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趣味手工粘贴画教学方法简析

2015-06-17 05:42郭俊民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

郭俊民

摘 要:趣味粘贴画教学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开展趣味手工粘贴画教学要合理制订教学目标、加强技巧指导、合理运用教学形式。

关键词:美术教学;趣味粘贴画;方法简析

趣味粘贴画教学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趣味粘贴画教学要求广大美术教师积极进行改革,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探索美术教学的新方法。以下笔者分别从趣味粘贴画教学目标的制订、技巧指导、教学形式等三个方面进行简析。

一、合理制订教学目标

趣味粘贴画教学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学生力所能及。不能因为难度太大,影响学生创作的热情;也不能因为难度过小,影响学生创作的兴趣。所以,在趣味粘贴画教学过程中,教师制订的粘贴目标,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选择是由教师作范图还是学生自己创作,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技巧指导

趣味粘贴画,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趣味性的思维,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创作出的趣味性作品。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工具和材料选择的广泛性,生活中的种子、树叶、碎布、砂石都可以作为选择的素材,关键是创作的作品应具有趣味性,所以,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加强技巧指导。比如,进行种子粘贴画教学时,一定要引导学生考虑种子的大小、形状、色彩等因素,选择不同的种子创作精彩的作品。如果选择的是花布、毛线、包装绳等非自然材料,更要考虑花纹、长短和质感等因素,加上巧妙的构思,学生一定会轻松地创作出趣味性的粘贴画。

三、合理运用教学形式

教师把一节课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合适的教学方式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选择了不同的教学形式。比如,直观教学法,我事先把示范要领通过摄像机拍摄,充分利用镜头的放大作用,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放大,让全体学生首先观察操作的细节,接着模仿实践,加强感性学生的认识。

当然,在进行树叶粘贴画教学时,也可以采用逐步深入的教学方式。首先,让学生看树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形状的树叶,联想到动物的哪些部位,能够拼出什么动物,教师适时引导;其次,是粘贴,在粘贴时根据构思设计好主题,用铅笔先画出草稿,选择与主题相应的树叶,合理设计画面,用胶水粘好压平、晾干,最后,整理出作品。

学生创作作品时可以选择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即根据学生发展水平、教育内容、材料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活动。在小组活动中,教师的责任是仔细观察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学习困难时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小组活动的粘贴目标由教师提出,教师在制订目标时要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照顾到大部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空间。教师提出目标后,将进行分组。在教师限定人数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小组,此时,教师不要作过多干涉,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操作、讨论、合作的热情,使学生在愉悦中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激励性的评价也是提高粘贴画教学趣味性的一种手段。在粘贴画教学初期,学生的作品肯定不会充满太多趣味性,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应以鼓励为主,不能太挑剔,要看到他们的长处,即使他们的制作还不完美,但只要材料运用恰当,构思新颖、有创造性,就应给予表扬、肯定。指出缺点和不足时也要注意运用合适的方式。

总之,趣味粘贴画教学是一项灵活、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学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自己对趣味粘贴画的理解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积极学习新技巧,发散思维,促使趣味粘贴画的教学更加具有艺术性、科学性、教育性,让学生真正喜欢趣味粘贴画,促使其创作出更多精彩的趣味粘贴画作品,更重要的是让趣味粘贴画成为学生展现自我的华丽舞台。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
浅议新课标下美术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体验时间沉淀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