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八次历险

2015-06-10 01:41赖晨
老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特科淮河蚊子

赖晨

邓小平的一生是富于传奇性的,他至少8次濒临险境而又安然度过。

邓小平患过两次伤寒,都差一点死掉。第一次患伤寒是在法国留学时期,时间大约是在1923-1925年之间;第二次患伤寒是在1936年12月。即西安事变前后,那次病得很厉害。1991年,杨尚昆对邓榕回忆说:那是在甘肃庆阳一带,你爸爸得了伤寒,非常厉害。他已经是昏迷不醒了,什么固体食物都没法吃,只能灌流质食物。正好那时候我们和张学良搞统战,张学良派他的副官来慰问红军,送来两车慰问品,有吃的,其中有一些罐装的炼乳。聂荣臻决定,把这些炼乳全部给小平。全靠这些牛奶,救了你爸爸的命。

从事革命活动期间,邓小平也曾6次涉险,最终都化险为夷。

据邓小平回忆,他当时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危险有两次。一次是何家兴、贺治华(朱德前妻,又名郝稚华、贺芝华)叛变,为了3000美元的悬赏金,身为中央组织部部长罗亦农秘书的她们,出卖了自己的领导。邓小平去和罗亦农接头,办完事,刚从后门出去。出门后看见前门特科一个装扮成擦鞋子的人用手悄悄一指,他知道出事了,赶快跑。就差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前门巡捕就进去,罗亦农被捕。后来罗亦农壮烈牺牲了。

另一次,邓小平同周总理、邓颖超、张锡瑗(邓小平夫人)住在一幢房子里。那时地下党特科的工作同志,得知巡捕已发现了周恩来住在什么地方,会去搜查,便赶紧通知周恩来转移。但邓小平当时不在家,没有接到通知,不知道这件事情。里面巡捕正在搜查時,邓小平茫然不知仍去敲门。幸好地下党特科有个内线在里面,故意变腔答应了一声。邓小平一听声音不对,赶快就走,才没有出事。

邓小平能安然脱险,和他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息息相关的。在广西从事革命活动时,邓小平也遇过一次险。1930年夏,在广西右江,邓小平在摆脱一个连白匪的追赶中,不小心把腿摔伤了。紧要关头,正好我地下党一个外号叫“金钢锥”的交通员经过那里,他赶紧背起邓小平,渡过布柳河,钻进离河不远的一个旧瓦窑里。瓦窑里阴暗潮湿,蚊子特别多,两人被叮咬得吃不消。邓小平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两人到洞外捉了一些善于结网的花背蜘蛛,把它们放在洞口结网,又挥动衣服向外赶蚊子。过了一会,蜘蛛竟结起了好几张大网,网上粘住了不少蚊子。追赶邓小平的白匪搜索到瓦窑口,见洞内漆黑一片,连长便命令排长进去瞧瞧,排长推班长,班长又推士兵,那个士兵走到洞口发现有不少蜘蛛网,就对连长说:“蜘蛛网都没破,哪里有什么人进去啊?”连长听了觉得有道理,便带队伍到别处搜查去了。邓小平发明的“蚊帐”不仅挡住了蚊子,也迷惑了敌人,使自己脱离了险境。

在军事斗争中,邓小平也遇到过三次较大的危险。一次是在1935年11月打响的直罗镇战役中。直罗镇战役打响以后,邓小平和罗荣桓等人在一个山头上指挥战斗,突遭敌人一股部队来袭。敌人火力密集,情况十分危急,邓小平身上穿的大衣都被子弹穿了好几个洞,万幸的是人并没有受伤。险恶之时,原红七军的一个连冲了上来,打退了敌人。

第二次险情发生在1947年7月鲁西南战役之后。当时刘邓大军的总部驻在郓城丁官屯,军统特务竟偷偷地摸到了屯里,并在刘邓指挥部——一所三合小院附近的屋顶上放上了一块红色丁字布板(敌特设置的地对空联络信号)。敌人轰炸机发现目标后,立即飞到丁官屯投弹。当警卫人员拉着刘、邓等首长往外跑时,敌机炸弹已在北屋后面、作战室山墙边炸响,情形非常危险,所幸发现得早加上敌机投弹不是很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次险情发生在1947年8月渡淮河的时候。当时正值雨季,淮河河水上涨,刘、邓十几万大军行进到淮河边上,无桥、无船,河面又宽,敌军追兵的先头部队距我军仅15公里,怎么办?刘伯承去探河,水深在脖子以下,刚刚可以过人。这就是机会呀!刘、邓大军刚过河,水就涨了,就差那么一点点时间。以前,从来不知道淮河可以徒涉,就这么蹚出条道路来了,真是天助邓小平!天助解放军!

神奇的是,邓小平戎马数十年,竟从未受过伤,真乃一员福将。

责编/邑金

猜你喜欢
特科淮河蚊子
淮河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中央特科的三种营救方式
蚊子叮人
俄副总理辞任世界杯组委会主席
穆特科:俄罗斯体坛的操盘手
蚊子爱叮哪些人
熏蚊子
肚有蚊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