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2015-06-05 15:35叶春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气腹脓肿阑尾炎

叶春梅

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

叶春梅

目的 探讨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30例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患者依据CO2气压不同进行临床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5例。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 对照组将气腹的压力设定在13~15 mm Hg(1mm Hg=0.133 kPa)之间,注意保证患者气腹的压力恒定。研究组气腹的压力设定在8~12 mm Hg之间, 保证患者气腹压力处于恒定状态。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围术期护理

阑尾炎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其往往是因移行大网膜包裹粘连造成的。急性阑尾炎周围脓肿如果发生破裂, 局部组织会出现炎性浸润、充血水肿, 周围的组织出现粘连、坏死及溃烂等, 从而影响了手术的视野, 不利于临床治疗[1]。腹腔镜下手术治疗阑尾炎周围脓肿是目前较常见的微创方法, 其创伤较小, 患者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恢复效率好、并发症少, 但是针对气腹建立过程中CO2变化情况的研究较少[2]。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拟探讨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情况,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患者均符合阑尾炎周围脓肿的诊断标准, 右侧下腹部转移性疼痛,伴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右下腹部有包块,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B超显示右侧下腹部有均质肿块, 呈现2~5 cm的圆形或者椭圆形。依据CO2气压不同进行临床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5例, 男8例,女7例, 年龄21~48岁, 平均年龄(32.1±10.3)岁, 病程1~4周, 平均病程(1.9±1.0)周。研究组15例, 男9例, 女6例,年龄22~50岁, 平均年龄(35.8±10.1)岁, 病程1~6周, 平均病程(1.8±1.1)周。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安静, 帮助患者实现舒适的体位, 以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症状;护理人员应关心患者, 通过亲切的态度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的焦虑或者抑郁等紧张情绪, 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护理, 以便早日康复。护理人员应特别关注患者的伤口恢复情况, 保持患者伤口干燥和清洁, 由于患者创口的愈合时间较长, 早期的下床活动很容易导致患者创口出血, 一旦发现出血、感染的情况应立即采取对症措施, 同时, 护理人员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对照组将气腹的压力设定在13~15 mm Hg之间, 注意保证患者气腹的压力恒定。研究组气腹的压力设定在8~12 mm Hg之间, 保证患者气腹压力处于恒定状态。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 疗效评价标准:治愈: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炎症反应消失, 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范围, 通过B超检查右侧下腹部包块明显消失;显效: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炎症反应基本消失, 体温和白细胞计数基本恢复正常, 右侧下腹部包块明显有缩小趋势, 但是腹部仍然有轻微的压痛;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局部炎症反应减轻, 右下腹部包块缩小不明显, 疼痛仍然存在。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3.2 观察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χ-±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阑尾炎周围脓肿在阑尾炎发生率中约占8%, 其形成原因较为复杂, 首先可能是患者不能及时就诊或者未能在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其次是一些患者阑尾炎的临床症状不明显, 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还可能有少数患者阑尾异位无法及时诊断[3]。阑尾炎周围脓肿属于阑尾炎急性期的炎性反应扩散、穿孔或者是阑尾炎周围组织化脓病灶形成, 常常会被大网膜包括形成团[4]。腹腔镜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治疗阑尾炎脓肿方法, 其创伤小, 患者承受的痛苦少, 患者恢复较快, 并发症相对较少。但是腹腔镜的应用需要在气腹条件下进行, CO2是腹腔镜下建立气腹常用的充气介质, 容易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造成干扰, 手术过程中如果气腹压力较高,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会受到不良影响, 进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5]。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向患者耐心的讲解一些关于手术治疗方案的基本概要情况, 使患者了解手术基本过程,对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状况有一定的了解,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6]。护理人员术前注意观察气腹管道是否安装正确和完好, 确保腹腔镜各项仪器和设备连接正常, CO2钢瓶内压力是否可以满足术中要求, 同时对压力进行准确的对照和调试。注意尽可能避免手术过程汇总负压增高的时间过长, 在麻醉和气腹建立的前后, 护理人员要协助术者和麻醉师监护好患者的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变化, 要立即通知医生, 停止CO2的注入,并且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护理人员还要注意根据患者的体位调整好输液的速度, 进而适宜性的扩容。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患者30例临床资料, 依据CO2气压不同进行临床分组, 结果表明, 研究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研究组阑尾炎周围脓肿患者心律失常、酸中毒、血压降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双孔腹腔镜阑尾炎周围脓肿手术前正确评估,手术过程中注意气腹压力的适度控制, 避免持续高气压, 加强观察和监测, 提高手术配合效率, 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 彭富强.超声引导穿刺引流术治疗阑尾炎周围脓肿20例报告.中国医学创新,2009.6(27):30.

[2] 姜梅, 秦贵香.急性阑尾炎病人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全科护理,2012,10(3):630-631.

[3] 汪志平, 徐良志.彩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加抗生素灌洗保留术治疗阑尾炎周围脓肿83例.临床军医杂志,2013,41(3):249.

[4] 曾瑞琳.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4-77.

[5] 詹庆华, 黄世旺.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周围脓肿的研究.中国内镜杂志,2013,19(2):167-169.

[6] 李华芹, 肖红岩, 安慧玲.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河北医药,2012,34 (18):2875-2876.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double hole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appendicitis peripheral abscess

YE Chun-mei.
Operating Room, Guangdong Shaoguan City Quji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Shaogua.5121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in double hole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appendicitis peripheral abscess. Methods A total of30 patients with appendicitis peripheral absces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CO2pressur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tained15 cases. Both groups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for appendicitis peripheral abscess. The control group had pneumoperitoneum pressure as constant13~15 mm Hg (1mm Hg=0.133 kPa), and that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8~12 mm Hg.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much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ts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Double hole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appendicitis peripheral abscess can remarkably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Double hole laparoscope; Appendicitis peripheral abscess; Perioperative nursing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30

2015-02-26]

512100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气腹脓肿阑尾炎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在老年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免气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对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