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30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5-06-05 14:5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舒适度手术室发生率

付 琴

江西省高安市立(骨伤)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舒适护理在30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付 琴

江西省高安市立(骨伤)医院,江西 高安 330800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降低手术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舒适度。

手术室;舒适护理;并发症

手术做为一种应激源,可对患者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创伤,影响治疗的正常进行及疾病转归。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护理程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多个方面达到舒适,缩短或消除消极体验[1]。近年来,舒适护理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均已收到良好效果。笔者为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对两组手术患者分别进行了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2.5±5.4)岁;其中急症手术9例,限期手术11例,择期手术1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33.2±6.3)岁;其中急症手术10例,限期手术14例,择期手术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供营养充分的饮食,维持患者体液和内环境的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根据医生的嘱咐及时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将患者送往普通病房或ICU,及时记录患者的麻醉与手术状态。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前护理: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前提下,提供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并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进行术前指导,以消除恐惧,更好地实施手术。②术中护理:保持安静,避免引起患者烦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手术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询问患者的术中感觉,力求病人安全舒适。护士在为患者进行体位摆放时既要考虑到手术的要求,也要尽量保持生理功能位,使患者感舒适为宜。为患者摆放截石位时,为避免损伤腓总神经,应尽可能地用腿托板支托小腿。安置卧位时应牢固固定患者的肩部和臀部,防止身体过度弯曲[2]。③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对病人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患者,使其尽早康复[3]干预时间为3周。

1.3 评价指标 选择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舒适度作为舒适护理的评价指标。主要统计感染、引流不畅、栓塞、出血的发生率。采用徐梅[4]编译的舒适性量表为调查工具,该量表的信效度较好,包括30个条目,4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舒适程度越大。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

2.2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术后两组患者舒适程度比较 (分,±s)

表2 术后两组患者舒适程度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维度 对照组 观察组* 1.生理方面 2.39±0.4 3.17±1.5 2.心理方面 2.48±0.7 3.15±0.6*3.社会文化方面 3.03±0.5 3.77±1.2*4.环境方面 2.87±0.8 3.71±1.4*舒适程度总分 2.54±0.8 3.41±1.3*

3 讨论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一方面体验到手术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还有可能因惧怕手术而产生畏惧心理。围手术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术中不适有可能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延缓疾病的康复。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通过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舒适护理以满足病人的需求,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舒适护理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术前注意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疾病的基本信息及心理状态等。术中,加强心理护理、协助病人摆放体位,护理动作柔和。术后,控制疼痛程度,做好回访工作等[5]。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舒适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和患者舒适度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

[1]周艳,刘晓丹,李勤.舒适护理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8,22(12A):3105-3106.

[2]郭君,刘晶星.手术室舒适护理的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09,9(4):28-29.

[3]胡光曦,孔德明.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评价 [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0):91-92.

[4]徐梅,王英丽,赵琳,等.手术体位舒适性量表的形成及信度、效度检测[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0):1045-1047.

[5]蒋春芳.浅谈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 [J].求医问药,2012,10(12):260-262.

R473.6

A

1007-8517(2015)23-0114-01

2015.09.06)

猜你喜欢
舒适度手术室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纤维砂场地的性能及舒适度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