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癌围手术期34例中的应用

2015-06-05 14:34余淑贤邱洁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满意率肺癌常规

余淑贤 袁 云 邱洁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东 汕头 515031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癌围手术期34例中的应用

余淑贤 袁 云 邱洁华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广东 汕头 515031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各34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和满意率。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P<0.05),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行呼吸道护理中加强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老年肺癌;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护理干预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主要起源于支气管载膜上皮,临床症状包括血痰、刺激性咳嗽。资料显示,每年约有130万患者死于肺癌,并随吸烟人数增多、环境恶化等多方面影响,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多[1]。目前,临床上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因心、脑血管等其他系统疾病进而影响肺部的顺应性,进一步导致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2]。笔者对34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行呼吸道护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研究,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咳痰、胸痛、血痰、气短、胸闷等症状,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肺功能诊断标准[3]。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 (34例)与常规护理组 (34例)。其中:综合护理干预组男24例,女10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0.23±10.27)岁;28例有吸烟史,10例患者合并肺气肿或支气管肺炎,3例合并肺结核;术前测试30例存在肺功能异常,其中21例为轻度,8例为中度,1例为重度。常规护理组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1.46±10.54)岁;26例有吸烟史,11例患者合并肺气肿或支气管肺炎,2例合并肺结核;术前测试有31例存在肺功能异常,其中有20例为轻度,10例中度,1例重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肺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组 患者进行常规的呼吸道护理,包括常规的口头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解答患者的疑问、根据医嘱应用相应的药物等。

1.2.2 综合护理干预组 在进行常规呼吸道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首先是在手术前做好患者的各项检查,包括常规心电图、血糖、血压等,尤其是肺功能检查,主要包括潮气量、第1秒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同时要加强患者的保暖,叮嘱患者预防感冒,绝对禁烟,进食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为患者提供干净、清洁的病房环境,定期消毒病房。按照医嘱对存在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肺气肿的患者应用解痉抗炎、抗生素能够药物。对患者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内容包括咳嗽排痰、缩唇、腹式呼吸等。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湿化气道,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叮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加强营养供给,若患者食欲较低,则可适当应用助消化的药物,手术前五天应用营养制剂,每日剂量为1000ml,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符合要求,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②术后护理。给予患者吸氧处理,将氧浓度控制在30%~40%范围,并依据呼吸功能监测指标合理调整吸氧频度和浓度。加强患者的呼吸功能监测,尤其是在手术后24小时以内,应积极采用无创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对患者实施连续监测,并定时进行血气分析,尽量保持PaO2在10.0kPa以上,SaO2在0.95以上[4],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幅度变化、节律、是否出现呼吸困难以及紫绀等异常情况。同保持患者的呼吸通畅,保持患者合理的体位,在全麻未醒前保持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患者清醒之后则可保持平卧。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并给予静脉止痛泵镇痛;患者在清醒之后可实施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深呼吸方法,以使水分和药物更加充分的吸入至远端终末支气管。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适当给予拍背,协助患者排痰,避免患者痰液无法排出而造成窒息,必要时采用挤压振颤胸部排痰方法或者鼻导管或纤支镜吸痰处理。③并发症的预防。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气短等表现,通过对患者听诊肺部明确其呼吸音有无降低,有无出现气管偏向患侧等情况,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案,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同时要做好肺水肿的预防,护理人员应及时检查胸腔引流管是否保持通畅,监测其血容量水平,防止心力衰竭发生,尤其是对于全肺切除的患者,要注意合理调节输液剂量和速度,过多或过快都容易导致肺水肿发生。

1.3 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行设定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服务态度等,总分为100分,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超过60分为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并发症发生主要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常规护理组为44.12%,综合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综合护理干预组满意率为79.41%,常规护理组为47.06%,综合护理干预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对比情况 (例)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情况 (例)

3 讨论

肺癌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肺癌的发病率也会逐步升高,特别是75~80岁为发病高峰。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多、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肺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但在肺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因患者自身的器官功能逐步衰退,加上大部分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降低了手术的耐受力,术后往往会出现多种并发症,特别是呼吸系统并发症,使得手术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并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5-6]。因此,肺癌患者在采取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加强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干预,从心理、生理入手,实施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尤其是呼吸道的护理。通过要求患者戒烟、协助开展呼吸功能锻炼和咳嗽、指导患者进行咳痰训练等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从而提高患者手术效果以及手术后的生活质量。雷琼琼等[7]研究表明,肺组织由于其生理特殊性,与患者的呼吸直接相关,肺部疾病患者更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尤其是呼吸道护理。另外,肺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肺水肿等并发症,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强呼吸道呼吸更显得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行呼吸道管理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1]刘美,雷丹,徐桂红.老年肺癌42例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315.

[2]雷又鸣,白松,石柔.80例低肺功能老年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2):5-6.

[3]冯爱爱,耿红转,李剑慧.肺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在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2,25(4):69-70.

[4]任彩琴.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75例报告 [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4):140-141.

[5]叶云婕,陈丽,肖紫红,等.术前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各类护理工作量指标调查[J].中国医药导刊,2013,14(2)354-356.

[6]黄彩霞,房文铮,陈剑云.围手术期自我管理教育和行为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12)1497-1500.

[7]雷琼琼.围术期综合康复干预对老年肺癌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疗效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R473.6

A

1007-8517(2015)14-0131-02

2015.04.23)

猜你喜欢
满意率肺癌常规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常规之外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