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好新形势下党报群众工作

2015-06-06 10:45苏强华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商丘党报工作者

□苏强华

(商丘日报社,河南 商丘 476000)

用心做好新形势下党报群众工作

□苏强华

(商丘日报社,河南 商丘 476000)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联系群众的桥梁,能否妥善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理顺群众情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是摆在党报群众工作面前的重要课题。地市党报群众工作者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在“用心”上下足功夫。

带着任务去做,怀有责任心

做群众工作不是高兴不高兴,喜欢不喜欢的事情,而是一份历史责任,也是一项政治任务,因为,这是党报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这种责任不是挂在口头上,写在档案里,而是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作风里。为此,河南《商丘日报》开通党报热线,开设了《网事·热线》专版,每天接群众来电和处理群众来信。有时来电来访所反映的问题多达几十件(次),从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到公务人员的违法乱纪行为,从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民工工资、物价、上学、看病,到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水、电、路、气、费和个别市民的攀树折花、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等。报社遵照“为百姓着想,替政府分忧”的要求,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的目的出发,把做好这项工作当作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做好工作,我们设计出了一套专门处理问题的程序:主要有来电来访登记、来电来访调查采访、来电来访处理结果反馈等,认真处理群众的每一次来电和来访。凡适合发表的,报请社领导同意,经采访调查后适时刊登在《商丘日报》上;对不宜公开见报的群众来信或来电,就作为“内参”选题上报编委,经批准后派记者深入采访,及时积极向有关方面了解事情的进展,并跟踪事情的处理结果。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们共接到群众来电、来访数百次,反映的问题大多数得到有效的解决。《网事·热线》这个版面也办出了特色:一是反映问题快,答复及时;二是直面民生,为民解忧;三是让党报平民化,富有可读性。

充满感情去做,怀有博爱心

党报群众工作者必须充满感情怀有博爱心去做群众工作。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亲近群众,善于和来电来访群众交朋友,知道群众愿望和诉求。把来电来访群众当亲人看,是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体现。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去做工作,理解群众、体贴群众,群众才能真心配合工作。

社会上凡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群众除了直接向党政部门反映外,来报社反映问题的往往都是抱着一线希望求助的。来访群众,或是下岗职工,或是被征地农民、或是身患疾病的人等,但无论他们身有残疾也好,言辞表达不清也罢,或两脚沾有泥土,或因多日不洗澡满身的腥臭,我们都必须秉承以人为本,怀有一颗爱民之心,热情接待,给不幸者以同情,给弱者以安慰,以对工作、对百姓满腔的爱,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百姓的需求妥善解决。2014年商丘永城一位50多岁的农民来报社反映:他家的承包地被别人耕种了,他找村委解决,村干部以各种理由推托,他多次到县、乡反映,一直得不到解决。接访人员听了他的诉说,非常同情他的遭遇。经请示报社领导,亲自到该农民所在的乡、村实际采访,最终报社与乡、村达成共识,使这位农民的问题顺利得到解决。

提高能力去做,怀有自信心

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做不好群众工作已经成为一些党报群众工作者能力素质的硬伤和瓶颈。因此,党报群众工作者一定要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第一,提高深入群众的能力。党报群众工作者只有深入到群众当中,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情况,与人民群众的呼声“共振”,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同频”。第二,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根据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调查了解,进而想方设法加以解决。第三,提高引导群众的能力。让群众深刻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种决策,引导群众心服气顺地跟着党走。在一些重大、敏感事件和重要政策方面,党报群众工作者要善于用通俗的语言,用群众身边的事例,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群众获得主流、及时、准确的信息。

要具备以上能力,首先要强化政治素养。就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局出发,权衡利弊,既要顺应“以人为本”的民主政治趋势,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尊重百姓的知情权,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敏感性问题,又要把握好度,否则会使传播失重、导向失误,给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带来被动。其次,要强化业务素质。党报群众工作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这样在采访过程中,对待不同的采访对象,应对不同的层面,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如果因知识贫乏,没有一定的业务素养,就采访不到真实的东西,报道也会失之偏颇,抓不住矛盾的实质,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促进不了问题的解决。

摆正位置去做,怀有平常心

摆正位置首先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有“衙门作风”。高高在上,必然脱离群众;“衙门作风”,必然脱离实际。“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报群众工作者一定要具备“耳听八方”的能力,深入基层,拉长耳朵,多了解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群众的意见和看法,虚心倾听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建议,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只有这样,才能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自觉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定要双脚动起来,真正做一些让群众得实惠的实事、好事、贴心事,才能赢得群众信任,获得群众的支持。

摆正位置还表现在做党报群众工作时不能以上级领导自居,不能以清官或者法官的身份自居,也不能以党或政府的对立者而自居,常怀平常心。因为党报的群工部不同于政府的信访部门和职能部门,我们是舆论机构,不可能也没有权力去直接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因此党报群众工作者首先对每封来信、每个电话、每批来访进行登记,然后转请有关部门解决,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并且督促有关部门切实重视解决。切实做到沟通而不指导,调解而不“判决”,帮忙而不添乱。

实践证明,凡是愿意做党群工作的干部,都是工作中出成绩的;凡是善于做党群工作的领导,都是受群众欢迎的。党报群众工作者只有带着任务、充满感情、提高能力、摆正位置,常怀责任心、博爱心、自信心、平常心,周到细致、有力有效地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党报的应有作用,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栏编辑:尚志鹏)

猜你喜欢
商丘党报工作者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商丘师范学院美术作品选登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商丘之旅
让更多企业在商丘长得大、飞得高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