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长春新一轮发展振兴

2015-06-23 06:18王维翊等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长春市建设发展

文/王维翊等

责任编辑 王宝珍

李鹏: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长春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是在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吉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及加快推进长春全面振兴发展的背景下召开的,全会报告对长春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此次全会将体制机制创新摆在了重要位置,这是与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高度统一的,报告用大量篇幅对未来长春市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从抓好经济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民主法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党的建设制度和纪律检查体制等领域对长春市未来的体制创新做出谋划,提出了147项改革举措和475项具体改革任务。体制机制创新是从根本上破解当前长春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未来长春市各项建设事业不断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报告对体制机制创新内容的突出,充分体现了长春市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方面的决心。同时,报告还提出未来长春市要进一步抓好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以及管理创新等工作,可以说,报告对创新工作的阐述具有高度的内在逻辑性与现实针对性。对创新的重视、对创新能力提升的关注以及对树立创新思维的强调是此次市委全会报告的一个重要亮点。报告中的相关内容既明确了创新在长春市未来发展中的引领地位,指明了未来长春市创新工作的具体任务与目标,同时也反映出当前市委对长春市城市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动力来源的深层次思考与定位。创新对长春市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将不断凸显,长春市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一定会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长春市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与创新型城市构建的步伐一定会不断加快。

胡宁: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城市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约吉林省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结构性问题。长春市必须要推进结构调整,统筹兼顾促进城市的转型升级。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升级。一是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拉长补短,走工业、服务业双拉动的增长路径,加快构建多业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做大做强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三大支柱优势产业。汽车产业要稳步提升整车产能,推进整车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整车研发和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业要支持大成、皓月、天景等骨干企业的创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同时打造全国知名绿色食品品牌。轨道客车业要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发展高速动车组、城市轨道客车等,引领长春高端产品走向国际。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医药健康产业、光电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服务业、旅游会展业、健康养老业、人力资源服务业等八大重点服务业。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短板补起来。二是要推进所有制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和经营机制,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实体经济抓上去。同时,民营经济也不能放松,以推进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试点建设为契机,落实体制机制、结构调整、市场准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措施,着力破解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尽快把民营经济这块短板补起来。三是要推进区域结构优化升级。全力促进开发区、城区、县域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互补发展。开发区要发挥带动作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质量服务、高效能产出,培育主导产业,打造特色集群;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放松,要尽快把县域这块短板补起来。

王维翊:促进增长动力转换,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长动力转换是经济发展新常态重要的趋势特征之一。长春市促进增长动力转换,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以强化投资为核心,稳定经济增长基础。在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民生改善和生态环保建设领域要加大投资力度。在稳定长春区域内重点大型国有企业和生产基地的同时,要积极扶持现代高新产业发展。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大地铁、快轨、城市地下管廊、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力度。在民生改善方面,要积极落实棚户区改造、暖房子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改革等工作。在生态环保建设方面,要积极推进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长春周边净月潭公园、长东北湿地公园、新立湖湿地公园等大型公园以及污染防范和治理等项目的建设力度。二是以促进消费为动力,发动经济增长引擎。长春市要重点支持现有大型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要积极鼓励城区和农村消费,促进消费品的升级和换代;要积极扩大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提高消费需求;要着力鼓励高科技产品和服务领域消费,提高消费层次和水平。三是以扩大出口为导向,提高经济增长速度。长春要依托一汽、长客等企业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要支持极具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产品迈出国门;要积极借助国际和地区展会将地方新兴行业产品推广到国外。长春市只有抓住经济动力转换这一契机,集中在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领域作出积极调整,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朱海波:开启长春现代农业发展之门

摄影/张卫

习近平吉林考察时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长春市委市政府必须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全力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特别是要抢抓长春市被命名为中国优质粳米之都的机遇,全力把“松花江大米”这个品牌打响打亮。二是突出抓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深入实施“粮变肉”工程,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不断把长春市农业的产业规模做大、品质做优、市场做强。三是全面提升长春市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四是集中力量抓好实验区和示范区,进一步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省里要求,今年还要完成13个村整村扶贫推进、3.5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坚持精准扶贫、精确扶贫,切实拿出管用的办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同时继续深入实施好万户特困户结对救助活动和统筹抓好新农村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李鹏: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幸福长春

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方面,报告用了较大篇幅进行了论述,论述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报告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宜居城市的构建结合在一起,将三者有机结合是当前长春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思路转换与理念提升的重要标志。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及宜居城市建设的结合表明,当前长春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是要实现使广大市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备这一单纯目的,而且要同时实现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与宜居城市构建这样的多重目标。二是报告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论述如要全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地铁1号线、2号线,“两横三纵”快速路配套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要全力抓好地下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任务。全力抓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加大打非拆违、环卫保洁、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力度,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都是针对当前长春市民最为关注的城市建设、美化与管理相关问题作出的具有针对性的回应,体现了当前市委在城市建设问题上的务实精神与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我相信,今后长春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城市功能一定会更加完备,市民的生活环境一定会更加优美。

胡宁: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

习总书记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国家层面来看,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是促进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绿色崛起的必然选择。从长春市层面来看,是建设幸福长春,应对未来发展和城市转型的有力抓手。长春市要从资源节约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方面下功夫。绿色是发展的动力,强调低碳环保,节约利用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节能减排,在生产、消费、流通各个环节发展循环经济。对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加强节能减排的实施力度,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宜居是发展的目标,强调以人为本。降低大气的污染,减少雾霾天数,加强水污染的防治,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对土壤污染进行修复。重点要抓好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推进南部新城地下交通枢纽,城乡结合部路网建设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加快静态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场的建设。森林是发展的载体,从城市森林、城市绿地、城市水域和城市湿地四个方面进行森林城的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森林的抚育力度,实施黑土地防护治理工程,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快净月和莲花山的生态区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森林生态圈层。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安排,构建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等制度。积极开展生态城镇化试点,全面落实国家和吉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李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长春市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方面要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方式,转化为精准的、滴灌式的扶贫方式。具体说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扶贫对象要精准。目的就是真正解决贫困人口的扶贫问题,而不是要解决非贫困人口的问题。因此,长春市应通过民政部门、社区、基层农民自治组织来全面排查全市贫困人口,将真正符合贫困标准的人员纳入到贫困对象范围中来,将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剔出去,要真正做到具体到村、具体到户。二是资金使用要精准。扶贫资金要真正使用到帮助贫困人口脱贫项目当中来,坚决杜绝扶贫资金的挪用、占用和滥用等现象。同时,扶贫资金要真正发放到贫困人口的手中,要用法律和法规的形式明确扶贫资金的发放对象、发放途径、检验程序。三是扶贫项目要精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人群种类特征、不同贫困对象的现实情况制定科学的扶贫项目,要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提高扶贫项目的精准度。四是扶贫措施要精准。不同的扶贫项目、不同的扶贫方式、不同的扶贫对象所需要的扶贫措施不尽相同,要针对具体项目、具体方式、具体对象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措施,以提高扶贫效果。深切关注贫困人口的现状与需求,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是实现长春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广大社会公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求。为此,只有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才能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长春市建设发展
登泰山
奔跑的小浪花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