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0例临床观察

2015-06-05 14:3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骨性胫骨膝关节

郭 军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16

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0例临床观察

郭 军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16

目的:观察有限内固定结合外每组30例,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内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Mazur量表评分优良率。结果: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12例,良14例,可3例,整体恢复优良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及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13.1±2.1)周、(4.8±1.3)月,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好,创伤小,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胫骨平台骨折;有限内固定;外固定支架

胫骨平台骨折多由暴力撞击所致,患者通常表现为膝盖肿胀及疼痛等临床症状,且部分合并半月板及韧带损伤,在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1]。研究显示,采取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方案,对患者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且操作简单,患者恢复速度快[2]。基于此,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为进一步研究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提供临床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2~71岁,平均(39.1±5.3)岁;车祸致伤19例,高空坠落7例,暴力撞击4例;合并韧带损伤4例,半月板损伤5例;左侧骨折13例,右侧14例,双侧3例;开放性损伤12例,闭合性损伤18例;骨折分型:Ⅳ型7例,Ⅴ型10例,Ⅵ型13例。对照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1~73岁,平均(38.4±4.9)岁;车祸致伤18例,高空坠落8例,暴力撞击4例;合并韧带损伤3例,半月板损伤5例;左侧骨折12例,右侧15例,双侧3例;开放性损伤11例,闭合性损伤19例;骨折分型:Ⅳ型6例,Ⅴ型10例,Ⅵ型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内固定治疗,术前作常规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切开胫骨平台,清除坏死软组织,作常规骨折复位,采用螺丝及钢板固定,后逐层关闭切口,作缝合处理;观察组采取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方案治疗。在C臂透视机指导下作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处理,对合并韧带损伤患者作修补操作,对骨缺损患者,则植入人工骨,取螺钉固定,后钻入外固定钉。据患者骨折类型选择支架,本组采用半环式固定架13例,单臂外固定架17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月拆除外固定支架,并指导其作功能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定期接受复查,观察患者膝关节活动状况及骨折愈合情况,记录患者的骨折及骨性愈合时间,统计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延迟愈合、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参照Mzaur评分标准[3]评估患者膝关节恢复情况。优:Mzaur评分>90分,膝关节无肿痛感,步态基本正常;良:Mzaur评分85~89分,膝关节肿胀大部分均消除,步态取向正常,膝关节活动范围达75.0%;可:Mzaur评分65-84分,膝关节肿胀部分消除,步行有痛感,步态正常,膝关节活动范围为50.0%;差:Mzaur评分<64分,膝关节未消肿,痛感显著,步态非正常,膝关节活动范围为25.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并应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由表1可知,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12例,良14例,可3例,整体恢复优良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例 (%)]

2.2 骨折愈合、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及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 (13.1± 2.1)周,(4.8±1.3)月,均短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都由高能损伤所致,部分患者伴随半月板及膝关节韧带损伤,临床多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按骨折原因的差异可将其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损伤两种。胫骨平台严重粉碎性骨折患者若未及时给予治疗,可能导致膝关节畸形,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恢复[4]。目前临床上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闭合复位的方式,但传统内固定治疗方案主要通过切开骨折部位,清除坏死及损伤软组织,置入内固定器械,对膝关节附近软组织创伤大,可能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造成负面影响,且手术切口大,缝合困难,术后切口感染、皮肤感染及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同时复位稳定性差,患者较易出现骨折移位[5]。另有研究发现,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方案,整体疗效佳,对人体膝关节损伤小,手术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6]。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方案,在确保骨折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保护了膝关节附近软组织,降低了组织创伤,且复位稳定,固定牢固,患者可在骨折复位后开展功能恢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结果证实,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骨折愈合时间与骨性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案,其疗效好,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宗超,蒋燕,杨家福,等.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6):505-508.

[2]丁帆,陶圣祥,阿米特,等.膝后内侧入路修复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J].解剖与临床,2013,18(6):478-481.

[3]邹翰林,刘岩,郭永飞,等.组合式外固定架在伴有开放伤的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评价[J].创伤外科杂志,2013,16(6):516-519.

[4]王洪刚,顾立强,朱庆棠,等.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分期治疗 [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3,15(11):951-955.

[5]杨德福,张功林,章鸣,等.混合式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J].中国骨伤,2009,22(3):219-220.

[6]卓乃强,李正疆,葛建华,等.内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8):952-955.

R683.42

A

1007-8517(2015)14-0090-01

2015.05.09)

郭军,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创伤骨科临床。

猜你喜欢
骨性胫骨膝关节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
胫骨远端骨折术后陈旧性踝关节前脱位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