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3例中的应用研究

2015-06-05 14:5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后叶素垂体肌瘤

黄 冲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33例中的应用研究

黄 冲

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32例)和观察组 (33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止血,观察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和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

垂体后叶素;缩宫素;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有盆腔紧迫感,可导致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缩短等症状,还会造成患者不孕不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选取6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33例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对照组32例使用缩宫素止血,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32例)和观察组 (33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与院方签订相关的协议和知情书。患有贫血、高血压及心脏病的患者不可参与本次研究。观察组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41.56±5.4)岁;肌瘤直径在1.3~7.7cm之间,平均直径(5.89±1.58)cm;肌瘤个数为1~5个,平均个数(2.8±0.4)个;已婚27例,未婚6例。对照组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2.65±5.8)岁;肌瘤直径在1.1~7.9cm之间,平均直径(5.56± 1.64)cm;肌瘤个数为1~6个,平均个数(2.9±0.7)个;已婚25例,未婚7例。两组患者年龄、肌瘤直径、肌瘤个数以及婚姻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时间为经期结束后的三天到一周以内,实施全麻,仰卧位头低30°,在脐下做纵向切口,切口长度约10mm,待气腹针穿刺后充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分别从左下腹和右下腹穿入10mm、5mm的套针管,当腹压达到0.02MPa时置入腹腔镜及相应手术器械。

对照组采用缩宫素 (甘肃大得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0213672)止血:在肌瘤周围的包膜处注射20U缩宫素,在肌瘤的凸起处用单极电凝钩做纵形电凝带,将子宫层切开,直至找到肌瘤的位置并将肌瘤位置固定下来,进行逐层剥离。待剥离的肌瘤被粉碎后,将肌瘤取出,手术结束,进行微创缝合。虽然缩宫素可以促进子宫收缩,但起效缓慢,且肌瘤体不会变白。

观察组采用垂体后叶素 (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生产,生产批号:000629)止血:在肌瘤周围的包膜处多点注射0.9%NaCl(氯化钠)注射液2ml加12U垂体后叶素,可使子宫快速收缩,肌瘤体变白。在肌瘤的凸起处用单极电凝钩做纵形电凝带,将子宫层切开,直至找到肌瘤的位置并将肌瘤位置固定下来,进行逐层剥离。待剥离的肌瘤被粉碎后,将肌瘤取出,手术结束,进行微创缝合。

1.3 疗效标准 显效:术后瘤体消失,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有效:术后瘤体基本消失,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无效:术后瘤体未消失,临床症状与体征没有发生变化[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与术后出血量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也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与术后出血量对比 ±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与术后出血量对比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后出血量/ml观察组 33 84.5±25.9* 51.8±44.6*对照组32 113.5±26.4 106.9±84.6

2.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于30~50岁的中年妇女,其中,40~50岁之间的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而20岁以下女性患此病较为少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育龄妇女中至少有20%的子宫肌瘤患者,而大多数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很多患者没有或是少有临床症状,导致真实的子宫肌瘤发病率与临床相关报道中的发病率不符,常常表现为高于临床报道数量。对少数有症状的患者进行调查,总结出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加、下腹出现包块、白带增多等[1]。

患子宫肌瘤的年轻女性患者多有保留子宫以保留生育能力的意愿,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就是子宫肌瘤剔除术。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术后恢复较快,手术切口较为美观,术后疼痛感较轻,住院时间相对较短等,该种手术方式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势虽较为明显,但术中出血量却是难以控制的,这也是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成功的关键所在。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同于一般的开腹手术,主要表现为在术中不能直接触碰到较小的肌瘤,缝合的过程较开腹手术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手术出血量。

临床上常见的收缩子宫的药物为缩宫素,对妊娠期患者缩宫素可有效收缩子宫,但其对于非妊娠期子宫收缩效果相对较差,临床应用有局限性[1]。缩宫素是垂体后叶素的一部分,垂体后叶素还包括血管加压素,而血管加压素对血管平滑肌、小动脉以及毛细血管有很强的收缩作用。注射垂体后叶素可有效降低血流速度,加快身体代谢的速度,控制术中的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3]。在使用垂体后叶素时应着重注意使用人群、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期间的实时监测,垂体后叶素在术中可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有利于保障子宫肌瘤患者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使其尽快恢复身体健康。但有研究显示,垂体后叶素使用后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并无直接影响,需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重视。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

[1]陈妍,李光会,伍艳.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5):700-702.

[2]贾君芳.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J].临床合理用药,2013,6(1B):30-31.

[3]韩光琳.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J].中国卫生产业,2013,6(18):97-98.

R713.4+2

A

1007-8517(2015)23-0076-01

2015.08.29)

猜你喜欢
后叶素垂体肌瘤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分析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MR检查方法及其表现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垂体强化MRI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及对垂体-靶腺功能损伤的评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