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分析与思考

2015-06-22 07:42薛维军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职生

薛维军

【摘 要】本文对“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做好“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      高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的分析

“五年一贯制”高职生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岁,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最佳年龄段,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职业定位及职业意识的形成。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些优势的前提下,还应该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自身的问题

1. 生源质量差,自律性不强。“五年一贯制”高职生绝大多数在初中学习阶段成绩处于中等偏下,中考后成绩普遍不能上普通高中,且来自农村的留守孩子、单亲孩子居多,选择就读职业教育属于无奈之举,只能被动接受职业教育。生源质量差,自律性不强是“五年一贯制”高职生普遍的特点。

2. 文化基础差,厌学情绪重。这部分学生没有经历普通高中学习的洗礼,文化基础薄弱,许多孩子在初中学习阶段得不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认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较差。文化基础差,厌学情绪重些是“五年一贯制”高职生显著的特点。

3. 心智不成熟,目标不明确。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小,心智不成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明确,在专业选择上大多遵从父母的意愿,有很大的盲目性,对职业认知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清晰的人生规划了。心智不成熟,目标不明确是“五年一贯制”高职生突出的特点。

4. 无淘汰机制,竞争意识较差。“五年一贯制”高职生在整个职校期间都处在无意中、无应试的“保护模式”下,这种没有丝毫竞争力的“保护模式”,造成了“五年一贯制”高职生竞争意识差的特点。

(二)“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1. “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系统化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都引起了重视,但仅仅停留在以德育教育的形式在一年级给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上,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缺少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在师资配备、经费投入上严重不足;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为教书而教书,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没有全过程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系统性不够。

2. 师资匮乏,专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国所有高校还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本科及研究生专业,从事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老师大多数是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或德育课老师,他们没有经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欠缺,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低,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难以科学、系统、高效地开展。

3. 教育教学单一,理论课程偏重。虽说大多数学校在一年级就给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教育教学单一,偏重的是理论传授,学生缺乏实践体会感受,导致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欠佳。

4. “因材施教”不足,个性化辅导不够。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特长技能各不相同,因此对每个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应该“量身定做”,不应该“千篇一律”。学校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类别、不同的就业方向和需求缺乏针对性地分类研究和指导,个性化的辅导不够,这导致“五年一贯制”高职生在职业选择上处于茫然状态,不知道哪个方向更适合自己。

二、“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一)把握时机,对“五年一贯制”高职生开展系列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高职生进校时只有十五六岁,心智尚不成熟,但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职业价值观培养的最佳时期,教师应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1. 自我认知。2. 职业选择的认知。3. 职业价值观的认知。4. 职场探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二)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浸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 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有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2. 在管理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班主任老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在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时,多从职场能力的需要进行设计,请职场人士模拟职场的情景进行考核,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职场能力。

(三)对“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其五年高职教育的始终

“五年一贯制”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开设一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可以完成的,更不能把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同起来。对“五年一贯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其大学生涯的始终,具体表述为:一年级,自我认知;二年级,专业认知;三年级,职业规划定位;四年级,职业规划盘点准备;五年级,职业规划调整优化。

(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体系建设,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教学系统化、完整化。从职业生涯的长远和近期角度考虑,应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生活和职场礼仪、就业政策与求职技巧、心理调适与角色转换、职场成长与创业五大核心模块的内容。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的教师团队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能由就业指导老师替代,需要对从业教师进行系列的理论知识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教师团队。可以聘请企业领导、人力资源评估专家、社会成功人士、职场精英等定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引导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经常开展有关毕业的职业规划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匡霞.对五年制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6,12(66).

[2]高桂娟.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7(7):47-48.

[3]田淑梅,国秀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0(08):102-104.

猜你喜欢
五年一贯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职生
如何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外来工子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如何提高五年一贯制学生学习药理学的兴趣
可持续发展视阈下五年一贯制英语课程衔接探析
基于职业能力养成的“五年一贯制”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紧密联系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