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血液透析卫生管理的现状和展望

2015-06-05 03:48樊文星肖桦杨秋萍黄洁黄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云南省医疗机构

樊文星 ,肖桦 ,杨秋萍 ,黄洁 ,黄波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云南昆明 650032;2.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疗科,云南昆明 650032

血液透析室的卫生管理是云南省医疗系统管理的重中之重,如果医疗系统缺乏对血液透析的管理和控制,那么就很容易在未来的血液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严重的危害。所以要充分了解云南省医疗系统中血液透析卫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策略,加大力度整改,从而有效预防并不希望的后果发生。

1 云南省血液透析卫生管理的现状

2015年云南省开始了医疗系统的血液透析登记和评审事务,据统计,截至目前,云南省可以进行血液透析的卫生医疗地点共有74家,在这些卫生医疗单位里,拥有的透析机数量最少的有1台,最多的有41台之多[1]。但仍有很多医疗单位的血液透析室达不到规定的应有标准。通过评审和调查,云南省只有27家医疗机构的血液透析的机器数量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但医务人员数量大多符合要求,血液透析室的布置情况调查的还不算清楚所以在这里无法进行准确的分析[2]。还有根据调查云南昆明的某家医疗机构,可以看出血液透析技术大都是要对肾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要做血液透析的治疗首先就是医务人员能够熟练的血液疾病的并发症和禁忌症,并且能够对发生的紧急事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处理,而且还需要血液透析机器的维修人员定期对血液透析机器进行定期的维护[3]。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中心为例,云南省的血液透析治疗工作例次数每年都在逐步提升(如表1)。

表1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透中心近年来开展血液透析治疗工作情况

2 云南省血液透析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在国家卫生厅和相关部门的组织下对云南省的血液透析工作进行了检测,并且根据调查检测的结果在2010年发布了一部针对医疗机构的血液透析管理规范制度,希望所有的血液透析医疗机构能够遵照执行[4]。同时,云南省的血液透析医疗机构在接受检测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2.1 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当前的血液透析管理过程中,往往都是缺乏卫生管理的力度,而缺乏管理力度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虽然国家卫生厅等相关部门颁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由于医疗机构管理松散,让相关的医务人员以为这些制度与他们无关,并且医疗机构本身也并有得到太多的重视,致使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规章落实得不够到位,预防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5]。血液透析相关的各种记录都不完善。很多医院缺乏对血液透析相关数据的完整记录,这样不规范的卫生管理方式,很容易在管理过程中出现漏洞,导致出现不可挽回的不良后果。

2.2 医护人员的预防概念掌握得不够清晰明确

一些医疗机构中,从事血液透析工作的某些医务人员对需要血液透析患者的很多标准的预防概念还掌握得不够清晰明确,对患者需要注意的禁忌症和适应证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不到位,这对治疗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

2.3 医疗器械等其他废弃物品的处置不够合理规范

在开展血液透析工作之后,对于血液透析器械和物品等医疗废弃物,处置不够规范,常常随意处理,容易导致不良的后果,如容易引发其他的血液传染疾病等等。

2.4 血液透析室的房屋布置不完善

一些医疗机构由于资金的缺失,在建设血液透析室的时候缺乏合理完善的房屋布置,在血液透析机器的数量配置上常常不达标。云南省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硬件设施配套情况如表2所示。很多医院的血液透析室建设的房屋面积很小,不能进行合理的结构功能划分,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容易导致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交叉感染,不能够满足基本治疗环境[6]。

表2 云南省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硬件设施配套情况

2.5 透析治疗区洗手的设备配置的不合理

据调查,云南省现有43%的血液透析医疗机构都缺乏干手设备和洗手设备,或者即使是有洗手区域,却是那种直接用手接触的洗手设备,缺乏非用手接触的清洁设备,容易造成污染,不能达到血液透析室应该达到的标准[7]。

2.6 透析器复用的管理不到位

部分医疗机构中的血液透析的机器复用的管理不甚规范,缺乏健全的复用管理制度,相应的工作流程缺少应有的监督。甚至有很多基层的医疗单位,在开展血液透析机器的复用工作中,消毒和清洗的方式是人工徒手操作,很难达到彻底消毒清洗的效果。某些医院对血液透析机器进行反复的使用,使用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卫生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使用次数,同时也缺乏严厉的监管手段[8]。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某些医院对血液透析液的处理不规范,很多消毒物品缺乏监管和保养,很容易导致物品的过期等问题的发生,不利于治疗效果。

2.7 医务人员处置患者各种并发症的能力不达标

由于部分医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缺乏,很容易在血液透析的治疗过程中无法对患者突发的各种并发症进行准确处置和治疗,使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健康无法得到更好的保障,患者的家属也会对医院产生严重的不满情绪,危及医院的声誉,不利于医院的卫生管理。

2.8 医护人员的无菌消毒隔离观念不强

根据血液透析室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如表3),有很多进行血液透析工作的医务人员,他们在潜意识里认为只要不用手或者身体皮肤直接接触到患者就可以不用洗手。甚至有些医务人员为了偷懒,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减少了血液透析机器的消毒程序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不利于血液透析系统的管理[9]。都是由于医务人员缺乏无菌消毒隔离的观念,没有真正把患者的健康安全放在心上,对卫生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对减少感染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认识。

表3 血液透析室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2.9 血液透析工作人员素质和数量的配置都不到位

血液透析的工作人员人手数量和素质配置不到位,又是给血液透析医疗卫生管理造成困难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现在云南省的很多医院,由于医务人员的人手配置不够,并且缺乏相关的继续培训,而使得医院里能够获得医生资质的人员并不占多数,而要开展血液透析工作,就必须得用到很多的人手,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医院并不能够提供足够的人员供患者使用,这就极容易导致血液透析治疗的不到位,很多治疗工作只能延迟或者无法实施。

3 云南省血液透析卫生管理未来的展望

3.1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政策,做好相关的工作规划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云南省的血液透析医疗机构应该做好未来的相关工作规划,严格实行血液透析执业登记管理制度,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的相关指示工作[10]。

3.2 开展血液透析医疗机构的评估检查工作

做好未来血液透析医疗机构的各项评估检查工作,只对符合条件的血液透析机构进行核准和登记,保证云南省的血液透析治疗事业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云南省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广大患者提供最根本的保障和信心。

3.3 建立血液透析技术培训基地

云南省的血液透析医疗机构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在未来的工作开展中对进行血液透析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至少3个月的技术培训。目前云南省已经在解放军昆明总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玉溪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进行试行[11]。

3.4 加强对洗手意识的安全宣传培训

对血液透析工作来说,一定要加强医务工作人员的洗手意识,并且将这一条列入到有关的卫生管理制度当中去,完善制约监督标准,减少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感染的可能性。有很多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就是医务工作者缺乏洗手意识而导致的,所以一定要强化医务工作者的洗手意识,宣传不注意洗手卫生的严重后果,增强洗手卫生管理的可行性。

3.5 完善血液透析室的相关配套设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血液透析工作的治疗效果,在配置设置上一定要尽量满足血液透析工作所要求的标准,尽可能地扩大血液透析室的工作面积,合理划分工作区域,建立免用手直接接触的洗手装备和烘干手的配套,在使用血液透析机器的数量上注意与相关标准所符合,以便达到血液透析治疗的最好效果。

3.6 加强卫生管理质量改进,相关医疗机构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卫生法律法规

云南省的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一定要加强对卫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改进,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卫生法律法规的要求办事,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符合医院实情的,科学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血液透析工作的程序,对在完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改进,并使得这些卫生管理制度都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落实手段到位。

3.7 加强对血液透析医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

要加强对血液透析医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技术维修人员都要进行有关方面的持续定期培训,以便增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控制意识,并且通过培训的内容定期进行考试,检测医务人员的培训成果,尽可能达到人人持证上岗。

3.8 加强对血液透析机构感染源的控制和管理

要加强对血液透析医疗机构感染源的控制和管理,对疑似和确认携带血液传染疾病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隔离,以防止在血液透析治疗的操作过程中对医务人员、患者本人的物品、血液透析机器等的污染[12]。对于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具和机器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洗,防止与其他无感染的患者之间的直接接触,减少互相感染的情况发生,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人身健康安全。

3.9 明确血液透析医疗机构中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

在血液透析医疗机构中要明确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制度,并对日常的工作做好监督和管理,对患者的病例、机器的使用情况等等做好相关的有效记录,并注意定期对血液透析机器设备的检测、保养和维修,以便做到权责明确,完善医疗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

4 结语

通过对云南省血液透析卫生管理现状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血液透析的卫生管理情况已经被广泛关注和重视,也对血液透析室的医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卫生管理的要求标准,并加以示范和教育,力求完善血液透析的卫生管理制度。针对在血液透析卫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和解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要提高医疗机构的相应管理制度,完善卫生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医务从业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完善医院内部的管理结构,保障血液透析过程的规范进行,提高血液透析的技术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利。

[1]王丽鹃,苏宁,孙国云.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其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及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4(23):454.

[2] 冯静.血透室水处理系统的维护[J].医疗装备,2011(1):81.

[3]毛晓群,马旭亮.医务人员手机细菌污染状况及消毒效果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6):763.

[4]王国权,范静,翟红岩.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分析与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8):1076-1078.

[5]杨屹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2):175-178.

[6]蒋雅琼.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9):89-91.

[7]桂煜.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245-246.

[8]王进,梁军,肖永红.2008.血流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6):20.

[9]李九红,任小红.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2013(7):522-525.

[10]刘晓丽,邱模炎.血液透析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0):56.

[11]张香丽,尹心红,陈娟慧,等.授权理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4):71-78.

[12]季大玺,徐斌.回眸血液透析的过去、展望未来[J].中国血液净化,2012(2):92.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云南省医疗机构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让基层医务人员重拾改革信心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