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分制改革和实践的路径探索

2015-06-13 14:41邱林润李蓉蓉
亚太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学分制学分方案

文/邱林润 李蓉蓉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高校学分制改革和实践的路径探索

文/邱林润 李蓉蓉

学分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分制改革,促使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效率,发挥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

学分制;信息化建设;教学改革

一、现状分析

目前学分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普通高等学校逐渐拉开大幕,虽然部分高校取得一些成果,但效果并不明显。学分制改革和实施仍然处在探索阶段,现阶段学分制实行存在的问题包括:

(1)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伴随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造成的不仅仅是教学管理的工作量,更多的是由学生多元化需求带来的深层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了教学资源相对紧缺,出现了部分学生因为课程数量太少无法选上课程的困难局面。(2)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单一。为适应学分制改革要求,各高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其培养模式呈现多种形式,但课程设计并不合理,没有完全体现学分制的核心价值,学生的选择性并不高,无法体现人才培养的特色。(3)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没有搭建学分管理系统平台,信息管理混乱,各个职能部分之间的协调管理缺失,课程和学分设置、查询、管理没有形成体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或者学生无法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分状况和课程信息,因此选课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二、学分制改革的意义

(1)学分制是高等教育体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的制度保障。学生自主选课,灵活的教学计划,丰富的课程资源以及弹性学制等体系,更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提高自我竞争力。(2)学分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建立个性化的能力和素质结构。(3)学分制是优化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通过学分制改革,学校要加强教学队伍建设,促进课程资源建设,以及推进办学条件改善,从而使得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以体现。

三、学分制改革路径

(1)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不断丰富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调动教师课程开设积极性,增加课程数量,满足学生课程修读的需要,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授课课程、任课教师,确定学业进程。(2)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分制改革中的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革,建设优质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校外MOOC平台、课程学习网站、微课等,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3)规范学生选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按照学校公布的开课计划和选课规定,参照本专业的拓扑结构图进行跨学期、跨专业、跨班级选课。学生选课时首先保证必修课的修课;有先修后续关系的课程,应先选先修课;选课数量应与学生的学习能力相符。(4)建全学分管理制度。学生通过所选课程的考核后,取得相应的学分,并记录到学分管理系统中。在学分管理制度中,要明确规定学分的最低要求,以及学习年限要求,当学生修满学分后,要经过教务部门审核方能毕业。(5)完善补考重修制度。学生所修读的课程均应参加考核,考核成绩合格可获得该课程学分。考核不合格的课程,学校可提供一次免费补考机会,补考形式及难度与正常课程考核一致。补考仍不合格的,必修课应按规定重修,选修课可按学校规定重修或另选修其他课程。

四、学分制实施方案

(1)规划专业拓扑结构。按照专业和行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规划专业拓扑结构,设计本专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课程之间的前导后续关系,同时制订大类培养、跨学科专业培养等人才培养方案,为每门课程设置对应的学分。(2)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学分制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把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拓扑结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呈现在学分制管理平台中,学生通过平台进行选课和查询自己的学分,教务部门和老师通过平台对学生的学分进行管理。(3)建全学分管理制度。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修课学习,同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他课程学习,都要遵循教学计划的约束条件。另外,通过互联网学习,以及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竞赛等学分计算办法都要制订明确的规则。(4)优化高校教学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着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的教学管理队伍;加强教室、实验室、校园网、图书馆等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在数量、规格和功能等方面满足教学需要并正常运转。

(5)学分收费。实施学分制的高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学费收费规定,积极探索并逐步健全与学分制管理相适应的收费制度。

五、学分制实施目标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制定和修订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应明确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和学习年限要求,规定课程修读办法。(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制订大类培养、跨学科专业培养等人才培养方案,与校内相关院系、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协同育人。(3)强化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发明创造或参加科技、竞赛活动获取创新实践学分替代选修课学分。(4)改变教与学方法与手段,实行导师制度,学校为学生配备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借助互联网采用网络教学,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经过考核后同样能计算学分,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由度。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1]朱雪波.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

[2]韩慧,赵国浩.高校学分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邱林润(1983-),男,硕士,广东科技学院,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讲师。 李蓉蓉(1985-),女,硕士,广东科技学院,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讲师。

G647.3

:A

:2095-9214(2015)03-0222-01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分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学分美食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