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125I在38例骨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

2015-06-05 14:55罗志明贾金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放射性粒子病灶

罗志明 贾金凤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放射性粒子125I在38例骨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

罗志明 贾金凤

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目的:观察放射性粒子125I在骨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术后于1~7天内疼痛均获得缓解,18例患者术后不再需要临床干预来缓解疼痛,16例患者止痛药剂量与给药时间均较前减少,所有患者病灶在粒子有效期内均未发现明显进展,3例可见软组织肿块明显缩小。结论:采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方式对骨转移瘤患者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恶性肿瘤骨转移;放射性粒子125I;组织间植入

骨转移癌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患者多伴有病理性骨折及严重疼痛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肢体功能障碍,对患者健康的威胁性极大。放射性粒子125I具有放射程短、生物学效应强等特点,其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杀伤效果,故而逐渐在临床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为探讨放射性粒子125I在骨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们自2014年起尝试在CT引导下局部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与控制病灶,并对收治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38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61.3 ±4.3)岁;转移病灶数:肋骨27各,椎体13个,骨盆8个,四肢4个;软组织肿块6例,病理性骨折2例,具体见表1。所有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所引起的骨转移,排除全身情况衰竭严重、患者无法配合治疗的患者。

表1 患者临床资料

1.2 材料与方法

1.2.1 材料 放射源采用放射性粒子125I(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堆工所生产的CIAE-6711型碘125密封型颗粒种子放射源,规格为0.8mm×4.5mm,每粒活度0.5~0.8mci。),直径为0.8mm,长度为4.5mm。内为渗入银柱内的125I,外包有0.05mm的钛壳。有效辐射半径为17mm,半衰期59.6d,其能量0.7mCi,其94%能量释放完全时间为240d。植入工具为18G穿刺针及植入治疗计划系统(TPS)。

1.2.2 方法 ①术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治疗效果,交待注意事项,以获得病人的积极配合。②治疗前要全面进行检查,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治疗效果。③植入前,用影像学方法 (CT、MR)确定骨转移范围与程度,从而确定植入靶区,然后在治疗计划系统 (TPS)(北京科霖众医学技术研究所,规格型号:Kl-SIRPS-3D)上进行治疗计划设计,制订治疗前计划,确定植入针数及位置、所需粒子数量。从而计算出靶区总活度,勾画出肿瘤及正常组织内的剂量分布,以最大程度灭活肿瘤,保护正常组织。④在CT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病灶内,通过粒子枪进行粒子植入,根据剂量分布要求,选用均匀分布或周缘密集、中心稀疏的布源方法。

2 结果

所有入选病例术前均感病灶局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临床干预减缓疼痛不明显或者无效。术后患者于1~7天内疼痛均获得缓解,18例患者术后不再需要临床干预来缓解疼痛,16例患者止痛药剂量与给药时间均较前减少,所有患者病灶在粒子有效期内均未发现明显进展,3例可见软组织肿块明显缩小。

3 讨论

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骨转移也为临床所常见,而其引起的剧烈疼痛也成为延长这类患者生存期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大障碍[1]。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在影象技术的观察下,将放射性粒子植入病变部位[2]。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限度杀伤,而正常组织不损伤或只有微小损伤,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相比其他肿瘤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技术本身技术含量并不高、难度并不大[3-4]。笔者自2013年起尝试在CT引导下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局部植入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与控制病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均术后于1~7天内疼痛均获得缓解,18例患者术后不再需要临床干预来缓解疼痛,16例患者止痛药剂量与给药时间均较前减少,所有患者病灶在粒子有效期内均未发现明显进展,3例可见软组织肿块明显缩小。这就表明采用采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方式对骨转移瘤患者实施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效果显著。此类治疗方法具有能在基层医院推广,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的优点,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具有积极意义。

[1]宋永浩,夏海波,周诚忠,等.CT/MRI图像融合在骨转移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412-414.

[2]王瑞,李东风,王辉,等.伊班膦酸钠对小细胞肺癌溶骨性骨转移瘤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影响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6):4003-4005.

[3]宋世祥.64层螺旋CT与全身骨显像对腰椎骨转移瘤的诊断意义[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5):94-96.

[4]陈正启,曾辉,付东,等.骨转移瘤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QLQ-BM22简体中文版的评估及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2):142-147.

R738.1

A

1007-8517(2015)23-0090-01

2015.10.12)

猜你喜欢
放射性粒子病灶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基于膜计算粒子群优化的FastSLAM算法改进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Conduit necrosis following esophagectomy:An up-to-date literature review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