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面临的囧境

2015-06-24 01:39仝伟
亚太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专职学时思政课

文/仝伟

一、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现状

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人才而言,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侧重实际应用,分散在我国各个领域,是社会所必需的人才。我国目前有一千多所高职院校,为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往往侧重于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师配备、教材教学用具等,对公共课程关注度较小,致使思政课在高职院校受到漠视,学生课堂出勤率不高、课堂表现不好等现象随处可见。因此,高职院校和思政教师需要予以重视,在为社会培育更多更优秀的专技人才的同时也要注重其思想道德的培养,因为社会需要的是“有才有德”的,而不是“有才无德”的,“有才无德”的人对社会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二、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存在的囧境

囧境一、学校不重视

高职院校大都主要培养具有专业技术、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对专业课重视程度较高,相对而言,以思政课为例的公共类课程往往得不到重视,具体表现在教师资源不足、课程安排不合理、学时相对不足等方面。在很多的高职院校,思政课配备的老师大部分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组成,专职教师仅占思政教师总量的三分之一或者甚至更少,学校在思政教师的人员数量予以限制,长达数年之久。二是由于思政教师资源不充足,思政课总采取合班的形式来进行授课,每个班级大部分在100 人左右,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教师很难去查考勤,学生因此经常发生缺课、逃课现象,而且人数多,课堂纪律不容易控制,极大地影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听讲。三是学时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规定是64 个学时,大部分的高职院校设置48 个学时,另外的16 个学时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进行,明显出现“缩水”现象,而据了解,有些院校采取的实践教学模式仅仅采用学生调研并提交调研报告的形式,调研报告存在一定的欺骗性,学生往往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进行抄袭,最后提交给老师,这样的实践教学有点“鱼目混珠”的嫌疑。

囧境二、教师不专业

囧境一提到过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教师大部分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先来说说专职教师,听名字给人感觉思政的专职教师应该是很专业的吧,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学社会学的、学历史的、本科学历的等等等等,这样的“专职”教师有点说不过去吧;再就是兼职老师,兼职老师的组成更是各式各样,专业背景专业化程度不高,学历层次也不够,教师资格证也不一定具有,有的是为了评职称要求,有的是为了赚取课时费,达不到专业标准;最后是外聘教师,有些院校对外聘教师管理不严谨,聘请的教师有的跟思政毫不相关,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按时授课,有的教师充当“老好先生”,对学生采用放羊式管理,最后的成绩则是全部合格,成为了学生们口中的“好老师”。

囧境三、学生不在乎

由于高职院校近些年生源存在不足的现状,学生的总体素质出现回落现象,以前考取高职院校的分数在300 左右,后来慢慢降到的200,甚至是100,更为震惊的是,有的学生没有参加过正式的教育或者是正式的考试,通过现今高职院校采用的单独招生进入到学校,开始美好的大学生活。他们进入高校,目的无非是学门技术混个文凭,所以一般而言,学生对专业课还是比较重视的,然而对待像思政课这类的公共课则是或有或无,很不在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逃课、缺课、迟到早退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出勤率很少能达到100%,每节课总是有学生出现缺勤现象,有的是因为学校或院系有活动,有的是个人原因确实有事情,但是大部分主要是因为学生们总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老师由于人数多不会经常点名,加上对思政课兴趣不大,有些老师讲课古板,很难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活动,这样一来,学生逃课、缺课的现象便屡见不鲜了。迟到现象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经常面临的现状,尤其是上、下午第一节课比较严重,由于学生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导致早晨起不来,上课后十分钟还不停地有学生进来上课,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的早晨,影响了课堂的正常进行。

2. 不听课、不带课本、不做笔记

很多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采用开卷方式进行考核,而且难易度不大,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一般情况,百分之九十多的学生都能通过考试,这样一来,学生的心中会产生“必过”心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在学生的心目中的位置变得没那么重要,长期以来,这种态势恶性循环,上课时不但不专心听讲、不做笔记,有的学生甚至连课本、笔本都不带,可谓是空空来空空去,不过手机是必带的,上课的时候只会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看视频,学习知识不再是学生上课的主要目的。

3. 玩手机、睡觉、说话、吃东西

社会在发展,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每人都有手机,上课玩手机成了当今课堂的普遍现象,思政课堂也不例外,丰富的网络世界吸引着学生去探索,网游、视频、聊天等等,学生们乐此不疲。同时当今的学生作息极不规律,熬夜是家常便饭,这样晚上熬夜,白天上课则没有精神头,通过睡觉来弥补睡眠不足。还有一大部分学生课上总是不断说话,早晨吃早餐、上课吃零食现象普遍,不能完全遵守课堂纪律。

三、突破高职院校思政课囧境的几点建议

针对高职院校思政面临的几大囧境,现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一是学校方面。高职学院不能仅对专业课程予以重视,对思政课在课程安排、师资配备、考核模式等方便加以改善,比如将开卷考核模式改为闭卷考核模式、提高专职教师的专业程度和数量、尽量避免合班授课方式;二是教师方面。作为思政教师,应具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多采用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模式进行授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节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自主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在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良好素养;三是学生方面。步入美丽的象牙塔,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也要学会为人处事,辨别是非曲折,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对思政课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在以后迈出校园的时候有所收获,能够以一个敢闯敢拼、视野开拓、知识丰富的新时代青年去面对社会,做有意义的人。

[1]张彬华,储昭海. 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 (12).

[2]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 5. 5

[3]张晓荒. 高职思政教育课若干问题的研究及对策[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3).

[4] 徐雪松. 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路径[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9).

[5]李春民. 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西安. 2012 (6).

[6]吴太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困境与改进策略[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7] 龚宏富.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分析与途径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2011,(5).

[8]中发[2004]16 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9]李健.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9-12.

[10]单晓春. 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建设的进一步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5).

猜你喜欢
专职学时思政课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自主筹资筹劳 农村公路要设专职“保姆”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专职调解员有了自己的家
专职媒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