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2015-06-05 09:37
山西建筑 2015年10期
关键词:造园滨水古典

李 楠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及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李 楠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对古典园林水体空间、滨水建筑空间、山石植物空间的造园手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总结了现代景观空间值得借鉴的设计思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造园理念。

古典园林,造园,空间,水体,植物

1 园林造园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经过千年的发展,在滨水景观理水意境的营造方面,形成了许多的理论手法,对现代滨水景观设计有参考价值。水与园林其他元素和谐共融,虚实与动静灵活组织,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也孕育其中,天人合一,风水和意境美的诠释[1]。现代滨水景观空间的设计可借鉴园林设计手法与意境美的塑造,使滨水空间人性化,亲近生活,营造出诗意化的空间。中国古典园林受哲学思想影响,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中国传统美学艺术创作中,着重表达诗意与情感诉求,而园林的空间追求形似求神似,虚实相生的意境美。古典园林设计理念讲究“致用利人”“因地制宜”,不同的环境与历史时期会造就风格各异的园林[2](见图1)。

2 水体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是重要组成元素,在理水手法上对水色、水形、动静的营造上,无不表现了建筑师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对于水的设计不是单纯模仿自然,是对水体经过提炼抽象再现等手法表达。以下分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理水设计值得借鉴的点,希望对今后滨水景观项目设计有一定的启发。

2.1 水体形态

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形态可分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的水体用在大型的园林之中时水面开阔,通常在岛与陆地之外环绕自然水体,有种发散与分离的趋势。典型的有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而在中小型园林中采用集中式的水面会给人一种宁静开阔之感。整个园林的中心是水池,建筑群在四周环绕,营造出内聚向心的布局,使得在有限的小空间中产生开阔的感觉,尤其使用在小庭院之中。水面多用不规整形态,例如上海的豫园,苏州的网师园(见图2)。分散式的水体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将水体分成几小块,产生出似分离又连续之感。随着水体的变化在水面狭小的水流处有连通作用,在水面宽阔之处可以设计山石或亭台水榭形成彼此相对独立的空间。各空间既独立又有联系,有一种浓浓的水乡氛围。典型的有苏州的拙政园(见图3)。

2.2 水源去流

中国古典园林的水源通常藏在幽深之处,布置小桥来增强空间的深远感。具体手法上可以布置景观层次丰富的水口,设计水门让水源更幽深。水道通常顺着水边蜿蜒流转,期间可以用滨水建筑、假山植物点缀渲染氛围。水尾设计手法上可以通过水面收放成狭窄,把主体水体划分成两个区域,架设桥梁于分段之上增加景深,也可以布置水榭作为水流结尾,平台外挑出水面,水消隐于水榭底部,无尽头之感[3](见图4)。

2.3 空间序列

中国古典园林如同一幅自然山水长卷轴,有着连续变化、多空间视线的特点[4]。在园林景观空间序列之中,连接多处景点,布置开端,引导性空间到高潮空间,转折空间,再到最后的序列的尾声。内部空间一般划分出不同大小的院落,有丰富的层次,根据对空间联系和分段的关系设计,表达出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空间渗透能使空间院墙、景廊等与自然山水景物和谐共融。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苏州的留园,空间序列组织重点在于通过疏密、大小、开闭、渗透、延伸等手段,创造出多变的空间格局,让抑扬顿挫的节奏表达出来。

3 滨水建筑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滨水建筑总体布局生动灵活,造型别致灵气,在整体造园空间中有着画龙点睛之笔。滨水建筑与水的结合方式有三种,建筑浮于水面当作观景点,建筑周围环绕水体,水体中点缀建筑起到点景效果。建筑空间多为流动开放式,一般设计漏窗、门洞、连廊等增强建筑内与外界环境的联系。这种布局可以使园林内各建筑与自然景观间互相独立又有联系,形成统一的整体。滨水建筑根据造型功能可分成以下五种:1)堂馆,作为园林中构成的主体建筑,形态规矩方正,大体量,一般坐北朝南布置在园林中重要突出位置。四面通透,有回廊环绕,廊下布置座椅供人休憩。2)楼阁,有着高大的造型,多布置在园林边界区域,因而在园林中引人注目。造型沉稳大方,多设计对景,一起形成整体的构图中心。3)亭子,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点景建筑,布局更是灵活多样,结构简单但造型生动别致,还可以供游客休憩观景。4)水榭,体量通常小巧,造型轻盈,布置的位置与形态会因周围的环境不同而呈现多种造型。一般临水与花海而建造,并设计美人靠凭栏赏景。舫,似船形的建筑,多建造在水畔,是临水观景的最佳地方。5)游廊,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游廊因线性的空间特点,有着引导性,能串联起景点的功能,随着边界与山形自然蜿蜒变化,通过组织排列让景观序列逐渐展示。景廊不仅能引导游客行走路线,划分景观空间,还能提供遮风避雨的空间[5](见图5)。

4 山石植物空间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重要元素山石,山石形态各异,组织空间包罗万象,可游可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正是对此的最好诠释,在游山过程中,感受空间层次不断变化,乐趣无穷。在私家园林中,小空间中展示的山体层次,峰谷等多选用容易叠造的组织,也能展示山石原貌,在山石中间隙种植各种植物,用于地形风貌的营造。通过地形的起伏不断,以山为骨架,高差变化也起到了划分竖向空间,引导的作用,利用竖向连续的变化,使空间有分有合,增强整个园林的空间深度与曲折之感。此外,山体空间自身优美的轮廓线,与作为背景的天空形成鲜明的天际轮廓线,给游客带来更深的观景体验(见图6)。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种植梅兰竹菊,寄予了美好吉祥的愿景。植物空间的设计与地形建筑相结合,烘托主体建筑与点景的作用。植物表现出园林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与园林建筑、山石和水体相结合时都呈现出自然姿态,层次丰富的植物群体。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有乔木、水生、灌木、草本等,是一群不断生长变化的构景元素。随着一年四季及气候产生丰富的变化,结合不同植株的高度特色,可以营造出多变的景观层次。植物的配置应遵循因地制宜,大空间多运用乔木,与山体建筑等大体量一起构图,增加景深,而小空间多为近观景,所以需要种植姿态好,色香美的植物,烘托画面感(见图7)。

5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空间设计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对水体空间形态表达上有很高的造诣,可以学习借鉴其形态结构,水体塑造,深浅颜色变化等造景手法,在功能上可以加强亲水性的设计[6]。建筑空间构筑方面,利用古典园林建筑的简化与抽象提炼,运用多种新材料技术手段,设计现代景观中的建筑,建筑在功能上应具有开放与公共性,供人们休憩与停留。在山体空间方面,能对现代地形塑造有创新指导意义,模仿抽象自然的山体空间,表达出丰富空间特征,虚实变化产生光影效果。山石重叠与蜿蜒的景观步道灵活组织,并设计平台和亭在不同高度用于休憩与观景。在植物空间设计中,学习植物对园林空间的连接、划分、围合的空间构成与造景作用。

6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千百年来人们对自然、文化、艺术经验的沉淀产物,表现了对理想的生活空间的追求。现代滨水景观的营造需基于传统并进行创作,从造园手法出发,分析园林空间,充分了解现代社会大众的需求,让传统的造园理念能不断的继承与发扬。本论文首先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从水体空间、滨水建筑空间、山石植物空间方面阐述。基于以上分析总结提出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空间的设计启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滨水空间设计带给园林空间生机和活力,因此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对园林发展都有着关键作用,比如为游客及市民带来更多活动空间,为城市旅游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对园林建筑滨水空间的营造,不但满足现代人的休憩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突显当地文化内涵,还能延续生态环境空间。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与分析,对未来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在新开发或改造的滨水建筑或景观项目应该首先对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调研,充分结合地域特色找到最适宜的模式,保护自然环境,尽可能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2)对滨水景观空间塑造上应遵循“因天材就地利”的原则,让滨水建筑和水体有机结合,两者相得益彰,表达出“天人合一”的意境。3)滨水景观空间设计不是一个平面化的设计过程,而是多维空间演变设计过程,需要从滨水空间竖向设计,景观视线通廊塑造,空间序列上着重考虑。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 丽.试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景观[J].现代园艺,2013(4):148.

[4] 陈明明.江南传统公共园林理水艺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陈笑音.旅游小镇滨水空间设计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 刘海燕.探析苏州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与手法[J].中国园艺文摘,2013(6):136-138.

[7] 李猛志.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J].山西建筑,2014,40(1):201-202.

Th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gardening practices and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design

Li Nan

(Hu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Wuhan430000,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gardening thought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his paper elaborated in detail the gardening practices of classical gardens waters space, waterfront building space, rocks plant space, summarized the design ideas of modern landscape space worthy of reference,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landscape concept.

classical gardening, landscape, space, waters, plant

2015-01-27

李 楠(1981- ),女,在读工程硕士

1009-6825(2015)10-0193-02

TU986.2

A

猜你喜欢
造园滨水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壹 造园·纳瑞集祥
怎样读古典诗词?
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
滨水景观带的设计分析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