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山铜矿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研究

2015-06-05 14:56程求林廖国礼梁玉霞王胜强
采矿技术 2015年5期
关键词:冬瓜铜矿矿山

程求林,廖国礼,梁玉霞,王胜强

冬瓜山铜矿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研究

程求林1,廖国礼2,梁玉霞2,王胜强1

(1.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冬瓜山铜矿, 安徽铜陵市 244000;2.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12)

为探索矿山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方法,减少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频率,冬瓜山铜矿不断加强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根据违章行为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将违章行为划分为A、B、C、D 4个等级,并根据冬瓜山铜矿多年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明确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认定细则。实践证明,冬瓜山铜矿不安全行为管理取得明显效果,短时间内不安全行为查处率明显加大,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制度执行力不断强化。

不安全行为;矿山安全管理;安全生产

0 引 言

事故致因理论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占事故总量80%以上[1]。努力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应当成为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人是生产活动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活动的策划者、参与者和实施者,又是各类事故的承受者。因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冬瓜山铜矿在安全管理实践探索中,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文通过对冬瓜山铜矿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进行回顾、总结研究,以期为同类矿山提供有益参考。

1 基本情况

1.1 矿山简介

冬瓜山铜矿地处铜陵市东陲9 km,前身是隶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狮子山铜矿,筹建于1958年,1966年建成投产。经对深部矿产资源的勘察论证研究,2002年12月经批准进行了矿山改扩建。2007年改扩建项目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组织验收,正式投入生产。矿山采矿生产能力为1×104t/d,主井提升、井下破碎生产能力为1.3× 104t/d(包括老区的矿石量3000 t/d),选矿生产能力为1.3×104t/d,矿山服务年限为31年末。截至2014 a末,全矿在岗职工2497人。

冬瓜山铜矿成立有安全生产委员会,统一领导全矿安全生产工作。设有安全综合管理部门安全环保部,现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36人,负责安全生产的具体工作。

冬瓜山工区、大团山工区、掘进一区、掘进二区、充填工区、提升运输工区、动力车间、选矿车间等九个基层生产单位,成立安全组,每个工区(车间)安全组根据生产的需要配备了不同工种的专职安全员。冬瓜山工区、大团山工区、掘进一、二区配备了安全维护队,负责本工区的敲帮问顶工作,动力车间配备了测风测尘人员及通风管理技术人员。地表单位配备兼职安全员,协助班组长做好安全工作。

1.2 行为管理的发展

冬瓜山铜矿历年来十分重视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管理,近几年从制度上对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不断进行了设计探索。

2007年,冬瓜山铜矿制定发布《冬瓜山铜矿反“三违”管理规定》,对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进行分类,明确“三违”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程序。

2008年8月,增加制定《反“三违”实施细则》,对“三违”行为的现场表现进行列举,共列举违章现象162种;对处罚部分进行了调整。一是根据违章严重程度明确处罚额度,二是现场管理人员实行加倍处罚,强化管理人员现任意识。为便于现场辨识,管理人员戴红色矿帽,一般操作人员戴黄色矿帽。

2010年7月,将《冬瓜山铜矿反“三违”管理规定》和《反“三违”实施细则》合并,形成《冬瓜山铜矿安全生产“反三违”管理规定》,主要对《细则》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

尽管冬瓜山铜矿对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制定了相关管理规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对“三违”现象处理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差的问题,很难体现违章现象与事故概率及严重程度的关系,规定忽视了当前现场作业过程中,不规范行为存在的普遍性,只是象征性地处罚,远非治本之策。

从2011年开始,酝酿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级管理。2011~2012年,安全综合管理部门安全环保部编制不安全行为分级管理方案,收集冬瓜山多年的不安全行为,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级管理。2013年1月,对《冬瓜山铜矿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进行修订,梳理了不安全行为管理流程,补充了部分不安全行为条款,增加了不安全行为信息反馈表,经基层单位、管理部门反复讨论,上报矿安委会。2013年5 月,发布《冬瓜山铜矿不安全行为管理规定》,2015年初,为便于查阅、统计分析、追加条款和处理流程的信息化,按照事故类别对各类不安全行为重新分类。

2 管理方法

(1)量化指标。对每种不安全行为,根据其与发生事故的关联程度,即造成事故可能性大小和严重程度,赋予处罚分值,分为10分、5分、3分、1分4个档次,即A、B、C、D级,每分处罚100元并一周内每天在指纹考勤答题终端多答5道题。

(2)出台认定细则。根据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后果严重程度,2014年明确共142种不安全行为的表现形式。A、B、C、D级分别有28种、43种、54种、17种。

(3)指标到人。根据基层单位管理现状,明确各单位、部门查处分值。与单位评比和个人安全绩效工资考核挂钩,鼓励互查。

(4)及时发布。已调查清楚的不安全行为,及时汇总在矿局域网发布,在矿多媒体教育平台滚动播放,内容包括行为人姓名、行为时间、简要经过、违反条款类别、扣分值等。

(5)常态管理。安全管理部门及时对行为人(被查处人)按规定处理,对查处人进行奖励,确保公正透明。基层单位、管理部门不安全行为的查处指标完成情况,在季度安全绩效考核时,严格按照制度规定予以兑现,并公布全矿执行情况。

3 不安全行为分析

人的行为是人的思想、情绪、感情、能力和行为动机等因素的综合反映,价值观和态度是影响工作行为的主要要素,因此,不安全行为管理必须考虑与企业有关的各种人员和群体的价值观,同时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现阶段,冬瓜山铜矿从业人员工作更多注重的是金钱报酬,因此,要改变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经济处罚是十分有效。但同时,由于不安全行为的普遍性,现阶段经济处罚不能太重,尤其不能所有的违章行为处以同等金额的罚款。

态度指个人所处环境中各种人物和事物的认识、评价及其倾向性。与价值观不同的中,态度是不稳定的。与工作有关的态度包括员工持有的对工作环境方面的积极或者消极的评价,主要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一个人对工作满意度高,对工作就可能产生积极的行为,反之,就可能产生消极的行为;工作参与是指在心理上对工作的认同程度,即认为绩效水平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研究表明[2],工作参与程度高与缺勤率低和流动率低相联系;组织承诺水平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因此,不安全行为管理的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从业人员态度对行为的影响。一是要营造满意的工作环境,二是要让所有员工参与进来;三是增加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感。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安全行为,既有个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原因。违章者个人的原因包括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安全生产法制观念、缺乏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存在生理和心理缺陷、环境影响等[3-6]。

发生违章的管理原因包括制度不明、标准不细、员工不知、查处不严、控制不力等,这些原因层层递进[7-9]。

4 不安全行为控制

根据安全管理理论,针对不安全行为可能存在的原因,逐步采取措施解决,包括:

(1)完善制度,修订工作标准。注重制度、标准与现场情况的紧密结合,关注解决现场存在的实际问题。将制度、标准中有关规范行为的条款归类到不安全行为现象中,现场对照检查,针对性强。

(2)加强宣传教育。一是不间断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针对性地选定活动主题,开展有主题、有目标、有部署、有考核的综合性宣教活动。二是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考核,让员工熟记常见不安全行为现象。三是充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模拟,减少实施过程中出现制度设计问题。四是注重硬件建设,近年来,矿山组织编制了《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手册》、《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手册》及配套题库,各基层单位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育终端、指纹考勤答题终端和多媒体教室,为行为管理的强化提供支持。

(3)员工信息统一编号,方便管理。冬瓜山铜矿所有员工的指纹编号、工作服编号、矿帽编号与ERP编号一致,为现场行为管理提供支撑。

5 效果评价

(1)不安全行为分级管理从2013年6月实施,截止2014年10月份查处的不同等级违章数量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查处的违章数量成倍增加,说明矿山作业过程中不安全行为存在普遍性,过去因为制度设计等问题很难落实查处工作。

(2)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扣分”成为现场作业人员警示自己和提示他人的常用语。作业前准备工作时间延长,安全确认制得到进一步贯彻,冒险作业显著减少。现场安全作业氛围好转,因个人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表1 近几年冬瓜铜矿查处的不同等级违章数量统计变化情况

(3)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明晰,“一岗双责”得到落实,“抢任务”、“赶进度”现象受到遏制,安全生产环境有效改善。

(4)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力。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任何作业环节,只要有不安全行为存在,就可能成为被查处对象。不安全行为的查处力度是空前的。

6 问题与总结

(1)不安全行为分级的科学依据不足。虽然方便了管理,也得到员工的认可,但与事故偶然性原则不符。

(2)查处指标的确定缺少依据。目前由冬瓜山铜矿安委会讨论确认,综合考虑基层单位的从业人员数量、作业难度、作业环境等因素,但对于确认的指标未进行科学评估。

(3)不安全行为分级管理实施一年多时间,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工作急需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步安全管理工作。

(4)从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只是对人的管理,安全管理还需要包括对物的管理,一是对现场隐患实施分级管理,量化考核,逐步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因作业场所的不安全条件导致的事故。二是在《冬瓜山铜矿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管理办法》的框架下,对矿山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作业标准进行分级梳理,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减少管理漏洞,固化管理流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远,基础工作纷繁复杂。冬瓜山铜矿在安全基础管理方面的探索刚刚起步,在安全管理方面有所创新,并为安全生产行业进步作出一份贡献。

[1]廖国礼,王胜强,王鹰鹏,等.矿山企业三维预防安全管理体系理论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24(4):3-9.

[2]孙泽厚,罗 帆.管理心理与行为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31-145.

[3]张江石,傅 贵,王祥尧,等.行为安全绩效关系研究[J].煤炭学报,2009,34(6):857-861.

[4]李乃文,黄 鹏.变革型领导行为、安全态度、安全绩效的关系[J].软科学,2012,26(1):68-71.

[5]刘 茂.事故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7-22.

[6]廖国礼,关清安,荆宁川.矿山安全管理核心框架结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1):173-177.

[7]马如宏.人因工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89-303.

[8]马建全,李广杰,徐佩华.基于拉丁方抽样及K-S检验的边坡可靠性分析[J].岩石力学,2011,32(7):2154-2156.

[9]廖国礼,王胜强,王鹰鹏,等.矿山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态度调查设计与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12):178-184.

2014-05-11)

猜你喜欢
冬瓜铜矿矿山
闷热三伏天 冬瓜可以这样煲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为什么叫冬瓜
冬瓜谣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