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来宾市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5-06-06 10:49韦庆新何柳韦静怡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来宾市喹诺酮因果关系

韦庆新 何柳 韦静怡

2013~2014年来宾市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韦庆新1何柳1韦静怡2

目的 了解来宾市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以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来宾市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ADR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3334例抗菌药物ADR报告中,年龄≤10岁的儿童发生率最高,占619例,占20.31%;头孢菌素类居首位1177例,占35.30%;其次为喹诺酮类791例,占23.73%;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878例,占56.33%,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573例,占11.01%。结论要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的特性、注意事项及患者有无过敏史,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品不良反应 抗感染药 合理用药

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已有几十年历史,是临床上重要的治疗药物,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不注重药物的合理应用使得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逐渐增多,本研究通过对来宾市2013~2014年发生的抗菌药物致ADR进行分析,旨在研究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资料来自2013~2014年来宾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ADR报告,总计3334份。

1.2 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 根据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ADR监测中心颁布的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分为6级: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

1.3 方法 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涉及的器官/系统损害及临床表现类型、药品种类及分布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与ADR 3334例ADR报告中,男性1517例,占45.5%,女性1817例,占54.5%;患者年龄最小的患者1天,最大的患者105岁。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见表l。其中,口服给药326例,占9.78%,静脉给药2997例,占89.90%,外用11例,占0.32%。

表1 发生ADR患者的年龄分布(岁)

2.2 ADR因果关系评价 按“1.2”项中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对ADR因果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见表2。

2.3 ADR级别、对原患疾病的影响及转归 按ADR级别分,3334例ADR中一般ADR 3235例,约占97.00%;严重ADR 99例,约占3.00%。以不明显、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导致后遗症和死亡来评价ADR对原患疾病的影响,结果见表3。根据对ADR治疗的结果不同,可将全部ADR病例分为治愈、好转、有后遗症和死亡4类,结果见表4。

表2 ADR因果关系评价(例)

2.4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3334例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和消化系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系统,其次是全身性损害。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见表5。

表3 ADR对原患疾病的影响

表4 ADR的转归

表5 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

2.5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分布 根据2000年版《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的分类方法,将引起ADR的药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分布

续表6

3.讨论

3.1 关注儿童的用药安全 本研究发现,抗菌药物的ADR,可在任何年龄段患者中发生,在3334例抗菌药物ADR报告中,婴幼儿和儿童比例较高,年龄≤10岁患儿619例占18.57%,这就警示儿童用药一定要慎重,尤其用药剂量一定要科学合理。儿童患者是用药的特殊群体,一方面由于各种生理功能包括自身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较低,对外界侵袭的防御能力较差,比成人更易患病;另一方面由于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肾功能发育不完善,清除药物的能力差,对药物反应较敏感,比成人更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因此,儿童给药应选用毒性低、主要由肾排泄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避免使用对肝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四环素等,如有指征应用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肝肾功能监测等,根据体重、年龄等相关因素,个体化给药,以保证治疗安全有效。

3.2 给药途径与ADR发生有密切联系 本调查显示,有3013例患者静脉给药引发不良反应,约占90.37%。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临床静脉给药增多、制剂质量、药物配伍、溶液稳定性、滴注速度等有关[2]。静脉滴注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较易发生ADR,尤其易导致严重ADR。因此为了减少ADR的发生,应尽量选用口服吸收好的抗菌药物,不必采取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而对于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及时应转为口服给药,并且尽量避免局部用药。

3.3 抗菌药物对器官的不良反应 由表5可以看出,在3334例累及多个系统器官的抗菌药物ADR病例中,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全身性损害发生例数居前三位,分别占56.33%,17.19%,11.01%。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一定要详细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对人体损害较大的抗菌药物。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期监测患者相关检验检查。如肝、肾功能损害和过敏性休克等,救治不及时或不恰当可能对机体造成严重或永久性损伤,故应提高警惕[3]。

3.4 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由表6看出3334例抗菌药品ADR报告涉及12大类88个品种,其中头孢菌素导致的ADR例数最多,有1177例,占35.3%;其次为喹诺酮类,有791例,占23.73%。在抗菌药物中,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最多,有634例,占全部品种的19.02%,应引起我们密切关注其安全性。因左氧氟沙星因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需要皮试,口服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应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要求,规范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并避免一些情况下的使用,比如老年人一般患有慢性疾病,避免多种肾毒性药物联合用药对肾脏损害、部分抗菌药物与心血管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心律紊乱、降糖药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可能导致血糖波动等[4];对于18岁以下儿童,如无必须的治疗需要,禁止对其用该类药物。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ADR的发生与药物性质、患者的个体差异、临床使用等各方面综合相关,我们的临床药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特性、注意事项及患者有无过敏史,在操作过程中提醒临床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好配制浓度;并且临床药师通过分析、研究抗菌药物致ADR的规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方静,周学琴.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2(37):141-144.

2 刘晓琰,崔敏,邓维,等.抗感染药物171例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1):67.

3 张海霞,葛卫红,吴宝.657例抗感染药致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9):2296-2298.

4 肖永红.老年人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特点与临床应用[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3,16(3):144-147.

A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Laibin City in 2013~2014

(WEI Qingxi,HE Liu,WEI Jingyi.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aibin City,Guangxi 546100,China.)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i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induced by anti-infective drugs and the general law of the city of Liuzhou,in order to reduce or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R,further promote th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ethodsTthe antibiotic drug adverse reaction of 2011~2013 in Laibin city(ADR)monitoring center ADR reports collected we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Results3334 cases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ADR report,more than 10 children was the highest,accounted for 619 cases,accounting for 20.31%;cephalosporins ranked first in 1177 cases,accounting for 35.30%;followed by quinolones in 791 cases,accounting for 23.73%;ADR organs or systems involved and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the damage of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in 1878 cases,accounted for 56.33%,followed by 573 cases of digestive system damage,accounted for 11.01%.ConclusionsTo fully understand the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and the patients had no history of allergy,strictly abide by the rules in the process of operation,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antibiotics for medical worker.

Adverse drug reactions,Anti-infectious agent,Rational administration

10.3969/j.issn.1672-4860.2015.05.014

2015-7-20

1.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民医院 1.药剂科 2.统计室 546100

猜你喜欢
来宾市喹诺酮因果关系
来宾市中学篮球教学影响因素研究
因果关系句中的时间顺序与“时体”体系
新型铁碳微电解材料去除喹诺酮类抗生素研究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来宾市成为广西第五个完成第二轮修志评稿任务的地级市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论刑法中提前的因果关系与延后的因果关系
来宾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