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时间对女大学生月经症状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2015-06-27 05:53张永爱张苏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月经综合征量表

徐 娜,张永爱,张苏梅

(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痛经时间对女大学生月经症状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徐 娜,张永爱,张苏梅

(西安医学院护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21)

目的 了解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月经症状及月经应对方式的差异,为我国女大学生经期健康保健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中国不同地区共10所医学院校的2 508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月经症状量表及月经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的总体月经症状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63,P<0.01);②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的对月经症状的应对方式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9,P<0.01)。结论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的月经症状及应对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应该对痛经予以重视,并根据我国女大学生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供健康指导。

女大学生;痛经;经前期综合征;应对方式

痛经是高校女生常见的心理、生理问题,其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一[1-2],国内近5年研究指出:女大学生痛经发生率为43.6%~83.77%[3-5]。由于痛经对女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进一步为女大学生的健康保健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本研究探讨了我国不同痛经发生时间的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及月经应对方式的差异,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至2011年从北京、西安、广州、济南、延边、乌鲁木齐、长沙、成都8个城市的10所医学高校抽取样本,每所高校抽取6个新入学的班级,将抽得班级内符合以下条件的2 508名女大学生全部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入学体检健康合格者;②充分了解本研究且自愿参与者。

1.2 伦理原则

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匿名方式填写调查问卷。本研究在实施之前已通过西安医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工具

一般情况及女生痛经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月经症状采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Moos(1968年)开发并经Park(1988年)修订的月经症状量表的中文版进行评价。该量表从疼痛、注意力下降、行为变化、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水钠潴留及否定情绪6个方面全面概括了被调查者的月经症状,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在本研究中量表的Cronbach’sα=0.94[6];月经对策方式采用Kim(1993年)和Billings等(1981年)开发经翻译后形成的中文版量表进行评价。问卷内容包括关于月经周期内的一般处理项目8项,积极行为处理5项,积极的认知处理4项,消极处理7项,共24项,分数越高,提示在该领域采取的应对方式越多。本次研究中月经应对方式量表的Cronbach’sα=0.71[6]。

1.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方法;多重比较选用LSD(Post Hoc)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参与本研究的女大学生共有2 508名,年龄在16~29岁,平均年龄20.51±1.35岁。初潮年龄<12岁85人(占3.4%),12~15岁2 258人(占90.0%),>15岁165人(占6.6%)。月经周期按照每次月经的间隔天数分为:很不规律1 400人(占55.8%),比较规律(30~40天)701人(占28.0%),很规律(28~30天)407人(占16.2%)。疼痛时间:经前2~3天210人(占8.4%),月经开始当天1 127人(占44.9%),月经来潮后406人(占16.2%),没有疼痛660人(26.3%),其他105人(占4.2%),由此可见,在经期发生疼痛的人数,即月经开始当天疼痛和月经来潮后疼痛的人数总和为1 533人(占61.1%)。

2.2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得分情况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的经前期综合征总体症状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症状量表的6个领域,均得出:痛经发生时间不同的女大学生在疼痛、注意力下降、行为改变、自主神经反应、钠水潴留及否定情绪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在总体症状得分及量表6个领域中的两两比较结果见表2。

表1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得分的比较

表2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得分两两比较后P值现状

2.3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月经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的总体月经应对方式得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月经对策量表的4个不同领域,均得出:痛经发生时间不同的女大学生在一般处理、积极行为、积极认知、消极行为上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3。

在月经应对方式得分及量表的4个领域中的两两比较结果,见表4。

痛经时间月经应对方式总得分一般处理积极行为积极认知消极行为经前2~3天10.34±3.723.94±1.744.56±1.952.45±1.171.83±1.47月经开始当天10.55±3.544.07±1.854.71±1.912.62±1.191.77±1.29月经来潮后10.64±3.674.22±1.714.69±1.952.37±1.251.72±1.32没有疼痛8.97±3.953.66±1.823.82±2.061.91±1.311.48±1.41其他9.30±3.503.71±1.914.11±1.911.98±1.291.47±1.04F23.397.9623.0537.696.45P0.000.000.010.000.00

表4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月经应对方式得分两两比较后的P值现状

3 讨论

3.1 女大学生痛经发生时间现状的分析

痛经(Dysmenorrheal)已严重影响了女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7]。典型的原发性痛经多在月经刚开始或开始后几小时内发生,可持续1~2天。有研究显示,92.2%的女大学生在月经来潮前或行经时发生疼痛[8]。本研究结果显示,痛经多发生在经期,占61.1%,这与贾彤等[9]的研究结果64.1%相似。的研究结果69.73%相似。充分说明痛经在经期的发生率较高,在西医中这可能与月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引起子宫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有关[7],在中医上可能与情志内伤、劳役失度、外感六淫等原因导致的机体气血瘀滞有关[10]。

3.2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得分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痛经发生时间的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总体症状得分及6个领域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经前2~3天发生痛经的女大学生月经症状得分与月经开始当天发生痛经的女大学生月经症状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前2~3天、月经开始当天和月经来潮后发生痛经的女大学生月经症状得分明显高于没有疼痛者。Kitamura等[11]认为经前期综合征症状与痛经呈正相关,痛经越严重,经前期综合征症状亦越严重。这充分说明了痛经对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

3.3 不同痛经时间女大学生月经应对方式得分分析

本研究显示,痛经发生时间不同,女大学生的月经对策方式也有所不同。经前期和经期没有发生疼痛与发生疼痛的女大学生在月经对策方式的总得分及4个分领域得分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发生疼痛的女大学生比没有发生疼痛的女大学生使用更多的应对方式。Read等[12]的研究指出,面对痛经,成年女性采取了多种策略和行为方式去缓解疼痛及控制经前期综合征症状,这说明成年女性应对痛经的方式已经逐渐区别于之前的宁愿默默忍受的保守状态[13]。人们对对策方式的使用大多是潜意识的,如果个体学会有意识地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其会将积极的应对方式一直使用下去。

综上所述,痛经与经前期综合征症状及月经应对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近几年来的理论和干预研究使女性痛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应对女生的特殊生理期予以高度关注,积极采取多种途径有效减缓女大学生的痛经及经前期综合征对其的各种负面消极影响,并通过健康知识宣讲、运动处方、心理护理及药物治疗达到综合缓解痛经及月经症状,提高了女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1]Art M J, Doerfler D.Incidences of menstrual cycle abnormalities in adolescence, and matches between the age at menarch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nstrual cycle abnormalities[J].Wien Med Wochenschr,2010,160(15-16):406-413.

[2]Nair M K, Chacko D S,Ranjith Darwin M,etal.Menstrual disorders and menstrual hygiene practices in higher secondary school girls[J].Indian J Pediatr,2012,79(Suppl 1):S74-S78.

[3]苏程果,周友龙,陈晓燕,等.女大学生痛经的流行病学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41-2342.

[4]汪艳丽,钟银娥.对1591名大学女性新生月经状况的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0,21(5):677-678.

[5]曹艳萍,彭红元.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4,30(15):2128-2130.

[6]张永爱,安瑞芳,唐争艳,等.不同个性中国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1):62-65.

[7]陈华,陈久林.某高校女学生原发性痛经现状及参与体育活动情况调查[J].当代医学,2014,20(13):157-158.

[8]王成双,柳卜华,王志美,等.宜昌市1 117名女大学生痛经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10):757-759.

[9]贾彤,于学文.陕西高职女生月经及经期保健知识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25(3) : 377-379.

[10]汪素卿,王惠珍.高校女生痛经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7):831-832.

[11]Kitamura M, Takeda T, Koga S,etal.Relationship between premenstrual symptoms and dysmenorrheal in Japa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J]. Arch Womens Ment Health,2012,15(2):131-133.

[12]Read J R,Perz J,Ussher J M.Ways of coping with premenstrual chang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premenstrual coping measure[J].BMC Women’s Health, 2014,14(1):1.

[13]Lustyk M K, Widman L, Paschane A,etal.Stress, quality of lif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women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premenstrual symptomatology[J].Women Health,2004,39(3):35-44.

[专业责任编辑:安瑞芳]

Influence of dysmenorrheal time on premenstrual symptoms and coping styles i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XU Na, ZHANG Yong-ai, ZHANG Su-mei

(NursingCollegeofXi’anMedicalUniversity,ShaanxiXi’an710021,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premenstrual symptoms (PMS) and coping styles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ysmenorrheal time,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care work. Methods Through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2 508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from 10 universities in different areas of China were recruited. Self-made questionnaires, menstrual symptoms scale and menstrual coping styles scale were used for the survey, an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eral PMS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ysmenorrheal time (F=88.63,P<0.01). The difference in coping styles among them with different dysmenorrheal time was significant (F=23.39,P<0.01).Conclus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PMS and coping styles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dysmenorrheal time. Therefore, dysmenorrhoea should attract much attention and health guidance should be provided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ccording to their health conditi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dysmenorrhea;premenstrual symptoms (PMS);coping styles

2014-11-25

陕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0D58);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2JK00774)

徐 娜(1988-),女,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育研究。

张永爱,教授。

10.3969/j.issn.1673-5293.2015.03.015

R711.51

A

1673-5293(2015)03-0443-04

猜你喜欢
月经综合征量表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Chandler综合征1例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考前综合征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