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树藤花一夜开

2015-06-05 20:36何杰锋
关键词:藤县远程党员干部

何杰锋

“近山者樵,近水者渔,不营商贾,家鲜盖藏。”古时的广西藤县曾与盛世繁华格格不入。改革开放后,藤县经济快速起飞,但也面临多重发展瓶颈,呈现出南富北贫的不均衡态势。为了突破发展瓶颈,扶持百姓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藤县远程办采取以点带面的思路大力建设远教示范基地,以此为着力点带动一方经济。经过几年的建设,远教示范基地已遍及藤县乡村。当地党员为此编了个顺口溜:“基地就像那白藤架,我们就是那藤上的花。”

选出头雁带群飞

藤县远程办本着树立标杆、强化阵地的目的,精心选择,灵活调配,以具备一定带富能力的涉农企业和各村组党员干部为龙头建设多种形式的学用示范基地。

抓龙头建基地,一个企业富一方。藤县远程办与乡镇村各级党组织负责牵头,积极与本县涉农企业沟通协调,动员企业与农民携手创办种养殖基地。在这股新风吹拂下,很多村与涉农企业形成了战略协作关系。2012年,塘步镇沙田村党总支积极与丰兴畜牧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联系,在沙田村建立无公害种养殖示范小区,引导当地党员群众成立了“菜篮子”生猪购销合作社。目前,沙田村党员群众按照丰兴公司的饲养标准建立了4个示范小区,每个示范小区标准化养殖300头肉猪。示范小区养殖户梁少贤欣喜地说:“现在什么也不愁,要技术有技术,要销路有销路。”

抓干部建基地,一个干部带一群。发挥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组织书记的表率作用,一方面允许党员先富,另一方面发动党员带富,并优先将党员干部的种养殖项目确定为实践基地。平福乡中太村村支部书记黄兆华为了给乡亲们找条致富门路,率先上马承包村里的山坡地种起了绿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的辛勤耕耘获得了沉甸甸的收获,2014年种植的10亩绿茶纯收入5万多元。他以实际致富行动说服了村民,村民在他的带动下纷纷种起了绿茶,全村建立了300多亩绿茶种植基地。

党员抱团建基地,增强合力闯市场。“独木不成林”,为了避免党员干部单打独斗,远程办积极引介项目,让党员干部中的后起之秀抱团创业,建基地、搞协会,进而辐射本村。太平镇柴咀村的500亩菠萝、300亩高产油茶、400亩晚熟名优水果江口荔枝等示范基地就是本村党员在远程办和村党组织鼓励下合力建起来的。当初在柴咀村,一说起要上项目致富带富,党员们都摇头叹气。不过,有了远程办出面动员支持,党员们就有了主心骨,也有了信息源,干劲十足,仅三年时间就上马了三个高效益项目,种植面积过千亩。

夯实阵地借东风

为了避免远教示范基地形同虚设,藤县远程办发挥自身平台优势,广泛联合远教成员单位,为基地提供资源、帮扶和技术服务,从多方面强化远教示范基地的带富能力,形成辐射效应。

远教进基地,打造资源密集型阵地。为了使示范基地成为远程教育的紧密型学用平台,藤县远程办整合资源,采取灵活措施在基地建立远教站点。和平镇志成村原有的远教站点面积狭小,设施也简陋,很少举行开放型学用活动,只能按部就班地按照计划给党员干部播放课件。在远程办提议下,村党组织与该村粉葛种植基地合作,在基地里开辟了一个设施条件比较优越的活动室。远程办负责提供设备,为党员群众打造了一个进门是课堂、出门是基地的学用结合型站点。

帮扶到基地,让基地成为致富制高点。远教示范基地缺什么,远程办就根据情况帮什么,力争扶持一批基地上马、帮助一批基地做大做强。说起自己建示范基地的历程,太平镇新雅村的何金勇感慨并没有从前想象的那样难。2011年,何金勇在村党组织动员下想干点项目,但却不知该干什么好。正在为难之际,远程办主动给他送课件、送信息,并建议他种哈密瓜。何金勇试种成功后,看人家搞基地,也想依样画葫芦,却又被资金短缺困扰。远程办又送“及时雨”,发挥组织优势为他联系了农村扶贫贷款。此外,远程办还为他联系了县农业局的技术专家上门提供指导。在何金勇的创业过程中,远程办全程指导帮扶,使他成为村里率先富起来的人。他感动地说:“要说远程教育好,我的感受最深,真的很贴心。”

专家进基地,让基地成为技术推广站。联合各成员单位,组成远程教育专家队伍,与远教示范基地对接,为基地输送对口技术指导和授课老师。县农业局的农技推广专家黄恒文说:“以往给老百姓讲课,没参照物,就是空口说白话,不直观。如今一般都是到基地去讲,课件教学结合案例教学,讲起来得心应手,学起来也有理有据,效果很好。” 黄恒文是远教专家服务队的一员,对口联系着全县的十几个特种种植基地,经常到基地传授技术。2014年,金鸡镇旺国村的西瓜种植基地西瓜叶大面积枯萎,一个电话,黄恒文就上门去诊断,为基地解决了困难,还结合这个案例现场为村上的种植户上了一课。大家都啧啧称道:“以后再出这个毛病,我们就知道该咋办了。”

以点带面促落实

为了利用好远教示范基地,藤县远程办动员基地搞培训、做活动,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成为致富路上排头兵,引领群众闯市场、上富路。

动员群众干,不如干给群众看。要求远教示范基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群众探索致富门路、验证项目市场前景。金鸡镇龙头村的三黄鸡养殖基地就是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的典范。最初村里想推广这个项目,但村民不了解技术和市场,怕干赔了,没人响应。村支部书记巫光飞一看,光靠动员不行,就决定先自己干,带头把技术和销路都摸透。于是他就建起了这个示范基地。藤县有不少远教示范基地都有类似的来历,是远教学用的排头兵。

逼着群众学,不如基地干中学。每个远教示范基地在接受远程办对口帮扶的同时,都要做出带富承诺,保证在基地组织活学活用的现场活动,组织接纳或随时接纳本村党员群众进入基地实践学习。埌南镇埌南村的佛手种植基地是履行当初帮扶承诺比较好的基地之一。如今,佛手种植基地的远教学习活动完全与远教站点播放计划同步,每月5日和15日在基地播放远教节目、组织培训课堂。基地负责人周炳权亲自给大家讲课,课后则让大家进入基地实践操作,巩固学习成果。

以基地为发力点,形成远教创业新模式。动员远教示范基地帮扶参与基地培训的党员群众创业,广泛吸纳党员群众加入示范基地和种养殖协会,一方面带动本村共同致富,一方面形成规模效应强化闯市场能力。埌南镇马地村党员欧炳柱就扮演着村里致富带头人的角色,与12名贫困党员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他们掌握肉鸽饲养技术,并扶持他们办起了家庭养鸽场。后来,村里很多人都跟着养鸽,大家一合计,干脆成立了天翔养鸽合作社。如今,养肉鸽已经成了马地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截至目前,藤县各村级党组织与农业龙头公司合作建立了种养殖示范基地160个,村级党组织支部书记及党员经济能人领办基地65个,党员抱团建立基地57个,辐射范围覆盖全县70%以上自然村,每年在各类示范基地里举办的远教培训和实践活动已达1700多场次。远教示范基地已如燎原之火,点亮藤县山川。

(作者为广西藤县远程办干部)endprint

猜你喜欢
藤县远程党员干部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书画作品展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远程诈骗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藤县水上民歌
党员干部要姓“党”
藤县美术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