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39例急救效果分析

2015-06-05 14:3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心衰急性优化

王 丽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广东 中山 528471

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39例急救效果分析

王 丽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广东 中山 528471

目的:观察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急救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6%,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LVEF和FS分别为(42.65±6.82)%和(26.67± 3.78)%,明显优于对照组(37.29±5.84)%和(23.48±3.24)%,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的患者进行优化急救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主要由肺部瘀血所导致,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常常伴有休克的表现,典型患者具有呼吸困难、咳嗽剧烈、咳白色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面色灰白、口唇及肢端发绀、大汗、烦躁乏力等临床症状[1]。其风险主要集中在发病初期,患者发病后能否给予及时救治与护理是决定患者是否致残、致死的关键[2]。本研究采用优化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39例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急性左心衰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12年ESC急性左心衰诊治指南标准[3],并排除具有严重肺部感染、肝肾功能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患者,按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5.3±2.1)岁;基础性疾病:冠心病11例,高血压17例,心肌病6例,心瓣膜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治疗组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4.5±1.7)岁;基础性疾病:冠心病10例,高血压19例,心肌病5例,心瓣膜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接诊护士按照医生的安排让患者卧床休息,给予患者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以及抽血化验等急救护理流程,等医生确诊后送急救室进行抢救。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治疗措施如下:①对急救的护士进行专业的培训,让急救护士掌握左心衰的病因、诱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分层诊治等内容,并能熟练应用优化急救技能。②急救护士在接到患者时,要快速的识别患者左心衰的类型并进行分层诊治。③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④及时快速的建立静脉通道。⑤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疾病的发作较为突然,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紧张、焦燥等心理变化,此时采用和蔼、热情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重要,可以增强抢救的效果。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积极细致的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防止出现过度劳累、情绪不稳定、饮食无规律等诱发急性心衰的不良习惯。⑥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向其讲解诱发疾病的因素、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急性心衰发生情况、血压、心率、LVEF及FS指标[5]。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患者发生急性心衰的8例,(20.51%),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急性心衰的17例,(43.59%),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LVEF及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1。治疗组患者的LVEF和FS评分分别为(42.65±6.82)和(26.67±3.78),明显优于对照组(37.29±5.84)和(23.48±3.2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表 (x±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LVEF、FS评分比较 (x±s)

3 讨论

在传统急救护理中,护士是按医嘱对患者进行各项急救处理,护理目标不明确,急救护理手段不规范,导致患者的急救效果因为急救护理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不足而降低[6]。在优化急救护理干预中使用轮椅,能有效的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耗氧量也明显降低,使抢救时间大大缩短;直接对患者给予酒精湿化吸氧,供给的氧气具有更高的流量及浓度,使氧气分压有效提高,纠正了低氧血症。肺泡表面的张力也受到湿化酒精的影响而降低,有利于患者的通气和换气,提高了患者的吸氧疗效。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抢救的始末,患者的不良情绪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使患者在面对疾病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及护理过程。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做好避免反复发作的各项措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进行优化急救护理之后,护理的总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说明优化急救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优化护理干预之后血压和心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左心衰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利于患者的预后;患者的LVEF以及FS明显降低,身体体征优于对照组,说明优化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利于患者的康复。综上所述,对急性左心衰的患者进行优化急救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谭敏谊,宋瑜,杨仲毅,等.6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体会 [J].海南医学,2011,22(22):149-151.

[2]刘汉德,徐化.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对急性左心衰竭预后的影响 [J].西部中医药,2011,24(12):48-50.

[3]张澍,华伟.2012 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5):379-381.

[4]路恋英.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45min末、60min末急救效果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198-199.

[5]刘颖.优化急救护理措施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112-115.

[6]刘慧光,高兴义,陈彦民,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左心衰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l,8(14):46-47.

R473.54

A

1007-8517(2015)14-0130-01

2015.04.13)

王丽 (1975-),女,湖北黄冈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心衰急性优化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