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应关注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

2015-06-22 18:50岳晓梅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

岳晓梅

【摘 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说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班主任在关注学校教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本文依据近几年以来民主教育等新教育观念的思想,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分析提出班主任应关注的几种家庭教育方法,以期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班主任    家庭教育方法    家长

一、实现和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

1.家长要注意和孩子经常性平等沟通

中学生处于一个可塑性强、内心矛盾、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又寻求独立、自我辨别力不强的时期,这一时期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是沟通交流,而不是约束管教。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说:“积极的沟通不仅是父母与孩子平等对话的重要途径,它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当父母用一种民主的、和平的、宽容的态度与孩子对话时,孩子也从中学会了待人处世的态度,他会以主动的、自信的态度从容理智地解决问题。”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父母应该和孩子进行诚恳沟通交流。交谈时父母应该对孩子抱着真诚关心和宽容体谅的态度,应对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或挫折表示理解,并说明这些困难是难免的。

2.家长可以交流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家长要给孩子以必要的信心和勇气,在此基础上了解孩子在学习上是否尽了全力;孩子是否认为自己无法搞好学习;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当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就会发现他们是渴望进步的,渴望得到理解的,渴望有人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所以,孙云晓说:“要成功地与孩子沟通,还需要注意五个因素:理解、关怀、接纳、信赖和尊重。”

因此,教师遇到有缺陷的家庭教育方法时,要和家长多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家长提供一些家庭教育方法,让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二、家长要有正确的分数观

考试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水平,但现在却成了鉴定孩子成绩乃至品德优劣的标尺,这种做法偏离了考试的初衷。很多家长只看学生得了多少分,不管考试难度如何,更不关心孩子在学校其他方面的情况,分数高了一切都好,分数不高似乎其他一切都差。如果家长不能正确看待学生的相对分数,就会误导孩子也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相对分数,这不利于孩子自我认识能力的发展。家长对考试分数的种种不合理态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影响很大。因此,家长要摆正对待考试分数的态度,应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改进孩子的学习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入手,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平常很多家长以工作忙为由,从不和学校联系,除非是班主任请,或是考试之后开家长会才能见到他们。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分数观,希望家长在正视相对分数的基础上适时地鼓励孩子,让孩子有信心学习,并希望家长平常多和学校联系,既告诉班主任孩子在家的表现,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著名教育家、民主教育理念的积极推行者李镇西认为:“对后进生的教育原则:要充满感情,相信学生,允许反复,降低要求,集体帮助。” 同时也认为:“他们(后进生)享受不到半点学习的快乐,批评、告状、写检查、惩罚是教育对他们的全部馈赠。” 在现实中,相当数量的家长和老师对后进生都是采用这种手段的。

三、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计划

这也是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因为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目标,不知努力的方向,也就缺少努力的动力。目标的制定实施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高中级,自己就可撒手不管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不仅不能撒手,还要在学习上给予适当的帮助,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敦促实施计划。目标的制定要切合实际,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对学生毫无吸引力。学习计划要和孩子商量着制定,而督促孩子执行计划,每一天都不能放松。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给予表扬,使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家长要鼓励他去战胜困难。家庭和学校要设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甜头”,不断地激活他们的自信心。正常人都有一种渴望成功的心理,喜欢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比成年人更渴望成功。心理学家也证明,人在感到心理满足时,就是人最自信的时候。因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旦尝到了成功带来的“甜头”,那么其自信心会更进一步得到加强。

四、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很多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是孤立的,有些家长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习,自己则是看电视、打麻将或喝酒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怎能静心学习呢?而家长不学习,与孩子的沟通也就没什么效果,更谈不上给孩子树立榜样。家长加强学习,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与孩子沟通的质量,并能将终身学习的意识传达给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身教。另外,全家生活在一个学习的氛围中,每个人的情感、追求无形中得到一定的融合、促进,也就能在家庭中形成求知、探索、积极向上的氛围,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

当然,家庭教育的方法很多,像切忌餐桌训子、多赏识孩子等,班主任都需要和家长交流。班主任在了解学生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和家长及时沟通,交流家庭教育方法,尽量为家长提供合适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孙云晓 .教育的秘诀是真爱[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7:7,30.

[2] 刘守旗,丁勇,俞润生,等.教育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100教育案例评析[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10.

[3] 教育部家教中心编 .成功家教启示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猜你喜欢
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做一名“粗糙的”家长
焦虑家长如何自救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