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后作业 注重能力培养

2015-06-22 03:06叶灵雪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开放梯度趣味

叶灵雪

【摘 要】作业不光是为了了解与评价学生的学、反馈与调整教师的教,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迁移,更应该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实践操作之一。因此,作业的设计应针对实际,创设趣味,设置梯度,渗透开放,注重实践,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趣味    梯度    开放    实践     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也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作业不光是为了了解与评价学生的学、反馈与调整教师的教,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迁移,它还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凭借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作”而有所得,“作”而有所获。为此,笔者在课外作业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

一、讲究趣味:“乐”中求知

作业如果总是机械地重复,单调地写写,死记硬背求理解,这就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我们必须走出机械的误区,讲究活动内容、形式的趣味性,真正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如学了一篇课文,为了让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我设计了一道习题:大胆发挥,用下列词语自由编写一段话(窃窃私语、欢笑、仿佛、免费)。本题“自由”“大胆发挥”六字要求的提出解除了传统练习要求过死的束缚,还给了学生一种轻松、愉悦、民主的思维氛围。这种作业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积累、理解词语的同时,又加强了段落的训练。

二、设置梯度:“异”中求知

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尽管学生千差万别,能力各不相同,但作为教师,我们都应当为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立足与发展的“板块”而全心服务。因此作业设计要考虑难度的层次性,要有一定的弹性,让不同层面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对学生的持续发展,意义深远。

作业也可采用套餐式,层次梯度明显,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给他们创造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这样不同尺度的作业设计,一方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同内容的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知难而进,踏着阶梯,走向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尝到“果子”,练有所得。

三、渗透开放:“活”中求知

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应该放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认为作业的形式要有多样性,将或摘或录,或写或画,或唱或演等训练形式与课内学习资源结合起来,各项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收集类作业。学了古诗《咏柳》《绝句》《宿新市徐公店》后,我出了这样的作业:吟诵这几首古诗,你是否感觉到春天的气息?其实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里还有许多描写和赞颂春天的优秀诗篇,请你搜集并摘抄到阅读积累簿上。这种作业设计,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从课外充实语言、积累语言,丰富文化底蕴。2.编创类作业。学了《黄山奇石》后,我这样布置作业:你了解或游览过祖国的哪些名胜古迹?请搜集与这些名胜古迹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根据它们出一期黑板报。这一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扩大信息容量,拓展认知领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3.研究类作业。学了《赵州桥》后,我设计了一道研究性作业:请根据文中的介绍,画出赵州桥的结构图,在旁注上设计意图。学生接受此类作业,动手绘画,结合内容,完成要求,既巩固了知识,又培育了探索精神,提升了综合素质。4.交际类作业。学了《参观人民大会堂》后,进行作业设计:根据作者的参观顺序及描述,自由大胆地进行发挥,以小导游的身份带领游客参观人民大会堂,使学生积淀语感经验,锻炼语感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四、注重实践:“动”中求知

语文的学习要面向生活,应该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设计作业内容时,我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为了写好《放风筝》一文,我就布置学生们趁着阳春三月一起去操场试放风筝,体验放风筝的乐趣、成败,而后依据文中写作要求,亲身说体验。学生有了实践的基础,再去练习写作,内容自然就具体了,感情也自然真实了。

“语文的外延等同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可以用行动去解读,用心灵去品味。当作业能恰如其分地融入学生的生活时,当学生能用实际行动去主动经历和体验生活中的种种情感时,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和收获将是一般作业所不能达到的。

拓展作业天地,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满足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求。全体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了课外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育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语文之桥[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3]于永正.教海漫记(增订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4]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开放梯度趣味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午睡的趣味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地温梯度判定地热异常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