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与

2015-06-17 04:44邓开虎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单位名称纪念品笔算

邓开虎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学习的热情始终贯穿教学整个过程。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愿意参与

课堂的开始成功与否决定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每个成功的课程导入都可以不断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六·一节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鸟岛玩,高兴吗?”(生答:高兴)“需要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生答:船)“我们二年级有四个班,如果两个班合乘一条船,可以怎么安排呢?你们愿意帮老师想想办法吗?”孩子都想帮老师这个忙,学习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过来,由此就会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大价值。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时,我就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师:求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再班级交流)

生1:根据上节课学的知识,我知道这题实际上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所以我认为应该用除法计算。

师:你的分析很有道理,大家同意吗?

生2:我也同意用除法计算,但我的想法和他有些不一样。我是这样想的:一个7就是7的1倍,5个7就是7的5倍,所以要求35是7的几倍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7。

师:你的分析也很精彩。同学们还有要补充的吗?(学生摇头)

师:老师也赞成你们的观点——用除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指生1)能再说说为什么你认为单位名称是“倍”呢?

生1:因为问题要求几倍,所以我想单位名称是“倍”。

师:其他同学呢?

生3:我认为单位名称是“人”,因为“35”和“7”后面都是人,所以单位名称应该是“人”。

师:还有呢?

……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参与中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2.树立主人意识,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尝试

数学是一门非常缜密的学科,各知识点间联系非常紧密。学生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判断、吸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享受探索成功获得的喜悦。如三位数的加减法笔算就是两位数加减法笔算的引申和扩展,教学时我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模仿百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尝试解决新问题。这样设计教学,就能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实践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实际的数学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水平和基础出发,创造充分的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热情,积累掌握丰富的经验。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形象阶段,教师对此应设计可实践,易认知,多趣味的情景,刺激他们的参与欲望。如,在教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时,我尽量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估测活动。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我除了按教材中安排的内容让学生实践体验外,还组织学生进行估算黄豆粒数的游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领走1千克黄豆,估计一下,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看哪个小组用的方法好?学生们热烈讨论交流,主动尝试探索,想出不少的办法……这样,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精心设计练习,促使学生主动运用知识

合理的练习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通过练习,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复习,进一步得到巩固提高。为了鼓励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有创新、有目的、有重点地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我能行”的喜悦,从而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好习惯。针对低年级学生都喜欢表现、喜欢帮助老师的年龄特点,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后,我设计了一个买纪念品的知识应用活动:鸟岛上有各式各样的纪念品,价格有19元、31元、26元、35元不等。同学要买纪念品可以,但每次每人只能买两件。看哪些人能把自己想买的两件纪念品买走,可以排队买几次。又如,在教学多位数加减法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巩固练习: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大数的加减法,你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老师今天带了500元够买哪种自行车和哪种电风扇?(电风扇有140元、280元、120元三种,自行车有290元、200元、320元三种)像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探索培养创造性思维。

愉悦、轻松的学习气氛,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习的欲望,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注意创新,重视引导,满足教学发展的需求。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单位名称纪念品笔算
单位名称和符号常见错误用法
旅行纪念品的错觉
单位名称和符号常见错误用法
由“知识本位”到“能力习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实践与思考
单位名称和符号常见错误用法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本刊论文作者单位名称的要求
从“法”到“理”悟本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实践与思考
口算 笔算 估算
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