背景下,拓展城市运动休闲园区空间显得十分迫切。目前,中国是在后奥运时代,国家体育发展的重点已经向社会体育以及群众体育方向倾斜,为了使得中国的体育壮大,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体育强国,科学、合理的运动休闲园区的规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吴承照.现代城市游憩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 许学强著.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规划策略全民健身
新形势下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困境及规划
文化导向下的城镇特色规划策略研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
关于如何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城市新区滨水空间规划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