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化 生活数学化

2015-06-22 03:06李杰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情境生活数学

李杰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那么数学教学如何处理教材、课堂和生活三者关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探索欲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采集生活教学实例,通过数学活动,促使他们自觉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萌发应用意识。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这样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之中。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时,可出示学生熟知的日常超市购物情景,然后出示问题:“干脆面每袋5角,李明同学买3袋要付多少钱?”买干脆面对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大家都愿意列式答复。买完几种物品之后,出示超市里物品上的价格标签,问这表示什么意思?用数学术语怎样说?这样,学生就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激活了原有的经验,拉近了与数学的距离,产生了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数学情景就是模拟生活、再现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象,让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因此,教师要明确教材的知识点,寻找联系数学知识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善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感悟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问题,从而发现数学与生活的接洽。如在教学“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它们,可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观察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这些图形。根据已有经验,多数学生发现:书面儿、课桌面儿、黑板面儿、门、玻璃、街道的牌匾、站牌的形状等都是长方形;地板砖、磁盘、过年贴的福字等都是正方形;楼梯扶手、篱笆格子、玻璃的影子、编织图形和家具上的某些图案等都是平行四边形。再如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有的学生说:“每把小刀5角,每套衣服200元,每双鞋65元……都是单价。”还可以让学生指出实际买东西时遇到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数学不单单是为了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要学生发现知识及规律产生的过程,长一双充满智慧、善于捕捉问题、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眼睛。所以,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提炼生活中的实践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说明与利用的过程。”教师要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设条件和机遇,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教师可以结合所学的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来达到此目的。如学完“年、月、日”的知识后,可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某一年的月历或年历;学完“24时计时法”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周日活动安排表”,并盘算出一天一共活动了多长时间,或为附近的商店、超市、邮局、小卖店、菜市场等部门设计营业时间,并阐明这样设计的理由。诸如此类的案例数不胜数,都可以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培育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运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总之,数学课堂应该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会用数学。

猜你喜欢
情境生活数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