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2015-06-19 18:51文丨向红琼
当代贵州 2015年47期
关键词:黔南黔南州旅游业

文丨向红琼

黔南州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文丨向红琼

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作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决策部署,依托资源禀赋全力促进旅游业与中医药产业、健康养生产业联动发展,全州旅游业呈现出产品丰富、业态创新、质量提升、环境改善的发展态势。

旅游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产业、后发赶超的先导产业、同步小康的富民产业。黔南的山神奇,水秀美,草灵验,文化多彩,生物多样,处处呈现美景——抬头能看宇宙奇,俯首可观大地绿,倾耳即闻天籁音,具有开发打造健康养生旅游的独特资源,是健康养生旅游的好地方。

发展健康养生旅游黔南得天独厚

仁者乐山,黔南的山诱人。都匀斗篷山、瓮安朱家山、三都尧人山、龙里龙架山、贵定阳宝山……山山是景。有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绿宝石”的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有20多个天坑组成的平塘打黛河天坑群,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坐落其间,堪称世界唯一。

智者乐水,黔南的水亲人。都匀剑江河、瓮安江界河、罗甸红水河、平塘平舟河、三都都柳江、荔波樟江、惠水涟江等无声地装点,润育着黔南大地。黔南山地水系发达,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的1.8倍,水质清澈、可亲可掬,令人流连忘返。

黔南的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凉爽舒适,紫外线辐射弱,负氧离子浓度高,是天然的大空调、大氧吧、大公园。

黔南的风情迷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融传统村落、民族建筑、民族节庆等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三叠纪地质科考文化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为一体,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大观园。荔波樟江获批国家5A级景区、龙里入选“中国最美健康养生旅游名县”、罗甸荣膺“中国长寿之乡”。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黔南州有地道中药材50余种,铁皮石斛、迷迭香品质上乘,是艾纳香的原产地,建有40多万亩中药材基地,成就了“西南最大中药材基地”和众多药品生产企业。黔南光热水土气的良好组合,孕育了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了以都匀毛尖为代表的280多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在绿色黔南,可以到森林中洗肺,可以到绿色中洗眼,可以到潮润中洗肤,是摆脱城市喧嚣、确保“舌尖上安全”和健康养生旅游的首选地。

发展健康养生旅游黔南潜力无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在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成为人类充分享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至臻追求。养生养老、运动康体、疗养康复、文化休闲等大健康旅游深得市场热捧,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全球共识。正是由于健康产业广阔的市场,无穷的潜力,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等一批西方学者认为,第五波产业即健康产业将替代IT产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旅游和健康互为表里,发展健康养生旅游拓展了旅游的方式、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享受健康实质上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追求。黔南诗画般的山水、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便捷的交通区位、丰富的优质天然农产品、不断完备的医疗保健设施及人才队伍,使大力发展健康养生旅游的优势更加凸显。

因此,近年来黔南州委、州政府作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决策部署,依托资源禀赋全力促进旅游业与中医药产业、健康养生产业及山地体育运动联动发展,启动了“黔南州现代旅游业振兴行动计划”,连续举办八届旅发大会,推动旅游与大健康和山地户外运动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同步发展,打造了一批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和康体养生基地,全州旅游业呈现出产品丰富、业态创新、质量提升、环境改善的发展态势。

发展健康养生旅游黔南蓄势待发

好山好水好气候,宜居宜游宜养生。黔南的优势在绿水青山、潜力也在绿水青山。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重要举措和战略支撑,努力追求“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把山地旅游作为黔南旅游业的基本定位,大力实施“旅游+”工程,以国际化视野推动大旅游、大康体融合发展。不断完善各类运动与康体设施,举办山地体育运动会,开展山地自行车、田径、攀岩、户外运动、高空运动、山地运动、汽车拉力、探险等特色体育运动,推动体育与健康养生旅游融合发展,把山地体育运动会办成健康养生旅游发展的助推器、加速器。做足神奇自然山水与多彩民族民间文化文章,利用中药材优势和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推动文化与健康养生的有机结合。以发扬传统文化为主旨,加大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保护传承、开发创新和开放合作力度,不断提升黔南多民族民间文化的影响力、竞争力,创新开发文化养生、养心产品,让心灵得以宁静,让境界得到升华。加快老年人医疗康复机构建设,打造一批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业综合性服务基地,形成集健康养老治疗、康复、陪护、休闲、居住等为一体的健康养老发展平台。

把全域旅游、全民参与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基本方针,着力将黔南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野外生存体验、耕种体验、原生态生活体验、手工制作体验、场景体验、文化体验、山水田园体验等休闲体验产业,打造新兴休闲业态。充分挖掘全州的特色资源,将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一草一木打造为景区、看点,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强化宾馆、客栈等接待设施建设,培训专业人才,努力营造“人人都是黔南旅游形象,个个参与作导游,家家户户做旅游”的“全民旅游”氛围;因地因时开发“春到黔南踏青赏花,夏到黔南休闲纳凉,秋到黔南观景尝鲜,冬到黔南拥抱温暖”的“全天候旅游”产品。

把“健康之旅、养生黔南”作为黔南山地旅游业的基本品牌,推进配套服务建设,加强品牌营销力度,提升黔南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着力完善交通设施,改善交通条件,构建“快旅慢游”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提升健康养生旅游的通达性、便捷性、舒适性,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创新旅游宣传推介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客源市场,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完善市场功能,激发大健康旅游产业投资活力,实现多领域关注、多行业参与、多渠道筹资的市场运作模式,形成多元参与的旅游大投资、大开发的格局。

黔南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重要生态屏障,罗甸红水河直通珠江、连接东盟各国。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黔南与东盟各国及沿海地区的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将更加密切。我们将用世界眼光、利他文化,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强大力量,加强区域协作、促进加快发展,共同编织全面小康的“黔南梦”,共创黔南旅游业美好未来,让旅游业不断地创造美丽、传播美丽、分享美丽。我们将严守生态底线,以敬畏自然、崇尚自然之心保护和建设好长江、珠江生态屏障,精心呵护黔南的碧水蓝天。

(作者系黔南州委副书记、州长 责任编辑/李唯睿)

作者(左三)在黔南州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为下届旅发大会承办地授旗(刘 锐/摄)

猜你喜欢
黔南黔南州旅游业
春日花田映红颜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新疆旅游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贡献实证分析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黔南州文联党支部与新寨村党支部召开双向组织生活会
图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进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