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下《视频编辑处理》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5-06-22 03:06李荣欣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教学模式

李荣欣

【摘 要】《视频编辑处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关联性使得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难以提高。本文在分析《视频编辑处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围绕课程建设目标,在建设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的同时,构建了基于web的网络协作教学支撑平台。通过教学实践,不仅强化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对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生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网络平台    《视频编辑处理》    教学模式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广告、影视产业的发展,影视制作人才成为非常受市场欢迎的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很大。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很多中职学校将视频编辑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

一、课程特点

《视频编辑处理》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内容涉及数字视频基础知识、After Effect项目的创建与素材的应用(素材采集、导入、管理和剪辑)、视频编辑的基础操作、转场效果的添加与应用、视频特效的添加与应用、抠像与运动效果、字幕效果制作、影片的渲染输出等。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影视后期制作、广告创作和网络多媒体制作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当今影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影视编辑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具备数字影片后期制作的能力以及项目的策划、设计、制作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视频编辑处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上仅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远不能满足课程特点的需要。我们利用网络与现代计算机技术作为指导,开展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视频编辑处理》课程协助模式的教学研究,并建立了教学资源建库。

(一)协作教学模式

协作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强调以小组活动为主题,以成员互助为基础,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团队成绩为激励。基于网络平台的协作学习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多个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学习,针对同一学习内容相互交流与协作,以达到比较深刻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它在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基础上,可以更全面地展现问题情境,并通过灵活多样的协作学习分组和网络资源,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

《视频编辑处理》课程是由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整体。我们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课程建设方案。即,以网络平台作为教学基础,平台资源作为理论指导,协作教学作为核心内容,建立适合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

1.教学资源建设与实践

(1)课堂教学资源建设。以《视频编辑处理》课程建设为主线,组织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案,制作适合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并采用视频或动画的方式来制作课程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使教学难点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

(2)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是《视频编辑处理》课程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要完善与课堂理论教学配套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训大纲等,保证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的一致性。

(3)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保证学生能及时方便地获取课程的最新教学资料,我们将传统教学资源与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把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视频、经典案例和优秀作品等资源放到网络教学资源平台,通过该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另外,网络平台还提供在线讨论、网上互动答疑,便于学生及时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2.网络平台的建设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好后,还需要网络平台来进行辅助。该平台作为一个互动、协作的教学平台,不仅用户界面友好,容易操作,还要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因此我们利用PHP、数据库等相关技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并对平台进行测试。该网络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协作的学习环境。

(三)课程教学与实践

“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是我们对《视频编辑处理》课程采用的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基础,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协作能力。

1.网络平台的课程导入

根据《视频编辑处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来确定教学任务。教师根据各章节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来确定学习主题,并将其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发布;学生则从网络平台上确认学习主题,并根据自身特点来组建学习小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

2.网络平台的互动学习

(1)自主学习阶段。在分组学习前,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一些基础的课程专业知识,教师进行辅助,便于后期学生分组协作学习的展开。例如设计一个教学项目——《节目预告》片头,要完成该项目,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需掌握视频和声音素材的采集、视频和声音素材的编辑和处理、字母素材的制作、视频转场效果的设置、视频特效设置和视频渲染输出等基础知识。

(2)小组学习交流阶段。各小组利用教师在网络平台上提供的学习资料和网络上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小组成员或群组间的商量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吸取学习伙伴的意见,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不断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小组成员在协商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并形成最终的学习成果,通过网络平台向教师提交。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把具有代表性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以实现学习成果的分享。例如在《节目预告》片头项目实施之前,教师先做好视频效果,并把相关的项目资料放到网络平台,学生4人一组,分成若干群组。每个小组推选一人为组长,组长从网络平台上获取项目后,对项目进行分解,根据组员的情况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项目进行监控、反馈和阶段性地评价,对《节目预告》片头优秀的作品成果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

(3)课程学习评价总结阶段。学生在完成阶段的学习后,教师根据各小组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对他们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可以采用自我评价、组内成员互评、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各成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不仅有利于教学反思和学习经验的总结,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程的考核阶段

课程考核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考核占总课程成绩的40%,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各类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主要对学生所完成的自选主题的视频作品成绩进行评定。期末考核作品以学生小组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去完成,要求作品主题突出,内容健康,具有创新性,能合理地利用影视剪辑、视频转场效果、视频特效及插件等效果去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完成后通过网络平台上交给教师,教师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打分。采用这种考核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相互协作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结束语

基于网络平台的《视频编辑处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不仅增加了学习过程的交流互动、教学方式的自主引导,更强化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本人希望通过对“视频编辑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提高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春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视频编辑与制作”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2010(3).

[2]王龙.基于Blog研究性学习与网络协作平台构建[J].琼州学院学报,2012(2).

[3]孙逸敏.网上教学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及策略[J].中国信息管理化,2013(4).

[4]侯鹏高.高校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0).

[5]云茜.关于网络互动教学若干问题的认识[J].兵团远程教育,2012(2).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