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6-05 14:34欧阳敏张九华王洁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挂号急诊科正确率

欧阳敏 张九华 王洁霞 刘 徽

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49

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欧阳敏 张九华 王洁霞 刘 徽

深圳市福田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049

目的:探讨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科急诊预检应用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的急诊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标准,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手工登记的预检分诊制度,将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作为观察组,采取电子分诊标签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在此期间的分诊准确情况、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患者挂号时间、预检信息登记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在采取电子分诊标签的观察组期间,患者分诊正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且医疗纠纷发生率较对照组大大降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平均挂号时间、预检分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期间,患者的平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电子分诊标签可以明显提高急诊科在预检分诊中的分诊准确性,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急诊科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在条件准许下可适当推广。

电子分诊标签;急诊科;预检分诊;效果分析

急诊医学科 (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面对患者的病情病种较为多样,病情较为复杂,如何高效、快速,且根据患者病情的危急严重程度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以及最终的康复都有着重要意义[1]。而急诊预检作为急诊科中的一个常规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急诊预检,是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优先原则,以及合理地利用急诊资源对患者进行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过程[2-3]。在传统的急诊预检过程中,仍以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手工记录为主,预检登记时间较长,极可能延误患者的病情,稍有不慎极易导致患者死残。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逐渐向急诊科进行普及,我院也于2013年底开始试行。为了检验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中的优势,我院尝试对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间于我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已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性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的急诊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我院急诊科一共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护理人员18名,均为女性,护士长1名,护士17人,其中合同护士15人,正式护士3人,现有抢救床2张,留观床10张,输液椅63张,护士年龄最大4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1.51±3.74)岁;工作年限3到18年,平均工作年限(8.32±4.11)年;学历:中专3人,大专10人,本科5人;职称:护士6人,护师7人,主管护师5人。

1.2 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急诊科进行就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经统计共有1163名患者,在此期间,采用传统传统手工登记的预检分诊制度,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经统计共有1141名患者,在此期间采取电子分诊标签的预检分诊制度。此两种方式具体过程如下:

1.2.1 传统方式 首先,预检分诊工作由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确定相应首诊科室;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病患者,同时对预检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经排除传染病后再进行二次分诊。

其次,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执行首诊负责制,对不符合急诊条件的病人要作妥善处理,并做好解释工作,以免延误病情。

再次,遵守绿色通道制度,遇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应立即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执行。

最后,分诊有困难时,由护士长组织护士、医师共同会诊解决,无陪护的病人应及时与家人或单位取得联系。

1.2.2 电子分诊标签制度 首先,患者到急诊科进行就诊时,在急诊科预检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患者或患者家属于公共服务服务计算机前对患者进行预检登记。我院的公共服务计算机上装有急诊分诊管理软件,此软件主要具体包括四项功能:信息登记功能、信息评估功能、信息查询功能,信息统计功能,而预检登记则属于其中信息登记功能之一,整个过程由急诊科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进行输入;

其次,在评估阶段,按照软件提示,由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部分生命特征症状进行评估,并按照软件信息填写,例如,患者的体温、脉搏、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由急诊科预检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测量,并如实填写,其中在疼痛程度方面,采用数字评分法结合软件所提示的面部表情图(Wong-Banker)对患者进行评估,其余等各项生命特征由系统软件的预检检测仪自动导入检测系统;

最后,标签打印。在预检护理人员根据系统提示将患者的一般生命特征填写完毕后,打印出电子标签,预检时间包括年月日,采用24小时计时方式,时间精确到分;标签中由系统生成条形码,供挂号人员扫描,并分配首诊相关科室,并分配急诊号。

1.3 观察指标

1.3.1 急诊科预检分诊效率 分别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期间,每位患者的预检登记时间、挂号时间,以此作为衡量传统预检分诊制度与电子分诊标签对患者的预检分诊效率;1.3.2 预检分诊效果 分别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期间首诊分诊科室一次正确率以及统计两组患者发生医疗纠纷的例数,以此两组数据作为衡量电子分诊标签与传统预检分诊制度的临床效果;

1.3.3 患者满意度 我院自制患者满意程度调查表,测评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具体包括工作量、护理质量、护理态度以及护理差错等几个方面,而具体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程度,满分100分,得分为80至100分时,定义为“非常满意”;得分为60至79分时,定义为 “满意”;得分为60以下时,定义为 “不满意”。满意度以比较满意患者和非常满意患者的总例数与样本总数的比值计算得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检登记时间与挂号时间比较 预检分诊中采取电子分诊标签制度患者在预检登记以及挂号平均时间的花费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检登记时间与挂号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首诊分诊正确率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比较在观察组期间,患者首诊分诊一次正确率较对照组期间明显提高,且在此期间发生医疗纠纷的概率明显降低,数据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急诊科在预检分诊中采取电子分诊标签制度后,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较之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首诊分诊正确率与医疗纠纷发生情况比较 [例 (%)]

表3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例 (%)]

3 讨论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分诊标签制度是近年来逐渐开始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它有效的克服传统手工登记预检分诊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第一时间首诊、分诊的正确率,在一定程度上将患者因误诊、漏诊而出现的病情延误的风险以及医疗纠纷的风险降到最低,由此次对比研究结果看,临床效果较为显著[4-6]。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于我院急诊科进行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间就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手工登记的预检分诊制度,主要以护理人员手工登记的形式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将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作为观察组,我院开始尝试引入电子分诊标签制度,主要以软件主导的形式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当两个月的观察实验期结束后,经统计,观察组预检登记时间以及挂号时间较之前传统方式大为缩短,如表1所示,观察组预检登记平均时间为(5.02±0.22)s,挂号平均时间为(101.53± 26.46)s,此两项时间缩短至原来传统方式的一半以上,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分诊正确率以及医疗纠纷发生概率方面,如表2所示,观察组,共收治患者1141例,首诊分诊一次性正确例数为1138例,占总体人数的99.74%,而仅仅发生3例医疗纠纷,而对照组,共收治患者1163例,首诊分诊一次性正确例数仅为1121例,占患者总数的96.39%,有15例患者出现医疗纠纷事件,此两项数据明显高于观察组;在在患者满意率方面,由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概率有97.89%,大大高于对照组,而在选择 “不满意”却只有0.26%,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以上三组数据可以看出,电子分诊标签制度在分诊时间、分诊正确率以及分诊患者满意率方面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传统的手工登记的预检分诊制度以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工书写为主,由于急诊科患者数量较大,病情较为复杂,预检护理人员极易产生焦躁情绪,因此登记时书写潦草,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确也在常理之中,当患者按照护理人员分诊的科室就诊时,待相关医生问诊之后才发现错误,降低了分诊正确率,无形之中延长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可能使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从而诱发医疗纠纷[7-8]。而电子分诊标签制度,以计算机检测软件为主导,除患者客观生命指标如体温、脉搏、舒张压、收缩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由急诊科预检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测量记录外,其余等各项生命特征由系统软件的预检检测仪自动导入检测系统,大大提高了分诊依据的准确性,提高了分诊正确率,确保了患者在第一时间可以得到及时救治,有效的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9-10]。

综上所述,电子分诊标签可以明显提高急诊科在预检分诊中的分诊准确性,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急诊科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在条件准许下可适当推广。

[1]程宝珍.急诊预检分诊研究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13,29(23):3207-3209.

[2]陈兰,黄亚娟,张霞明,等.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3,34:3937-3939.

[3]王飒,陈水红,曹巧丹,等.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中的应用 [J].中华护理杂志,2014,15(2):241-243.

[4]叶爱华.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J].中国现代医生,2011,21(3):119-139.

[5]李群,陈水红,赵巧梅,等.不同测温方法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0(19):94-95.

[6]叶剑飞,董跃珍.中医 “四诊”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J].中外医疗,2012,19(13):7-8.

[7]陈琼枝.中医 “四诊”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5(23):3223-3224.

[8]张婷婷,孙凯,李春秀.1920例急诊观察室救治病例描述性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9(3):333-335.

[9]魏玉娟.医院门诊护士处理医患纠纷的应急与对策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3(8):51.

[10]梁佩贞.预检分诊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J].中国医药指南,2014,11(8):252-253.

The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electronic triage tags in emergency triage.

Ou Yangmin,Zhang Jiuhua,Wang Jiexia,Liu Hu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utian,ShenZhen,Guangdong518049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lectronic triage tag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clinical effect analysis in the process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M 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May 2013 to May 2014 in our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e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which in May 2013 to October2013 clinic patientswere as control group,adopted the traditionalmanual registration during the preview of triage system,mean while,in December2013 were to May 2013 as observation group,electronic triage labels for the patientwas taken to preview during triage,after statistic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triage of patientswith accurate situation and situation ofmedical dispute occurs,register time,preview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time on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Resu lts:Taking electronic triage label dur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patients triage right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and the incidence ofmedical disputes was greatly reduced(P<0.01),patients'average registration time,preview triage tim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dur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average patientsatisfaction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Electronic triage tags can obviously increase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the preview in the triage triage accuracy,reduce the incidence ofmedical disputes,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mergency nursing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It can be prmoted appropriately under the conditions permit.

Electronic triage tag;The emergency department;Preview triage;The effect analysis

R472

A

1007-8517(2015)14-0061-03

2015.04.22)

欧阳敏,(1974-),女,汉,湖南省邵阳市,本科,学士学位,主管护师,主要研究方向:急诊急救,科室:急诊科。

猜你喜欢
挂号急诊科正确率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移动『黄牛』
移动“黄牛”
生意
生意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