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2015-06-17 05:45郝立平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培养兴趣自学能力

郝立平

摘 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会学习是教育改革的必然。如何使学生养成自学习惯,也是当下每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采取恰当方法,正确引导,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好习惯,对学生终身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恰当方法;培养兴趣;自学能力

什么是自学?自学就是独立、自主学习,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只要有了自学能力,学生才能会学习,知道学什么以及怎样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可估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浓厚兴趣,便会持之以恒,一如既往地认真去做。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将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比如,在教学长春版五年级下册《鸟的天堂》一课时,直接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说说从这个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是怎样想的,“鸟的天堂”在哪。紧接着用PPT展示鸟的天堂相关图片,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了文本。

二、借助工具书,解决简单问题

对现在学生来说,工具书主要有教材全解、字典和词典。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见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要让学生及时利用手中的工具书自己解决,培养学生养成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的好习惯。如今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对一些常见字、词往往不明其意,有的甚至只知其表面意思,不明白更深一层的含义。其实,培养学生勤查字典、词典是使学生掌握汉字音、形、义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做好“四到”

多读书,读好书才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现在学生来说,应主要教会学生读书方法。比如,什么样的文章应该做到精读,什么样的文章可以略读。精读,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就是要用心去读,也是“四到”之核心。如果心不在焉,即使其他“三到”都做了,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手到,就是要做好批划,读到非常精彩的描写、语句都要用笔画出来,读到有感触的地方,要及时抒发情感,用笔写下来。另外,如果想要达到认真阅读,一定要做到读通、读懂、读熟、读活。

四、善于发现,敢于质疑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要质疑的问题,说明学生没有学进去,没有学到知识,能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疑问,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东西。教师要激发学生提问的勇气,为他们创设探讨交流的自由空间。比如,在教学长春版六年级上册《“真美”与“真糟”》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教学二年级下册《蜻蜓和蚂蚁》一课时,有的学生提问:“蜻蜓和蚂蚁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疑问,或能帮助理清文章脉络,或点明文章中心,或点明写作特点等等。

总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掌握一定的自学方法,便会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动脑思考,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建火.引导主动学习 提高自学能力[J].教育评论,2002(01).

[2]汪培甲.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33).

[3]王玲.让学生的学习扬起主动的风帆: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

[4]刘春兰.也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家教世界, 2013(24).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培养兴趣自学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