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选材研究

2015-06-22 01:06水俊华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选材培养

水俊华

【摘 要】为探索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选材模式,本研究以临洮县体育特长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比较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当前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指出了选材和培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以期为广大教练员和科研人员从事体育特长生的选材和培养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    培养     选材

一、体育特长生选材的阶段划分

运动员选材是指选拔具备该运动必需的身材、素质和天赋条件的运动员。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习惯将选材分为三个阶段:初选阶段(6~7岁)、再选阶段(8~9岁)和精选阶段(10~12岁)。初选和再选阶段,由业余教练员和业余体校领导组成选材领导小组(或吸收专业队的教练员参加);精选阶段,由业余和专业教练员以及科研人员组成选材领导小组(或者吸收业余体校和省体委领导参加)。

二、体育特长生的经验选材

《游泳大辞典》总结了我国教练的选材经验,可归纳为下以九个方面。(1)运动员要有“专注型”的眼睛,其特点是炯炯有神,瞳孔轮廓清晰明澈,精灵。(2)外形上的要求:①正面观察,五官端正,两肩要平,肩略宽,两臂要直,骨盆略窄,下肢略细,两膝、两腿能并拢,无缝隙,两臂上举能自然夹住头部。②从侧面观察,身体要薄,两臂夹住头,脚跟提起,脚趾站立时身体能成一条直线,臀部要平,既不上翘,又不下掉,腰弯要尽可能小,肩关节能在两臂伸直的基础上能略向后拉。(3)倒立观察,运动员倒立,测试者握运动员两脚腕提起,教练员从侧面看运动员身体和四肢给人的直线感觉是否好,正面看运动员两手臂、两脚腿是否能伸直并拢。(4)形成动作姿势时观察下列姿势:直体姿势时胸有弯曲,而腰不弯,臀部收紧,两腿能伸直夹紧;屈体姿势时上体与大腿贴紧。空隙越小越好;抱膝姿势时胸与膝能靠紧,脚跟与臀部能靠紧。(5)身高与四肢比例要求如下:中国优秀体育特长生(成年)坐高/身高的值为:女子平均0.536;男子平均0.533。 (6)对脚形的要求是:脚腕自然绷直,足跟屈大些更好,脚面略薄,脚趾稍长,两脚能绷直夹紧,两腿也能伸直夹紧;(7)灵敏性和协调性:要求能够既快又准确地掌握动作,动作协调能力强,感觉能力好。(8)在速度和力量方面:速度十分重要,要求运动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复杂的动作;较大的爆发力,以获得起跳高度的弹跳力以及完成翻腾动作的腰腿力。一般来讲,速度好的人爆发力也好。(9)要求两臂上举时能与身体成一直线,最好能够稍过伸,髋关节和背部韧带的柔韧性较好,对踝关节的柔韧性也有一定的要求。

选材工作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动态性的复杂系统,因而必须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少年儿童所具有的条件,综合为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研究,克服选材的片面性。

三、体育特长生的竞技能力与选材

体育特长生竞技能力指的是运动员形态、机能、素质、技术、心理智力等方面的能力。科学选材指运用现代科学指标测试等评定方法选拔运动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学科知识,综合地去寻找那些具备从事运动训练先天条件的人来进行训练,并对其未来的竞技能力进行预测,使之能承受现代高水平运动日益增长的运动负荷和适应快速成才的需要。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运用现代科技,根据医学、生物学标准、教学训练标准、心理学标准和社会学标准进行初选。经过一般训练后,根据运动员在训练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对运动员进行再选和定项工作,如决定某体育特长生从事田径、球类或者武术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成才率。

四、体育特长生的具体培养

加强体育特长生的培养, 对我国教育工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养成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体育特长生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与根本。 青少年时期的个性倾向还不稳定, 对事物的感知与认识还停留在表层,情绪控制缺乏稳定性,以感性为主,缺乏正确合理的评价, 一旦情绪失控,极易走向极端,不利于今后的成长。 因此,要根据体育特长生的思想及情绪发展特点加强其情绪教育,培养其集体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

(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体育特长生由于肩负训练和学习的双重压力, 因此 “学训矛盾”变得尤为突出。 本着“一切为学生着想”的原则,教育工作者要有正确的态度,想尽各种方法与措施把学训矛盾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点, 甚至可以向两者相互促进的方向发展, 用训练的精神去促学习, 用学到知识去促训练, 力争两方面同时发展,“两条腿”同时走路。另外,要协调好体育特长生与普通学生, 体育特长生与文化课教师的关系。 体育特长生由于面临训练与学习的双重任务, 平时注重体育训练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学习,从而造成他们文化课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偏差。 在当今追求升学率为核心的教育体制下, 体育特长生无疑不被文化课教师及其他普通同学重视, 这对体育特长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利于这一群体的健康成长。 因此,除了加强体育特长生的思想教育, 告诉他们在其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外, 还要加强对文化课教师及其他普通学生的教育, 要把体育特长生看作集体大家庭的成员,用耐心、善心、爱心去感化他们,教育他们, 培养他们, 使其受益终身。

(三) 加强对体育特长生健康心理的教育

中学时期的体育特长生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比较强,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可能会对他们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由于文化课教师及其他普通学生的偏见, 体育特长生的心理会更加敏感。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体育特长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活动,如开展体育特长生与文化课教师、普通学生的座谈,让他们互相倾听、互相理解,消除隔阂,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 多引导鼓励体育特长生参加班集体活动, 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开辟多种心理宣泄途径, 在鼓励他们适当宣泄自己不良情绪的同时让他们明白宣泄不等于任意发泄, 引导他们通过正当的途径排解不良情绪。

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稳妥、 针对性强的方法与措施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妙苑.游泳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227-238.

[2]谢亚龙.中国优势竞技项目规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282-310.

猜你喜欢
体育特长生选材培养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析
中学体育特长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