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5-06-06 10:45施汝坤
中国地市报人 2015年4期
关键词:新闻宣传舆论基层

□施汝坤

(巧家县政府新闻中心,云南 昭通 654600)

提高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

□施汝坤

(巧家县政府新闻中心,云南 昭通 654600)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基层新闻宣传工作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压力。笔者以所供职的云南昭通市巧家县为研究对象,探析提高基层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突破口和对策,以此增强基层舆论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深化认识,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全国上下步调一致,迅速掀起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热潮。由于基层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边缘化突出,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全方位拓展对外宣传,打造地方的知名名片,通过大宣传来促进大开放、大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加深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的认识,加深对地方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应“更加有所作为”的认识,加深对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的重大意义的认识,才能进一步增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为地方的新闻宣传事业发挥聪明才智,作出更大贡献。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战斗力

开创基层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基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宣传队伍是有力保障。

第一,要重视选拔人才。目前,多数县区的新闻宣传干部专业的少,多数是半路出家,所以,要想彻底提高新闻宣传干部的素质,就必须从人才的选拔着手,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懂宣传、懂传播、懂新闻、懂管理、懂策划的干部和专业人才充实和更新新闻宣传队伍。

第二,要重视业务培训。让基层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同志到发达地区的新闻媒体一线去实习、交流、培训、挂职锻炼,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力戒走过场和形式主义,力争使培训收到实效,真正达到提高基层新闻宣传干部素质的目的。

第三,要完善奖优机制。新闻宣传队伍的素质能不能日益提高,积极性很重要。如果奖惩不分,赏罚不明,新闻宣传干部就很难有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干好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心理状态,就难免会人浮于事。所以,要积极探索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新闻宣传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同时,将新闻宣传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新闻宣传奖励基金,努力做到干不干事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第四,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近年来,一些县区之所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业余新闻工作者,是因为干有盼头、学有榜样,许多同志通过新闻写作锻炼,自己的才能得到了提高,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多数地方选拔和任用干部,事业岗位人才有所受限,极大地挫伤了事业单位系统广大新闻爱好者的积极性。

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制定灵活的用人政策,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不拘一格选拔和任用一批优秀新闻宣传骨干,补充新鲜血液,壮大新闻写作队伍,以保持地方新闻宣传工作的连续性。

形成合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

宣传工作不单是宣传部门、新闻单位的事,也是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共同的事,只有充分发挥和调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构建大宣传工作格局,才能适应新形势下新闻宣传的要求。

第一,完善新闻宣传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新闻宣传工作联席会和信息通报会等制度,将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全县各单位和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好“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宣传员”工作,形成上下齐心、协同作战、各尽所能、各展所长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第二,突出重点。重点就是亮点,就是新闻线索。要抓住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开工、庆典契机,召开新闻发布会,大力宣传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和决策部署。

第三,要注重宣传策划。围绕地方名片,突出地方亮点和特色,及时和县外媒体加强经常性联系,提供采访条件,让更多县外媒体深入基层采访、写作、拍摄、创作,提升地方在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要加强宣传品的制作、发放。多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地方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的精品力作。

与时俱进,增强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

当前,国际国内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少偏远落后山区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各类矛盾错综复杂。掌握和正确运用新兴媒体,对增强社会舆论引导力,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事件处置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增强运用新兴媒体的能力。

第一,把握新兴媒体规律,提高舆论主导力。新兴媒体由于其身份的隐匿性,发表的言论往往尖锐、大胆甚至偏激,媒体舆论的引导、动员以及管理和控制等都存在很大难度。加之目前公民理性参政议政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存在被一些利益主体利用的风险,从而使形势出现变异或趋于恶化。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认识新兴媒体及其舆论形成的过程和存在的风险,把握新兴媒体环境下形势变化和发展规律,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外界迅速了解当地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规,增加透明度,提高舆论主导力。

第二,加强新兴媒体知识的教育培训。坚持“缺什么,学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开展媒体知识大讲堂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基层新闻宣传工作人员学会运用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开展工作,熟悉网络语言,能在网上进行舆论引导,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就网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网上评论文章,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

第三,重视和强化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政府网站是舆论引导最权威和最有利的工具,在新媒体舆论存在争议以及谣言四起、公众迷茫的时候,人民群众最希望得到权威、真实的信息,政府网站在第一时间发布地方政府官方的信息和观点,可起到引导公众舆论,消除误解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加大管理和投入力度,将其作为应对新兴媒体环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向外界提供地方政府回应的正常途径。

猜你喜欢
新闻宣传舆论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新闻宣传中新媒体的有效运用策略探索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关于新媒体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探讨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走基层
新闻宣传工作的“四个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