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药剂学教学改革实践

2015-06-03 00:08王向军王勇潘兰英张爱莲黄瑜秋钱永常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药剂学应用型教学改革

王向军 王勇 潘兰英 张爱莲 黄瑜秋 钱永常

摘 要:针对目前药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以生为本”,把原来的学生被动接收的授课局面,创新为学生主动获取、“自由表达”的教学氛围,拉近近年来越来越远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情感。开放式的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个性的多样化舞台,对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发挥潜力,培养合格的药学、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药剂学 应用型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c)-0198-02

Exploration of Pharmaceutics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Aim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Wang Xiangjun Wang Yong Pan lanying Zhang ailian Huang Yuqiu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Biotechnology, Zhejiang A&F University,Linan Zhejiang,3113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armaceutics and the specificity of their future career,we believe that it is particular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o dig up their potentials and to build up their self-confidents in learning processes.Thus,we have created an open teaching platform.This platform has transformed previous passive learning process into nowadays active learning process.The free atmosphere has not only improv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and professors,but also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personality.We believe that it is right way to train students into qualified pharmaceutics and biotech professions.

Key Words:Pharmaceutics;Application;Teaching mode;Teaching reform

生物制药专业、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是《药剂学》,其特点是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较强的综合性,与其他课程相比较而言,其特殊性较为明显,即较广的涉及面和较强的专业性,尤其是与企业的生产关系密切。所以要学好药剂学,学生不但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而其教学质量好与否则关系着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能力的高低。此外,药剂工业化生产设备和实验室设备存在很差的相关性,受条件限制,学生很少有机会实地参观工厂,很难清楚的了解一些重要的制药设备和不同剂型的药品生产工艺流程。所以,导致专业课学习比较枯燥、乏味,且学生对制药企业也不是很了解。对此,如何把药剂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增强他们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怎样公正、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成了该专业教师们需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针对上述药剂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因材施教、增加实践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采用项目教学法、增加课堂汇报和讨论,同时大力增加走进企业见习、交流的机会。开放式的素质教育方式,为提供了一个多样化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对学生树立信心、挖掘潜力,培养合格的药学、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我们近几年进行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药剂学教学改革探索做一汇报和总结。

1 国内外药剂学教学情况[1]

药剂学作为国内生物制药专业、药学专业本科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的特点。当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仍然是国内药剂学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也就是以教师为本体来进行授课,即文献报道常说的“Lecture BasedLearning”(基于授课的学习,LBL)[1]。全程式灌输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环境中。学生普遍表示上课内容过于枯燥和抽象,对教学过程难以产生兴趣。通过对毕业生的调研,不少生物制药、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表示,药剂学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制药企业的实际生產和医院药房所需的知识有很大的偏差。

美国许多药学专业课的教学方式采取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PBL促进对我国生物制药、药学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专题讨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PBL对我国药剂学教育起到了启发作用。日本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药剂学教学对最新知识的掌握和实践中的灵活运用比较注重,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均有实习,边学习边实习。将书本知识通过实习的方式与实践相结合的药剂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和培养适用的社会实际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基于此,我们展开了以下几方面的药剂学教学改革。

2 教学改革内容

(1)创新教学内容,增加课堂信息量。

随着新技术、新辅料的发展,药剂学在最近几年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对此,近年来药剂学的课堂教学内容有很快的更新,不过书本上的知识更新速度还是赶不上新剂型和制剂的发展速度。例如经FDA批准,甚至已经引进国内的很多新剂型、新制剂,其相关的知识介绍在书本上根本找不到。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紧密结合药剂学的发展,学习新的知识点,创新教学内容,同时向学生推荐选读材料的方法,课堂上用少量时间介绍,鼓励同学课下利用互联网途径获取材料,通过关注专业的微信公共号(如:生物谷、丁香园、生物探索等)进行专业信息、行业发展前景信息的获取,同时增加阅读,从而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药剂学进展。笔者最近几年在课堂上给学生重点介绍的部分新型制剂有吸入型胰岛素、长效避孕贴剂、白介素融合毒素等。

(2)运用项目教学法,便于学生理解。

我们将一些课堂内容设计为项目[2],如以“注射用水如何制备?”“薄膜衣片的制备”“普通片的质量检测”“GMP车间的设计”等题目的形式提前两周给学生布置,将班级的学生分成5~6个小组,根据课程的进展情况,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项目,让小组各成员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归纳和总结。两周后,在课堂上,由每个小组对各自负责的项目以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最后,由老师按照汇报的情况进行分析、评议、打分。另外,在有些实验教学中,也运用了项目教学法来教学[3]。如针对“板蓝根颗粒剂的制备”的实验教学中,将板蓝根制备项目设计、制备、质量评价设计作为一个项目,再让学生按要求完成该项目方案[4]。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设计,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再在小组内确定工艺流程,并移交实验方案,然后经组间谈论、评价,敲定最终的工艺流程。实验实施过程中,老师要放手交由学生来完成,这样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以及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由老师来主导的作用,在动手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掌握了技能,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指导专业论文写作,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教师不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简单地教授给学生,或是简单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结论,还要传授学习的方法给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单纯的学会知识转变成学会怎样学习。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老师要引导学生对网络文献和数据库进行充分利用,加强学生论文写作的锻炼。在药剂学课程第二篇章节讲至一半内容时,学生已经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药物剂型的知识了,此时可以给学生安排第三篇的作业,例如就第三篇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内容,可安排学生每人写一篇对感兴趣的剂型的综述性论文,还可就某一篇药剂学前沿技术的文献进行翻译。这主要是锻炼学生论文写作的规范性,要求学生检索杂志的“稿约”进行研读,然后按照“稿约”要求撰写综述性论文,尤其要注意论文的中英文标题、摘要和关键词,以及正文和参考文献等的格式和写法。书写的格式要严格按老师指定的药学一级期刊,如《药学学报》的格式进行编排,一并交上电子稿和打印稿,对此能使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得到很好的激发,还能使学生论文写作更加规范。

2.2 让学生走上讲台,转变师生角色

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对教学方式作了一些改进——让学生走上讲台[5]。在教材中选择药剂学中较为简单、易懂的内容作为学生讲课的内容,如“包合物的制备技术”一章中包合物的概念、制备方法、质量控制等。全班学生分成5~6个学习小组,同时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主讲汇报人员,其余的作为答辩人员。分组分工后,先进行讲课要求方面的指导。讲课述的内容以教材为主,但不限于教材,可以到图书馆、上网查找相关内容,只要感兴趣又与所讲课的内容相关均可以,同时对讲课的形式和表现的手段均不作限制,汇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尽量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展示他们的才华。这一工作提前2~3周进行准备。在这一过程中,尽量把教师自己融于学生之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這一改革中,引导学生通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他们是上网就是以玩游戏为主。同时,老师针对学生的争论,可以就某些具体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也有利教学方法的改革。

2.3 开设多学科综合性药学实验,加强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结合药学专业或生物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文献检索》《药剂学》《仪器分析》《药物分析》《应用文写作》等课程,设计综合性药学实验,以加强学生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在阿司匹林肠溶片溶出度考察实验中,从文献调研开始,到购买原辅料,然后进行压片,然后对片剂的质量进行测定,最后形成实验报告并进行PPT汇报,使学生从原辅料购买-质量分析-制剂制备-制剂学考察-汇报的整体综合性实验过程中了解药品研究、设计和生产的基本流程,为培养具有全面实践能力和全局观的人才做出努力,见下表。

2.4 加强制药企业实践见习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对于生物制药、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就是实践见习。尽管药剂学的实验课比重较大,但因实验室的设备与药剂工业生产设备具有较差的相关性,单凭课堂教授制药工业化制剂设备的原理和操作,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则比较困难。所以有必要通过实践见习,让学生亲自参观和见习制药企业的生产一线。参观现场,由老师或生产工人进行介绍,学生可以及时提问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自行解决,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还能让学生对制药的操作原理和基本流程有真正的了解,同时了解现代制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进而促进学生对企业制药设备和流程的感性认识,且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因此,在药剂学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平均每届安排2次的实践课程,比如去各类药品生产企业(如:浙江贝达药业、浙江海正药业、杭州民生药业等)、生物制药园区(如:杭州天和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生产实习,对药品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能有亲身的体验,将课本上的知识完全体现在生活生产中。让学生对药品生产GMP规范有全面的了解,对各类剂型的大生产操作流程要熟悉,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全面提高[6]。

2.5 注重素质教育,进行全面考核[7]

考核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因此,为了学生不为考试而考试,让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灵活应用得到增强,在考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采用“分段式、多模块”的考核方法,摒弃传统的以期末考试为主要考核内容的考核方式,注重素质、学习能力的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将出勤、随堂提问、项目教学法的表现、实验教学、实习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定,来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教学改革中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也极大地增加了,特别是对平时课堂练习成绩、项目教学法的表现、综述性论文及演讲效果等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量化,平时成绩最大比例可以达到期末总成绩的60%,且规定不得低于40%。按照学生在这些实践及互动教学中表现出的认真程度、态度、能力等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引导学生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3 结语

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本科教学要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药剂学的教学中,唯有“以生为本”,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让学生自己去找、去想、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药剂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勤,张志荣.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药学教育,2007,23(3):37-39.

[2] 陈智娴.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职药剂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海峡药学,2011,23 (4):210-211.

[3] 李菲,郝利勇,郝吉福,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1-112.

[4] 郑增娟,李万忠,张维芬,等.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药房,2012,23(44):4220-4222.

[5] 李雪梅,倪丹蓉,侯甲福,等.适应药剂学发展探索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6):2614-2615.

[6] 刘宏飞,赵欣徐,希明,等.对药剂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9):40-41.

[7] 朱源,徐希明,戈延茹,等.流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11):38-39.

猜你喜欢
药剂学应用型教学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物理药剂学课程开设现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