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麻花色纱线的纺制及性能研究

2015-06-15 18:19吴爱儿刘东升
现代纺织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成纱粗纱布面

吴爱儿,刘东升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浙江宁波 315206)

一种仿麻花色纱线的纺制及性能研究

吴爱儿,刘东升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浙江宁波 315206)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花色纱——仿麻花色纱的纺制方法,并对仿麻花色纱的质量指标和风格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成纱细度的增加,纱线条干有恶化的趋势,与数据不符且强度降低,布面的“仿麻”颗粒直径变小;在含色量0.6%~1.8%范围内,含色量越高,“仿麻”风格越明显。因此,在生产仿麻花色纱时,要选择合适的成纱细度、循环棉含量。

仿麻纱;颗粒;强力;含色量;风格

0 引 言

传统麻类混纺纱线外观贴近大自然,不仅环保而且给消费者带来自然的感觉。传统的麻类混纺纱线,一般采用大麻、亚麻、苎麻、黄麻等麻纤维进行纺纱[1],具有类咖啡色的点状外观,同时有一定的抗菌和吸湿排汗性能,但由于麻纤维是从麻类的韧皮中采用脱胶等化学方式取得,含有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等物质,导致纤维刚度大,混纺纱具有刺痒感,且成衣容易起皱,给服用性能和生理感官带来挑战。人们期望一种具有麻类面料风格、吸湿透气性好、成衣易打理的纱线材料。

本文纺制了一种仿麻类花色纱线,探讨了其外观风格特性[2-3]。纱线材料易打理,无刺痒感,价格相对便宜,同时具有棉纤维较好吸湿性能,此仿麻类花色纱线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常规麻类混纺纱线。

1 原料性能与特点

红咖啡色棉精落(下称循环棉),具有长度不匀率小的特点,长度10~16mm,细度0.2~0.25tex,棉结含量少,含杂率0.2%;白新疆棉,3.5级,品质长度30.0mm,主体长度29.0mm,纤维细度1.67dtex,马克隆值4.5,短绒率18.0%,含杂率0.8%,回潮率8.5%。

2 试验部分

2.1 方法与材料

本试验采用的纺纱制作方法以及循环棉种类不变,考察不同的循环棉含量以及成纱细度对最终仿麻花色纱线品质及风格的影响[4-5]。

试验采用百隆自主知识产权的粗纱赛络纺制方法,纺制了循环棉含量分别0.6%、1.2%、1.8%,最终成纱细度分别为14.8、19.7、29.5tex红咖啡色仿麻纱线。由于风格主要体现在最终成纱面料上,为更加直观反映结果,将仿麻风格纱线采用相同的圆机及织造工艺参数织成面料,以便对比。

2.2 试验过程

采取如图1所示的新型仿麻纱线制作工艺,将白棉纤维1和循环棉2分别以5%、10%、15%比例混棉,再分别经抓棉、混棉、开清、成卷、抓棉和并条工艺后,制成定量为5.5g/10m的粗纱4(粗纱4捻系数一般120以上),待用;将白棉纤维3通过抓棉、混棉、开清、成卷、梳棉、并条工序后制成定量19.5g/5m的末并条5;最后粗纱4和末并条5按照特殊的工艺,在粗纱工序生产花色粗纱6,最后在FA506细纱机生产细纱7,络筒得到仿麻纱线,并将该纱在大圆机上织成面料。

图1 仿麻工艺主要制作流程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试验结果

分别对14.8、19.7、29.5tex仿麻纱线进行性能测试,同时考察布面仿麻颗粒分布情况,包括麻点颗粒大小范围、分布密度等指标,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仿麻花色纱线指标

3.2 结果分析

表1成纱指标数据显示,纱线变细,纱线断裂强度呈下降趋势,条干也在恶化,同时布面仿麻颗粒也在变小,分布状态越加规则。在14.8tex时,纱线断裂强度平均14.2 cN/dtex,条干不匀率CV平均值达19.9%,纱线织成平纹布,仿麻颗粒大小为0~2.0mm,分布状态较规则,仿麻颗粒在布面表现稀疏,且随着含色量从0.6%增加到1.8%,仿麻颗粒在布面的分布均表现稀疏。在19.7tex时,纱线断裂强度平均15.3 cN/dtex,条干不匀率CV平均值达20.29%,纱线织成平纹布,仿麻颗粒大小为0~2.5mm,分布状态表现较14.8tex时较规则,随着含色量从0.6%增加到1.8%,仿麻颗粒在布面的分布表现为从稀疏到偏密,有层次感。在29.5tex时,纱线断裂强度平均16.1 cN/dtex,条干不匀率CV平均值达18.9%,织成平纹布,布面的仿麻颗粒大小为0~3.2mm,分布状态表现较14.8、19.7tex时更加无规则性,随着含色量从0.6%增加到1.8%,仿麻颗粒在布面的分布也表现为从稀疏到偏密,层次感强烈。

以上结果与成纱细度、循环棉含量有关。在粗纱量为定值时,纱线越粗,细纱牵伸倍数越小(如29.5tex时,牵伸倍数19左右),意外牵伸小,纱线条干越好,纱线强度越高;而较细时,由于纺纱时牵伸倍数大(如14.8tex时,牵伸倍数38左右),循环棉材料在花色粗纱6受到大的牵伸,变得均匀,因此仿麻颗粒总体表现较小,状态也规则,而从14.8~29.5tex,随着牵伸倍数减小,仿麻颗粒在布面表现的越来越大和不规则,但分布密度的规律性增加。

4 结 语

仿麻花色纱线是一种新型花色纱线,具有附加值高、制作成本低、花色可变等优点。纺制时,成纱的外观风格与成纱细度和含色量有极大的关系,更和采取的制作工艺有本质的关系。在生产时要选取合适的细度、含色量,太细无法体现仿麻的粗犷风格,含色量太高、太低也会和麻类表面色泽特性差异大。

在实际研发仿麻纱线时,为进一步提升仿麻纱线的风格优势,可采用再生棉材料或者采取竹节纱装置生产含竹节风格的仿麻纱线,所得的仿麻花色纱线风格会更加粗犷、立体,但也存在条干恶化、强度降低、起横等产品质量风险。因此在接到客户订单时,一般要事前和客户说明情况,从源头规避风险,从而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要求,提高产品附加值。

[1] 唐佩君,刘东升,韩共进,等.新型粗纱“赛络”纱线的研制及性能分析[J].现代纺织技术,2011,19(2):42-45.

[2] 唐卫国,乐 峰.小比例色纺纱的生产体会[J].现代纺织技术,2011,22(1):30-34.

[3] 刘东升,唐佩君.隆纹花色纱制作方法及性能探讨[J].现代纺织技术,2014,21(6):46-48.

[4] 刘东升,俞建勇,夏兆鹏.黄麻纤维的产业状况及其应用进展[J].纺织科技进展,2007(3):81-82.

[5] 吴爱儿.改善精梳混色纱布面实物质量的实践[J].棉纺织技术,2001,29(5):49-51.

(责任编辑:陈和榜)

Spinning and Properties Discussion of Linen-Lile Melange Yarn

WUAier,LIUDongsheng

(R&D Center of Bros Eastern Co., Ltd.,Ningbo 315206,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spinning method of a new kind of melange yarn - linen-like yarn, tests and studies quality index and style of linen-like yarn. The results show as fineness of resultant yarn rises, yarn evenness has the trend of deterioration. This does not comply with the data, and the intensity reduces. The diameter of linen-like particles diminishes. The linen-like style becomes more obvious when color content is higher with the range of 0.6%-1.8%. So, the appropriate fineness and content of circulation cotton should be crucially selected during producing linen-like yarn.

linen-like; particle; strength; color content; style

2014-07-14

吴爱儿(1964-),女,浙江余姚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新型色纺纱的研究及生产管理。

TS114.7

B

1009-265X(2015)01-0033-02

猜你喜欢
成纱粗纱布面
段彩竹节纱时序化分布规律设计及其数控成型原理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前牵伸区内纤维变速点分布对混纺纱成纱质量的影响
詹克兢布面油画
一种平纱段彩纱的简易生产方法
浅析梳棉工序控制成纱粗节的措施
新型器材专件提高成纱质量的应用体会
避免赛络纺单根粗纱纺纱的几项措施
棉纺纯棉纱线强力的预测与实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