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叶酸对H型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15-06-05 15:35赖春进闫丽红邹小慧王志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依那普利叶酸血压

赖春进 闫丽红 邹小慧 王志英

依那普利叶酸对H型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赖春进 闫丽红 邹小慧 王志英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80例H型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方案治疗, 观察组则接受依那普利叶酸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不同阶段血压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分别为(138.1±12.3)mm Hg (1 mm Hg=0.133 kPa)、(86.8±6.7)mm Hg, 均低于对照组, 前者血清Hcy水平为(15.1±3.7)μmol/L, 同样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SBP与DBP分别为(134.3±16.4)mm Hg、(81.9±8.0)mm Hg,血清Hcy水平为(12.1±3.0)μmol/L, 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依那普利叶酸方案, 降压效果好, 药效作用强, 治疗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H型高血压;依那普利叶酸;血压;安全性

H型高血压属于特殊性高血压的范畴, 临床特点表现为患者血压明显上升, 且血清Hcy水平提高[1]。研究证实, H型高血压致病机制相对复杂, 主要与叶酸摄入不足相关[2]。有临床研究报道提示, 伴高Hcy水平的高血压患者, 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性也所有提升[3]。且统计资料显示, 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每上升5 μmol/L, 缺血性心脏病及脑卒中发生的风险便提升40.0%左右[4]。基于此, 为探讨治疗H型高血压的有效方案, 本院对近年来收治的80例患者展开了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H型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DBP 90~110 mm Hg, SBP140~180 mm Hg, 且血清Hcy水平超过15 μmol/L。排除合并代谢疾病及严重肾病患者, 排除严重精神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6例, 女14例;年龄32~79岁, 平均年龄(56.5±4.3)岁;血浆Hcy均值(18.5±4.2)μmol/L;SBP均值(162.6±12.4)mm Hg;DBP均值(106.5±7.1)mm Hg。观察组中男27例, 女13例;年龄33~78岁, 平均年龄(56.4±4.2)岁;血浆Hcy均值(18.7±4.1)μmol/L;SBP均值(162.4±12.5)mm Hg;DBP均值(106.7.7.2)mm Hg。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Hcy、血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938)方案治疗, 口服,10 mg/次,1次/d。观察组则接受依那普利叶酸(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23)方案治疗, 口服,10 mg/0.8 mg (依那普利/叶酸),1次/d。两组患者均于每日早晨8:00~10:00服药,对接受降压药物的患者则于降压治疗1周后服药, 持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3、6个月后测定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并于治疗3、6个月后在空腹条件下测定患者血清Hcy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血压及血清Hcy水平对比 观察组治疗3月后SBP与DBP分别为(138.1±12.3)mm Hg、(86.8±6.7)mm Hg, 均低于对照组, 前者血清Hcy水平为(15.1±3.7) μmol/L, 同样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SBP与DBP分别为(134.3±16.4)mm Hg、(81.9±8.0)mm Hg, 血清Hcy水平为(12.1±3.0)μmol/L, 同样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期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段血压及血清Hcy水平对比( χ-±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比[n(%), %]

3 讨论

大量研究报道证实,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残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且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一般比较高, 有研究显示, 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变化与脑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一般血清Hcy水平较为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反之则比较高[5]。因此, 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 同时也是降低脑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的重点。

临床上对H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叶酸补充的方案。但早期大部分研究报道均关注叶酸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而忽视了其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及血压波动的影响[6]。有研究表示, 患者若在较长时间段内持续高血压状态, 则可能会造成靶器官损害, 同时影响其动态血压参数,提高治疗的危险性[7]。因此, 必须重视对患者治疗期间血压变化情况进行监测, 以明确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本组研究中所采用的药物为依那普利与依那普利叶酸。依那普利是常见降压药物之一, 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范畴, 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系统, 进而发挥降压效果[8]。而叶酸则为与血清Hcy代谢联系紧密的辅助酶, 采取叶酸治疗高血压患者, 可明显降低其血清Hcy水平, 促进其甲基化进展。而依那普利叶酸则为依那普利与叶酸两者的复合药物制剂, 可充分发挥两者的药物协同作用, 兼具良好的降压效果与降Hcy效果。

在本组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叶酸方案治疗,结果提示患者血压稳定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其血清Hcy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脑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在H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采用依那普利叶酸方案, 降压效果好, 药效作用强, 治疗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1] 吴瑞云, 李小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100例临床研究.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5):669-670.

[2] 孟昕, 贺亚龙.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195-3197.

[3] 石红梅.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56-3457.

[4] 徐彤彤, 武琦, 吕祥威, 等.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0):291-294.

[5] 欧阳基鹏, 何慧君, 李艳.依那普利叶酸片与依那普利片治疗血管性痴呆伴H型高血压的疗效比较.广东医学,2014,35(15):2444-2445.

[6] 李俊峰.自拟调压汤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7):4786-4788.

[7] 李建华, 王志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1(8):1028-1029.

[8] 冯海军, 吕平, 陈瑾.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探讨.中国医药导刊,2014,11(7):1163-116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85

2015-02-13]

猜你喜欢
依那普利叶酸血压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最怕啥
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老年人补叶酸可防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