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创设

2015-06-17 06:12蒙建婷
新课程·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信息技术

蒙建婷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在于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这一角度来说,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积极创设生活化课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生活化

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性学科,如果没有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将会失去信息技术教学的真正价值。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将信息技术知识与生活背景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运用。那么,如何创设生活化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呢?

一、引用生活案例,体现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个体特征和日常生活习惯,选择能够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生活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教学内容生活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计算机病毒防御内容时,针对这一抽象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引入生活中的感冒病毒及防治方法,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电脑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推动了学生的学习。

二、设计教学活动,体现过程生活化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生活化,可以体现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为学生布置一定的目标任务,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接触生活实际问题,学习效果进一步得到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设计教学活动,应该调动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用学习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份虚拟的班级考试成绩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要求对成绩进行排名,统计及格人数等等,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和巡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学习技能。

三、关注学生个性,体现评价生活化

传统的信息技术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提高。在新课标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建立生活化的评价内容及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例如,教师可以对认真听课和记笔记的学生颁发听课模范奖,可以为举手发言的学生颁发课堂勇士奖,为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颁发作业标兵奖。例如,为了进一步考评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布置“我们的小家”作业,让学生利用艺术字、图表、箭头等等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包括他们的性格和特长等等,在完成之后挑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马颖峰.网络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信息技术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