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循证医学研究

2015-06-06 10:49杨衍涛袁文君杨晓霞赵春香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分型循证原发性

杨衍涛 袁文君 杨晓霞 赵春香

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循证医学研究

杨衍涛 袁文君※杨晓霞 赵春香

原发性高血压为目前临床中的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目前很多,但是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却种类不一,证候混乱不清,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循证学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中医在高血压辨证分型证候和标准多样。临床医生、中医科研工作者梳理高血压辨证分型的标准和方法需要进一步严谨和专业。

原发性高血压 辨证分型 循证医学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指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发病人数占高血压总发病人数的绝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常会引起心、脑、肾、眼底和血管等靶器官损伤,容易并发或合并冠心病、心肌肥厚、心律失常、糖尿病、脑梗死以及老年性痴呆等[1,2]。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精神紧张及剧烈活动常诱发血压突然升高。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循证中医药的研究逐步深入。多篇系统评价的结果表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确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通过开展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系统评价再评价[3,4],评估其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及其结论的可靠程度,探索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症候特点和证治规律,整合优化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更好地研究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思路。

中医证候是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变性质以及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及内外环境反应的、以临床病理功能变化为主的综合表现,具有整体、综合、动态及多样性特点,以辨证论治的形式密切联系着临床实践和药物研究。辨证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础,证型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同,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中强调个体化差异的特色。当前,高血压辨证分型的种类不一,有将高血压分为4种类型的,也有分为8种类型的。在高血压证候分型中,中医证候类型出现频率最高的前4种分别为:肝阳上亢(45.7%)、肝火炽盛(42.6%)、肾精不足(36.9%)、肝气郁滞(31.1%)[5]。高血压的证候混乱不清,势必为中医临床医生的临床实践与继续教育带来不便。本文通过分析高血压辨证分型研究,为临床医生、中医科研工作者梳理高血压辨证分型的标准和方法提供一定依据。

1.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1 文献类型:基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评价。

1.1.2 研究对象: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性别、年龄、种族、发病时间和病例来源不限。

1.1.3 干预措施有关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综述。

1.1.4 排除标准:①重复发表文献;②会议摘要;③非中英语种文献;④数据无法提取文献。

1.2 检索策略 英文检索词为:hypertension,high blood pressure,syndromes,differentiation;中文检索词为:高血压、辨证。各个数据库的检索策略见表1。

表1 各数据库检索策略

1.3 资料提取及评价 两名评价员独立地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提取资料包括文献类型、题目、作者、发表年份、检索策略、纳入标准、质量评价方法、结论等,完成后进行交叉核对,如有分歧,通过双方讨论或第三者协助判断。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AMSTAR量表(11条目)[7],文献的证据质量采用GRADE方法进行评价[8,9]。

2.结果

2.1 检索结果 在纳入的5篇论述高血压辨证分型的研究中,高血压的辨证分型种类为4~8种。有1篇[10]研究描述了分型的参考标准,其参考标准为《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高血压辨证分型特点见表2。同时,有1篇研究[5]对1980~2010年间发表的有关高血压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这篇总结了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40个中医症状(见表4)和出现频率最高的10个与高血压相关的中医证候类型(见表5)。在2002年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将高血压辨证分型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痰湿壅盛型、阴阳两虚型,具体分型标准见3。

表2 高血压辨证分型特点

表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高血压辨证分型情况

表4 出现频率最高的40个中医症状[14]

表5 出现频率前10的与高血压相关的中医证侯类型[5]

2.2 基本特征 在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共有5篇研究[5,10~14]论述了高血压的辨证分型特点和标准。这5篇研究均为中文,均发表在非CSCD期刊上,其发表年份分别为1980年、1981年、1999年、2012年和2013年,其中1篇为横断面研究,1篇为系统综述,3篇为传统综述;有2篇研究有参考文献,有2篇研究有基金资助。

3.讨论

3.1 在中医药领域开展循证研究的积极意义 中医药传承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文明,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包含了对很多自然科学规律的精辟总结,在防治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亚健康状态以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优势[15,16]。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再评价是全面搜集针对同一疾病或同一健康问题的病因、诊断、治疗或预后等方面的相关系统评价进行再评价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能够鉴别系统评价存在的方法学偏倚及其结论证据质量的高低,为决策者提供更为集中的高质量证据。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引入循证医学的方法和理念,积极开展中医药循证研究将有利于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促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为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客观证据。

3.2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有待提高 经过系统检索及严格筛选后,获得的文献中关注高血压辨证分型特点及标准的研究仅有5篇。在高血压辨证治疗的研究中通常也会提及高血压的辨证分型,然而这些研究仅仅说明纳入人群的高血压分型情况,并未关注分型的特点和依据。同时,有1篇为横断面研究,3篇为传统综述,只能代表某一部分专家的观点或反映某一个特定时期或人群的高血压辨证情况;虽然有1篇研究为系统综述,通过检索高血压辨证论治研究,整理高血压的症状及证候特点,但仅检索了2个数据库,收集的研究不全面;因此这5篇研究的整体质量不高。

3.3 中医在高血压辨证分型证候和标准多样 高血压辨证分型证候和标准多样化,同时关注高血压辨证分型特点和标准的研究数量少、质量不高,因此中医专家及中医临床研究工作者需要针对高血压辨证分型特点和标准开展更多的高质量研究,以期规范我国高血压辨证分型,促进高血压的辨证论治,有效提高我们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控制率,进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局限性:①对于中文系统评价的检索,只是将常见系统评价相关的自由词进行组配,可能存在一定的漏检;②纳入的研究所包含的干预措施复杂,无法定量合并分析其效应值;③部分系统评价在I2值较大(大于50%)时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果,本研究未进行纠正。

1 易秋,艳张,林潮.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9):823-826.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

3 杨克虎,刘雅莉,袁金秋,等.发展和完善中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06(1):54-57.

4 刘雅莉,袁金秋,杨克虎,等.系统评价再评价的制作方法简介及相关资料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06(1):58-64.

5 徐强,张秋月,王保和,等.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的现代文献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2):125-126.

6 王宁.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33):570-571.

7 Shea B J,Grimshaw J M,Wells G A,et al.Development of AMSTAR: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the methodological quality of systematic reviews[J].BMC Med Res Methodol,2007,7:10.

8 GRADE Working Group.Grading quality of evidence and strength of recommendations[J].BMJ,2004,328(7454):1490.

9 曾宪涛,冷卫东,李胜,等.如何正确理解及使用GRADE系统[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9):985-990.

10 孟昭阳.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6):89-90.

11 赵国岑.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看法[J].河南中医,1981-04-20.

12 张亚玲.高血压病的辨证分型论治[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9-09-25.

13 罗绍彬.滋肾降压冲剂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3):38-39.

14 宛新铮,罗菊明,胡敏麟,等.高血压病中医证型转化的初步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0-04-01.

15 郭新峰,赖世隆.对中医药领域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几点看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8(1):1012.

16 王俊文,崔蒙,赵英凯,等.中医药领域循证医学发展建议[J].世界中医药,2010,05(5):305-307.

Evidence-based medical of hypertension dialectical type

(YANG Yantao,YUAN Wenjun,YANG Xiaoxia,ZHAO Chunxiang.The first hospital of Lanzhou city,Gansu 730050,China.)

Hypertension is a common disease in the current clinical.There are so many TCM treatmen research about hypertension,but there type and syndromes are confuse.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study hypertension dialectical evidence-based genotyping.We found tha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methodological quality needs to be improved,type syndromes and standards varied.In future,our clinicians and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ers combed hypertension syndrome and methods need to be rigor and professional.

Essential Hypertension;Syndromes;Evidence-Based Medicine

10.3969/j.issn.1672-4860.2015.05.013

2015-8-30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 730050

基本项目: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编号GZK-2013-65)

杨衍涛,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分型循证原发性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