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本,敞开识字课堂

2015-06-17 16:54陈惠珍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汉字

陈惠珍

案例一:

师:小朋友,这个“雁”字笔画比较多。谁能勇敢地挑战困难,想办法记住它?

(在老师的鼓励下一个学生用部件法不太流利地说了几句)

师:你真勇敢。秋天到了,大雁们要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这个“厂”是大雁排成“人”字时的领头雁,把“人”写正就变成了“厂”,两个单立人是许多大雁们排成“人”字。主要是在头雁的带领下,它们长途跋涉,团结一致地飞翔,所以里面的“主”字要多一横。你们能记住“雁”字了吗?

生:(齐说)记住了。

(通过教师的引导再看案例二)

在《浅水洼的小鱼》中教学“蒸”字时,其中一位小朋友是这样来记住这个字的:有一个丞相,头上戴草帽,站在烈日下,汗水一滴一滴流下来。这位小朋友利用已经学过的生字,进行组合,取得了较好的识记效果。

瞧,学生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汉字承载着五千多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无价的瑰宝。

在几年来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因素。以学生为本,敞开识字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识字游戏的快乐。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识字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合作、和谐、探究的课堂教学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寓教于乐。下面将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与大家谈谈。

一、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游戏式教学,如,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小猪过河、钻地鼠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教学人教第一册识字1时,我让学生自制牌形生字卡片,在课堂中同桌互玩打牌游戏,边出牌边读出字音,再组词读,谁先把手中的汉字牌打完,谁获胜。在此游戏中为了取胜,学生会积极认字。学生按教师要求学习完生字后,每组抽一名认字最好的学生到其他小组“抓小猪”,——即逐个检查字音、组词情况,如果有不会的即是“小猪掉河里”。要求小组长立即帮助学习生字。这样一来人人都不想当掉河里的小猪,识字效率明显提高,即使有困难的学生在小组长的帮助下也会很快认识。检查一课、一单元甚至一册书的生字都可以用此法。平日玩这些游戏时,学生兴趣就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真是一举两得。

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游戏是孩子兴趣最好的老师,但是不是所有的识字都是要用游戏呢?我想这也是不可取的,孩子还是要拥有一套自己识字的本领。下面就将我近几年来常用的识字方法与大家共勉。

1.画一画

大家都知道汉字的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现在的汉字已经成为华人的一门艺术学,甲骨文也就是在兽骨上刻画下来,经研究很多生字也的确如此,如“水”“山”■■,孩子从拿起笔的那刻起就喜欢涂鸦,有的孩子更是着迷,可见“画”是可以让孩子喜欢识字的,那么我在孩子识字之前就将这些古人研究出来的精华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对识字产生兴趣,对中国汉字感兴趣。

2.加一加

根据大多数的合体字是由学生已经读过的熟字组合而成的这一构字特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组合生字,先看清字的结构再分析是由哪些学过的独体字组合的。如,上面一个“草字头”加下面一个早上的“早”,合起来就是“草”;口十昌是唱歌的“唱”;我加鸟是天鹅的“鹅”;女加马是妈妈的“妈”等。

3.减一减

有些字是由已经学过的合体字去掉其中的某些部分而成的,这时就可以利用熟字“减一减”的方法了。如“筷”去掉竹子就是快慢的“快”,“生”字减去一横就变成牛羊的“牛”字,“睛”去掉眼睛就变成青草的“青”字,“洗”没有“水”就成了先生的“先”字等。这样经过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学生就很容易记住新学的生字,又复习了旧知识。

4.比一比

汉字中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相当多,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混淆,读错或写错。比较法就是在教学时将汉字中的那些读音相同、字形相近,或读音相同、字形字义不同的生字进行比较归纳,让学生轻松识字的一种方法。

(1)形近字比较:日—白、乌—鸟、已—己、今—令等很容易写错;悔—诲、蹬—澄、盯—钉,很容易读错。

(2)同音字比较:密—蜜、坐—座、园—圆、净—静容易用错。

这样加以比较归纳,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

5.编字谜、顺口溜或儿歌

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牛走独木桥——生”“六十天——朋”“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即“思”。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编顺口溜或儿歌内容简单。如,把“问”字,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教学“己、已、巳”这样编“己(jǐ)开着口,已(yǐ)半开口,巳(sì)闭着口”。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6.联想形象记字

在生字中,有的字是象形字,如,“采、从、森、口、耳、目”等字,这类字很容易让学生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象形。象形字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是一幅图画,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学习“鼠”字,“鼠”它像只小老鼠,上面的“臼”是老鼠的脸,下面的是小老鼠的牙齿,还露出一条小尾巴呢。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7.做动作猜字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以此类推“蹲、跳、蹦、跃”等都是这样记忆。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三、解除束缚,敞开性地识字

1.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例如,在学习《识字6》的时候,学习“停”,要想利用书上的内容把“停”教得很生动有趣是很困难的,所以我就追问:“想想生活中,我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个字?”学生马上就想到了停车场和马路上停车的标记。再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就更多了……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

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此时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下课时,互相考一考,真是“乐在其中”!

2.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课外阅读是儿童人格形成的半壁江山。”因此,无论是从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从人文性来讲,都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增加识字量。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地“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识字的质量。

参考文献:

李小敏.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点滴体会[J].学周刊,2011(05).

?誗编辑 董慧红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汉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