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抚慰孩子的忧伤

2015-06-17 15:21刘彩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接纳安全感

刘彩华

〔关键词〕 忧伤;接纳;安全感

康康是我姐姐的儿子,快6岁了,性格较内向,他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康康有一个7个月大的弟弟,因为弟弟身体较弱,康康的妈妈每天都围着弟弟转。放假了,大半年不见的我们又聚在一起。这次相聚我发现康康的许多变化:和以前相比,他更孤僻了;他的妈妈逗弟弟玩时,他经常躲在角落里看着;晚上他很困了,也不愿叫妈妈帮铺床……他的水汪汪的双眼经常充满忧伤。

这天晚上,睡觉时间到了,我安排他睡下,然后在床边蹲下来,把脑袋靠在床沿上,轻轻地问了他一个问题:“康康为什么不叫妈妈帮铺床呢?”

小家伙扭头对我一笑,故意“啊”了一下,并没有回答。我又小声地把问题问了一遍,康康这次把头钻进了被子里。我知道,他幼小的心受伤了,于是,我隔着被子摸着他的脑袋,说:“以前阿姨见到康康,康康都是很高兴的,但是这几天,康康好像过得很不开心。阿姨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康康能跟阿姨说一说吗?”过了好一会儿,康康才探出脑袋,我立刻向他保证“这是我们俩之间的秘密”,并且主动要求锁门,拉钩。

一系列措施之后,康康终于开口了:“妈妈只喜欢弟弟,不喜欢我。”虽然早就猜到孩子的心思,但我的心依然颤了一下。

“为什么妈妈只喜欢弟弟呢?”

“妈妈只照顾弟弟,不理我了。”没有哭声,但是他的眼泪已经滑落至小枕头。

“妈妈都怎么照顾弟弟呢?”

“要喂弟弟吃饭,帮弟弟洗澡、穿衣服,给他换尿布,哄他睡觉……”

“妈妈要做这么多事呀!她为什么要帮弟弟做这些事情呢?”

“因为弟弟不会做呀。”

“那康康会自己吃饭、洗澡、穿衣服吗?”

“我当然会啦!”康康的语气透露出自豪。

“我听妈妈说,康康很小的时候就会自己吃饭了,而且吃得很干净,是这样吗?”

“是呀!”

“弟弟会做这些事情吗?他会自己吃饭、洗澡、穿衣服、上厕所吗?”

“他不会呀。他连勺子都不会拿,妈妈喂他吃饭,他也弄得到处都是。”

“对呀,前天阿姨给他一个勺子,他还敲坏了一个碗呢。”

“今天他洗澡的时候在洗澡盆里面拉大便,好臭呀!”

我们一起开心地“取笑”了弟弟一番。见康康情绪变好了,我又问:“要是没有人照顾弟弟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弟弟不会吃饭,他会饿肚子,会一直哭,会把大小便拉到裤子上,他也不会好好睡觉……”

“对呀,弟弟太小了,如果没有人照顾就会像你说的那样,因为他什么都不会做。但是你就不一样了。妈妈经常在我面前夸你,说你很能干,能自己照顾自己,吃完饭会把碗筷放进洗碗池,会帮妈妈照顾弟弟,以前妈妈在外面工作,你还把家里的水果放进冰箱,说等妈妈回来吃,是这样吗?”

“是呀。”

“怪不得呢,妈妈总是跟阿姨说你很懂事,还说幸亏有你帮忙,要不然她就忙不过来了。妈妈对你很放心呢,她怎么会不喜欢你呢?”

听到我这么说,康康真的高兴起来了,带着一脸的自豪甜甜地入睡了。

我并没有遵守关于保密的承诺,而是将我们的谈话内容告诉了康康的妈妈。她觉得很惭愧,认为几个月来的确忽视了康康的感受。“但是我确实分身无术,不能照顾得很细,怎么办呢?”

我先给她分析了康康目前的心理状态。每个孩子都渴望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因为弟弟的出现,妈妈全身心照顾弟弟,忽略了对康康的关心和照顾,尤其忽视了他的心理感受。这使得康康感觉到孤独、被忽视、被冷落、被遗忘,甚至被遗弃,严重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妈妈的表现中康康认为自己已经不是家里重要的成员了,进而出现卑微感及退缩的行为,因此他的眼中总是充满忧伤。为了解决问题,我给康康妈妈支了下面几招:

第一,无论再忙,每天要抽出时间认认真真地陪陪康康。可以一起聊聊生活中好玩的事情;可以让康康参与弟弟的游戏;在康康需要帮助时尽可能及时提供帮助,如果不能及时提供帮助,需要做出真诚而合理的解释。通过这些让康康感觉到“虽然妈妈很忙,但是她很在乎我”。

第二,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尽可能地对康康表达赞美和感激。例如,在康康自己完成洗澡、穿衣时,可以当着他的面对弟弟说:“哇,哥哥真能干!没有妈妈帮忙也做得这么好。弟弟长大了要像哥哥一样,不用妈妈操心哦。”在康康帮助做家务或照顾弟弟时,要及时表达感激:“幸好有康康帮忙,否则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弄才好呢;要不是有你帮忙,弟弟就要饿肚子了,我们要谢谢哥哥……”妈妈和在外工作的爸爸通电话时,要详细介绍康康做的好事,让康康从父母的通话中知道妈妈对自己的认可。

第三,爸爸虽然不常在家,但是要经常打电话和康康聊天。电话中爸爸应以肯定和激励为主,肯定康康好的表现,并且还要向康康透露这样的信息:“幸好有你帮着妈妈,要不然爸爸真的放心不下家里,都不能好好工作呢。”父母对康康所有的肯定和感激都能让康康觉得,自己是能干、被认可、被接受的,而且对家庭来说很重要。这样,他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就回来了。

对一个孩子而言,他内心的敏感程度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大人们只有通过合适的言语、行为让孩子感觉到被爱、被需要,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才能让孩子的心不再充满忧伤。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鹿寨县鹿寨中学,柳州,545600)

编辑/李益倩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接纳安全感
教育从接纳开始
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问题与策略
运用叙事疗法使问题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浅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出“安全感”
让产权“安全感”来得更实在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和学生一起成长
让阳光照进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