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体系

2015-06-22 06:37覃伟纳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创新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覃伟纳

【摘 要】在社会新形势下,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大学生复杂多变的心理状况,大学需要用新的符合社会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来替代传统体系,从而结合社会发展,高效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提出了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新途径,对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创新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渐形成一套固定的体系。当前,我国大学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学生人数增加,就业压力加大,社会问题繁杂,大学生思想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新形势下跳出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新型的多样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很大的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成效。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教育活动课、校内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来实现,辅助渠道有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校园广播、宣传栏内容、社会实践等。通过这些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增强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摆脱心理障碍。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各高校都有相应的课程和机构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局限性。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课堂理论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多是选修课,并不能保证完全普及到每个学生。虽然大学辅导员在工作中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但是学校和辅导员所关注的工作重点依然是学生的学习和安全问题,疏于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最终结果是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沉迷于网络和恋爱等,并不能完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毕业后会感到无所适从,往往成为社会竞争中的失败者。而大学中设置的心理咨询服务室的利用效率不高,即便学生感到自己有心理问题,也因为害怕老师和同学的异样目光而退避三舍。这些都是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所在。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建立创新型的教育体系是必要的。具体来看,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高等教育创新理念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又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问题影响着其学业和人生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生成长为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其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2.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是其人格发展的指导。具备良好的人格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生存。利用创新手段,切实有效地让每个学生都接收到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

3.开发学生潜能的必要途径。当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融合在大学教学体系中时,科学的心理指导能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不断拓展自我、完善自我。

三、有效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是从多方面出发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心智,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就当前大学的教育情况和硬件设施来看,建立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以参考以下途径:

1.根据新媒体的时代要求,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借助微博、微信、手机、校园APP等进行广泛的心理知识普及,从创新的角度实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信息化时代的结合。新平台的建立可以随时发布消息,符合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学生在新媒体时代接受信息的习惯。

2.建构大学生校际合作和校内网络课程平台,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以及网上课程的免费观看,方便更多的学生接收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在网络课程平台中,还可以加入互动性的学习任务,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通过在线留言和提交作业,实现学生与心理教师的及时沟通。

3.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教室,即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室,实现理论学习及实践学习的结合,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项目帮助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接受潜能。在这方面,还应当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

4.进行思想教育,改变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恐惧,建立更能保证学生隐私的心理咨询中心,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并且认识到心理健康对未来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不再逃避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有效建立要依靠学校和心理教师、大学辅导员的协作,也要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高校应当针对当前的现状,尽快采取措施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以引导和调节,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辅导工作,开设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祖曦,寥友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现状、挑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

[2]殷成洁,樊巧云.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6).

[3]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猜你喜欢
创新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