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饿醒了是啥病

2015-06-05 08:34王劭亮
家庭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正常人螺旋杆菌作息

王劭亮

不少人有这样的体会,晚上睡得好好的,怎么半夜里突然自己醒了?原来是肚子饿得慌,心里直嘀咕:晚上吃的不少呀?

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饥饿痛”,是指饭后3~4小时出现胃部烧灼样疼痛和难以描述的不适感,是胃溃疡的典型表现。正常人在饥饿时会有饥饿感,但不会出现胃部疼痛。

在正常情况下,食物经过口腔咀嚼,进入胃部,在胃里与胃酸中和,形成小颗粒(食糜),再进入小肠,供人体吸收;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如同口腔会溃疡一样,胃也会溃疡。其发生的机制就是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胃黏膜遭到了破坏。患者就会感到胃痛,特别是在饭后3~4小时,胃内“空空如也”,破损的溃疡面在胃酸面前“不堪一击”,胃部疼痛骤然加剧。这时如果吃一点饼干之类的食物,由于食物稀释了胃酸,胃部疼痛就会减轻。如果把胃溃疡不当回事,溃疡逐渐加重的话,人们常说的“胃出血”“胃穿孔”也就在所难免。

虽然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分泌过多和(或)胃黏膜遭到了破坏,但实际上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比较少见,更常见的情况是胃黏膜遭到了破坏。医学研究发现,许多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并不见增多,甚至比正常人还少。这正应验了一句谚语:不是因为“敌人”有多么强大,而是因为自身出了问题。

胃黏膜遭受破坏的常见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侵犯或过多服用消炎镇痛药(如消炎痛、芬必得)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嗜酒,喜“烧烤、大排档”类食品,“饥一顿、饱一顿”,夜生活过多、不规律作息等。至于幽门螺旋杆菌怎样破坏胃黏膜,以及为何有些人遭受幽门螺旋杆菌侵犯,却并不发生胃溃疡,其中的具体机制尚待研究。但不良生活方式对胃黏膜的破坏却是证据确凿。

正常人胃黏膜有自身修复机制,晚8点至清晨6点是胃黏膜修复的“黄金时间”。因此,“吃夜宵”不是一个好习惯,晚饭应尽量在晚8点之前进餐。慢性胃溃疡或者以前得过胃溃疡的患者,季节转换、情绪变换时容易复发。注意保暖,避免悲伤,禁烟、酒,保持规律饮食和作息,是预防溃疡病复发的关键。endprint

猜你喜欢
正常人螺旋杆菌作息
爱心健康作息表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健康体检者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靠脸吃饭等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
史上最强虐心考眼力
正常人视交叉前间隙的MRI形态特征
正常人大脑皮层言语分区结构性不对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