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

2015-06-17 16:33马忠信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呼啦圈小班化课间

马忠信

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教育撤掉了讲桌,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成为学习中的首席;利用师生比率较大、接触频率高的特征,采用目标控制下自学展示与提示辅导、作业全面批的教学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教师灵活辅导,使课堂丰满高效;利用教室空间相对大的特点,把教学辅助设备中的图书、与该年级相关的实验仪器(无安全隐患类)、音体美器材移置于教室,使学生阅读、实验、操作更加方便,更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及品行的培养;把部分生活设施如饮水器、洗手盆、垃圾箱等置入教室,在方便学生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受益一生的卫生习惯。下面通过几个小花絮略谈我对小班化教育实践的几点认识。

一、吃东西、小声斗嘴的课堂

传统的小学课堂是学生正襟危坐,手背后,脚都齐,桌面上摆放着整齐的学习用品。今年四月份,我在柏家沟小学三年级听课时看到的一幕令人诧异。上课铃快要响了,教室门前还有几个女生在摇呼啦圈,教室里两个小男生的一盘象棋还没下完,两个人争论着磨磨蹭蹭走向课桌,教师已经走进课堂,呼唤着门外几个女孩的名字,就像妈妈在呼唤自己撒娇又不肯吃饭的女儿。上课后,教师请学生自拟并口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一个学生外,其余学生都举了手,并且有两个女生已经条分缕析地说了起来。其他学生都在倾听同学口述学习目标,老师用目光扫视所有学生,到刚才下棋的两个小男生跟前时稍停了一下,我随即看去,这小哥俩还在为刚才的胜负小声争论着。老师及时点名叫其中一男生口述本课的学习目标,另一男生急不可待地越俎代庖,清晰地表述出了本节课的目标。老师和蔼地微笑了一下,点点头。小班化教育彻底改变了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学生的困惑,使学习成为一种体验,把对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生成后的“探讨和帮助解决”,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入学习状态的过程不是指令性的,而是因人而异的过程。

二、摇呼啦圈的高手

去年十月份,我们对全学区山区小学教师进行“小班化教学达标考核”。在大兴小学听课期间,我发现五年级六个学生中有一个女生反应有点迟缓。问老师得知,该生也是小时候感冒时用药出现反应,导致智力发育迟缓。五年级了,智力只有四五岁的标准,乘法口诀背了忘,忘了背,至今还没有背全,数着指头才能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课间活动时,该生拿起了教室内的哗啦圈,走出教室,在院子里摇起来。先是摇一个,又加了一个,动作十分协调。校长说:“这是我校的呼啦圈高手。”在和校长的交谈中得知,自从小班化教育实施以来,教师观念转变了,实行精致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出规划,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目标,使每一个应该享受义务教育的学生都能入学,受到应有的教育,在小班教育的理念环境中健康成长。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遇山区智障学生而爱之、教之,更是一种人心善举,仁德人道。天使般的心灵、人心的旗帜、人世的脊梁、人群的魂魄是山乡教师永远的追求,而不仅仅是合格率和奖金奖牌。

三、多彩阳光课间活动

创设阳光课间,弘扬个性品质,放飞童心、童趣、童真、童稚。孩子的天性是玩,玩中有他们想象的世界,这是他们与现实世界建立秩序的有效方法,也是他们形成发散性思维的极好机会。小班化教育创设了弘扬个性的多彩课间。在戚家川小学听课时看到,学生下课后,教室里有吹口琴、竹笛、竖笛的,有弹电子琴的,打手鼓的,下棋玩积木的,校园内有打羽毛球、乒乓球的,有摇呼啦圈的、跳舞的。各种音乐合奏成一首和谐的生命交响曲,若林间天籁,像海浪敲石;一张张温润的小脸上散发着生命的清香,跳、跑、舞是生命健康成长的标志。学生的成长不只是知识的滋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生活形成一种健康成长的习惯和心态,发展兴趣,张扬个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小班化教育的总要求。

四、坐在沙发里读书的小男孩

改善教室功能,使教室功能多元化是小班化教育对教室环境的创新。两三间房的教室内,坐十五个左右的孩子,空荡的教室,给人凄凉萧条的感觉,如果老师站在讲台上干巴巴地说教,学生的心思能在课堂上吗?我们借鉴了国内外贵族小班教室功能的做法,把教室建成集学习、生活、娱乐为一体的温馨家园。让图书、常规仪器、音体美器材直接进教室,并根据类别建立活动区角,添置小沙发、小皮墩、小茶几等。2012年5月在柏家沟小学检查时,我偶然发现教室里两个小男生坐在绿色的沙发里,手里捧着书在认真地阅读,没有注意到我的出现,我迅速用相机记下了这一温馨的画面,多次被引用到一些资料中。教室功能的拓展,拓展了育人平台,激活了农村教育资源活力,有效地运用时间、空间资源,使学校教育更具开放、人文关怀的本质。爱校如家,学校、教室本身就应该是个家。

五、趴在地上玩积木的小女孩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小班化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小班化教育旨在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的时间更宽松一些。2014年4月在大兴听课时,在课间,我到二、五年级复式班的教室里去,准备问学生,他们觉得复式课怎么上才喜欢,看见二年级几个女生趴在垫子上玩有转动装置的积木,每个女孩子都有分工,各执其事,聚精会神,也没有因为我与五年级学生的谈话而分神。我想,孩子们的童年就该是这样的,课堂高效而使课业负担轻,时空宽松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游戏时间,让孩子们活动丰富,生活多彩,童年幸福。

参考文献:

杨云.农村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方法例谈[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4.

?誗编辑 张珍珍

猜你喜欢
呼啦圈小班化课间
彩虹
山的呼啦圈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系外行星那些事——“呼啦圈”法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