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各国旅游经济动态竞争力对比分析
——基于TSA旅游经济贡献的视角

2015-06-27 05:53何学海罗明春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指标值亚太地区贡献

何学海 罗明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亚太地区各国旅游经济动态竞争力对比分析
——基于TSA旅游经济贡献的视角

何学海 罗明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由于竞争力具有显著的动态性,因此在进行竞争力研究时,动态分析相对静态分析更具准确性.文章以联合国统计署正式批准的旅游卫星账户中2010—2013年四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集对同一度分析的方法,从旅游经济贡献的视角对亚太地区15个主要国家的旅游经济动态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经济竞争力较强者主要集中于东北亚和北美两大片区,且旅游经济竞争力不完全由旅游竞争力决定,还可能受到以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代表的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为了解把握亚太各国旅游经济实力及亚太旅游经济发展规律提供一定参考.

旅游经济贡献;动态竞争力;亚太地区;TSA

1 引 言

旅游经济贡献作为推动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旅游者备受亲睐的主要原因,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准.然而,由于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广泛综合性和交叉性,旅游消费在现有国民账户体系当中并非独立存在的类别,而是分散地隐含在各个行业和部门当中,这使得旅游发展对国民经济贡献的衡量成为各界共同的难题.在此背景之下,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率先开始尝试编制旅游卫星账户(TSA),而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旅游卫星账户:建议的方法框架》于2000年被联合国统计署正式批准,并成为目前全球公认最准确、最可信的旅游产业评估方法.

旅游卫星账户以国民经济核算为统计基础,通过编制单独子系统将由于旅游消费而引发的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旅游产出分离出来进行单独核算,不仅实现了旅游经济的统一标准衡量,同时更促进了区域间旅游经济贡献的可比性.但从其发展现状来看,尽管账户对包括旅游供给和需求各个指标均进行了具体计算和分别比较,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旅游经济的综合实力并未涉及,由旅游GDP贡献、旅游就业贡献等共同构成的旅游经济综合实力不能得到直观体现.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当前全球旅游经济最为活跃的亚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参照世界经济组织公布的全球旅游竞争力排行榜,选取前100名中所有15个旅游经济发展较为突出的国家和地区,从旅游经济贡献的视角对各国(地区)旅游经济动态竞争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更为直观的把握该区各国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亚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规律.

2 研究设计

2.1 理论依据

文章以高怀等[1]在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中所获结论为依据,将竞争力拓展为一个国家(地区)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绩效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力与其成长和长期绩效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具有可比性.而就旅游经济竞争力的定义而言,借用黄耀丽[2]等的观点,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表现出比其他地区或国家具有更强、更为持续的旅游增长能力的动态过程.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引入动态竞争力的概念,在旅游卫星账户所提供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集对同一度分析方法对亚太15国(地区)旅游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动态分析.

国内学者赵克勤在《集对分析与初步应用》一书中提出,对存在一定联系的两个集合(如实际指标值和理想指标值)可通过将其匹配成对并分析其统一性来进行综合评价[3]9-15,这种方法可称之为集对同一度分析.动态集对同一度分析以此为基础,并同时考虑时间因素,借以展现被评价对象的客观情况.若被评价对象为Ai(i=1,2,…m),评价指标为Xj(j=1,2, …, n),Xj的权重为Wj(j=1,2,…,n),而时间权重为W(tk)(假设所评价时间为t1, t2,…, tk;k=1, 2, …,p),则其具体评价步骤为:

(1)原始矩阵正向化处理

原始矩阵为被评价对象Ai的评价指标Xi在评价期内各点的取值Dij(tk)={dij(tk)}.一般而言,评价指标包括效益型、成本型和适度型三类指标,相应的正向化方法具体如下:

效益型指标正向化

成本型指标正向化

当Xj≤xij 时,

(2)正向化矩阵无量纲化处理

在现有研究中,极差正规化法、标准化法以及均值化法均为指标无量纲化处理的主要方法,被各学者沿用较多.根据叶宗裕等学者[4]的观点,当评价指标值为数值时,均值化法为无量纲化处理最为理想的方法,具体公式如下:

(3)构建理想方案指标值矩阵

理想方案指标值矩阵内各指标值为m个评价对象各类指标中的最大值.因此理想方案指标值矩阵

(4)计算加权矩阵

在引入时间权重W(tk)的基础上,分别求出标准化正向矩阵和理想方案指标值矩阵的加权矩阵其中

(5)建立集对同一度矩阵,并计算各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值

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2.2.1 样本选取

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涉及范围最广、旅游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是未来全球旅游发展的核心地区之一,对该片区各国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以“减少经济增长及创造就业的障碍”为主题,公布了全球旅游竞争力报告.本文以此作为参考,选取位居全球前100名当中的所有亚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新西兰、日本、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中国、智利、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16个国家和地区.以联合国及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机构积极推广的旅游卫星账户公布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选取近4年(2010—2013年)上述各国旅游经济贡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韩国由于尚未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因此研究对象由原来的16国调整为最终的15个.

2.2.2 指标选取

评价竞争力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现有旅游卫星账户主要公布了旅游GDP贡献、旅游就业贡献及境外旅游等相关指标数据,本文对应世界经济论坛旅游竞争力评比主题,选取旅游卫星账户中经济增长和就业贡献相关的10个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按照旅游卫星账户的分类体系,其中旅游者出口(X1)、国内支出(X2)、国内旅游花费(X3)、旅游供应商购买(X4)四个指标构成“旅游GDP直接贡献”,国内供应链(X5)、资金投入(X6)、政府集体消费(X7)以及间接花费中的进口商品(X8)四项构成“旅游GDP间接贡献”,带动贡献(X9)单独构成“旅游GDP带动贡献”,三者共同构成旅游经济的GDP总贡献;就业方面,主要选取旅游就业总贡献(X10)作为代表指标.

3 分析步骤

3.1 指标正向化和标准化

亚太各国旅游经济竞争力的10个指标中,除旅游供应商购买、间接花费中的进口商品两个指标属于成本型外,其他8个指标均属于效益型指标,二者分别参照公式①和②进行正向化,并在此基础上参照公式④对其进行标准化,具体结果如下表1.

3.2 构建理想方案指标值矩阵和加权矩阵

从各标准化正向化矩阵中的评价指标值中选取理想值,构建理想方案指标值矩阵.同时引入时间权重W(tk),权重在参考相关文献并进行讨论后主观赋值,将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时间权重分别设为0.2、0.2、0.3和0.3,分别计算正向化矩阵和理想方案指标值矩阵的加权矩阵Eij和Fj,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同一度矩阵Bij.具体如下表2.

表1 2010—2013年亚太各国旅游竞争力标准化正向化矩阵

2012 菲律宾 0.01216 0.011308 0.0072930.0795250.0091240.0019390.0088170.422883 0.0090490.00675 2013 菲律宾 0.013782 0.012785 0.0088080.0809020.0105660.0026850.0106250.422583 0.0107620.006908

表2 亚太地区各国旅游竞争力同一度矩阵

3.3 计算旅游竞争力综合值

表3 亚太地区各国和地区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数据来源:经济总量排名来自于国际金融机构发布的《世界经济状况报告》;旅游竞争力排名来自于世界经济组织公布的《全球旅游竞争力报告》

首先以客观赋值法确定指标权重Wj.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确定,即以第一主成分在各指标的得分系数作为参考.通过运用SPSS对加权矩阵Eij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所有10个评价指标所对应权重分别为0.91、0.994、1、0.999、0.995、0.982、0.956、0.922、0.994和0.973.最后用集对同一度矩阵与指标权重相乘,即可得各个国家和地区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值,即亚太地区各国及地区旅游竞争力排名,具体见表3.

4 结论与讨论

从以上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亚太地区各国及地区旅游经济竞争力具有如下特征:

(1)从空间分布来看,旅游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集中于东北亚和北美两大片区,东南亚各国旅游经济竞争力相对较弱.从表3可以看出,北美的美国、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分列排名第一至第三位;而东南亚国家中,优势最为明显的新加坡排名第八,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及菲律宾均位于排名尾端.从国际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随着一直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的西欧及北美旅游发展速度放慢,加上东北亚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旅游消费能力的增强,国际旅游客流的中心正向以东北亚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转移.本文中旅游经济发达国家空间分布规律与全球旅游发展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显示了东北亚和北美、特别是东北亚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发展过程中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地区的潜力.

(2)旅游经济竞争力与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4年4月8日公布的2013年世界各国GDP排名,美国、中国和日本排名前三,与文中旅游经济竞争力综合排名完全一致.而通过进一步的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亚太各国旅游经济竞争力与其经济总量在亚太地区排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二者相关系数高达0.846,显著性概值为0.000,说明当各国或地区经济总量在亚太排名提高时,其旅游经济竞争力也将显著提升.旅游经济竞争力主要由GDP贡献和就业贡献共同构成,当一个国家(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居民消费水平将逐步提升,不仅能推动其以国内旅游花费为代表的旅游GDP直接贡献明显增加;且随着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和完善,其以国内供应链为代表的旅游GDP间接贡献和带动贡献也将不断增加,同时带动整个产业就业的显著增加,最终促进国家和地区旅游经济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3)旅游经济竞争力和旅游竞争力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2013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新一期的全球旅游竞争力报告,其中也对各国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计算和排名,但除美国之外,旅游竞争力排名与旅游经济竞争力排名是大相径庭的,具体见表3.进一步运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相关系数为0.486,显著性概值为0.066,说明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二者比较内容进行分析可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旅游竞争力排名所评比指标包括政策、环境、安全性、卫生、旅游业优次、航空基建、旅游业基建、价格竞争力、人力资源、天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等14项指标,是对旅游业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评价;而旅游经济竞争力评价的重点在于旅游行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GDP增长和推动就业方面的具体贡献,更侧重于旅游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程度.因此,旅游经济竞争力不完全由旅游业发展程度决定,还可能同时受到国家或地区总体规模大小、人口、综合经济实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1]高怀,赵宇平.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现状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4):5-10.

[2]黄耀丽,李凡,郑坚强,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4):730-740.

[3]赵克勤.集对分析及其初步应用[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4]叶宗裕.关于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正向化和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J].浙江统计,2003(4):24-25.

[5]魏卫,陈雪钧.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析——以湖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2):331-334.

[6]傅云新,胡兵,王烨.中国31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12(6):144-149.

[7]许春晓,叶莉.我国旅游上市公司动态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J].旅游学刊,2008(5):28-32.

[8]龙江智.旅游竞争力评价范式:反思与启示[J].旅游科学,2010(2):26-39.

(责任编辑:郑宗荣)

Analysis on the comparison of tourism economy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in Asia-pacific countri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economic contributions in TSA

HE Xuehai LUO Mingchun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Hunan Changsha, 410004)

Since dynamic feature is a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of competitiveness, dynamic analysis is more accurate than static ones in the study on it.By using Dynamic SPA(Set Pair Analysis) Approach,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ata in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officially approved by the UN agency from the year of 2010 to 2013, carries 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ourism economy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of 15 countries in Asia- pacific region. Results shows that countries who had a relatively stronger tourism economy competitiveness are mainly located in the eastern north Asia and North America. It'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tourism economy competitiveness is not completely determined by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may be influenced by other factors, i.e., the whole development level of countries or regions. This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law of tourism economy in Asia-pacific countries

tourism economic contribution; dynamic competitiveness; Asia-pacific region;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F831.4

A

1009-8135(2015)02-0042-05

2014-11-21

何学海(1990-),男,江苏泰州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主要研究旅游市场调查等.

罗明春(1967-),男,湖南永州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生态旅游及旅游规划.

猜你喜欢
指标值亚太地区贡献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第30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2019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贡献榜
海洋贡献2500亿
浅谈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以及指标值的对应关系
维修性定性要求评价指标融合模型研究
经济展望:油价对亚太地区的刺激